司母戊鼎为何改名为后母戊鼎?是历史学家对古代文字不熟悉造成的低级错误吗?

诗和远方的洋


从历史科学严谨的态度来看,念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是有必要讨论的问题。但是,有一点大家要知道,历史不会出错,记载的历史却不一定是对的。就比如八卦,伏羲时只画了八卦图,无任何文字记载。到了文王将八卦发展为64卦,并给出卦辞爻词,到了春秋孔子才将八卦给出批注详解,此时《易经》才真正成型。然而关于历史是否真的有伏羲这个人也未可知,文王改变了伏羲八卦,而孔子给的详解是否就是当时文王发明八卦的本意也只是理解猜测而已。中国文字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在理解的很多字可能并非当时字的意思。不过这都不重要了,关于历史我们不需要明确知道,我们也不可能明确知道。

司母戊鼎不管念什么,对我们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大方鼎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我们古老文明的象征与体现。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拥有知识智慧,拥有勤劳聪慧等优秀品质的民族,我们发达了几千年,落后了一百年,但是我们的文化底蕴确保了我们的崛起。悟以往之不见,知来者之可追。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不需要研究历史真相,我们只需要了解历史,理性客观的面对历史,辩证地分析历史,至于研究历史真相的工作,就交给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来做吧。




中国鬼怪传说


这个鼎从出生,啊,呸,从出土到现在,就其名字问题就一直在扯皮。即便是改名了,还在争论不休。

我们先来观摩一下这个国宝级重鼎。

之所以给它起了这么个名字,是因为在鼎的内壁上有这样一个铭文:

大家看这个字,是不是很像“司”字啊,没毛病。

这个鼎最初是在1939 年被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农民所发现,但为了避免文物落入日寇手中,村民们在将它掘出之后又重新埋入地下,直到1946 年4 月,日本人被打跑了,这座大鼎才再次被挖出。

当时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申报》就派了一个特派员邵慎之赶到河南安阳进行了实地采访,在10 月27 日的《申报》报道中他最早将大鼎内的铭文释读为「后妻戊」「后戊妻」或者「妻戊」。

但是仅在21 天后,古文字学家张凤就在《中央日报》上发表了《安阳武官村出土方鼎铭文考释》一文,认为大鼎内的铭文应该释读为「司母戊」,这一观点后来则被官方采用。

那么,这两个人究竟谁对呢?

其实都没错。

为啥这么说呢?就是因为商代中国的这个问题体系还是很混乱的,混乱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这个字,正写反写都对。这个就很麻烦。我找个图片给大家看看:

所以。这个字就很麻烦,你可以说它是“司”,也可以说它是“后”。都没错。

认为是后母戊鼎的人呢,认为这个“后”字,是王后的意思,是指商王的老婆或母亲,后母戊的意思就是商王的母亲戊,这个戊是人名。这个鼎就是给她的。

解读为司母戊的人呢,认为这个“司”字的意思是祭祀,这个也说得通。司母戊的意思是祭祀母亲戊。

在缺乏前后文的前提下,除非发现了什么有力的第三方文献(基本不可能了),这笔烂账估计是扯不清了。


郝子曰


司母戊鼎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对它进行宣传,无可厚非,非常必要。今天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回答四个层次的问题。

一,镇馆之宝闪亮登场。

2011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放时,记者发现该鼎前的标识已由司母戊鼎更改为“后母戊鼎"了。

继而人们又发现,在原出土地殷墟博物院及中国文字博物馆仍然称之为“司母戊鼎"。

二,一字之差,并不是学者的低级错误,而是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文字学者的集体智慧。

象形文字,铭文“母"代表的是辈份,“戊"代表的是庙号,“后"代表的是对武丁配偶的尊称,而“司”则代表着一种职务,如果是这样,按照中国祭祀文化是不可能写到大鼎之上的。

如果当初鉴定的主要学者,文字研究资深专家郭沫若先生有知,他也一定会同意这个观点的,因为解放之初,不可能有大量的文物作比较,特别是十年内乱,根本不可能作深入的研究。

所以这一字的改动,意义非常重大,它反映的是我国厚重的孝道文化。

三,“后母戊鼎"的宣传,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的先进铸造业水平。

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后母戊”3字(当初郭沫若先生就是依据这一组象形字而鉴定的);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后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后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后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四,“后母司鼎"命运坎坷,更显示了它的身份尊贵。

大家都知道此鼎经过抗日战火的熏陶终没有落入日冦之手,也没有落入台湾国民党之手(国民党败退大陆之时曾运之机场,终因庞大只得放弃),其实后面有很多故事。

这也许是它惊动世界博物史的原因之一吧。





沙湖泛舟


关于司母戊大鼎的司后之争

宋公明

因为历史教科书上有司母戊大鼎的介绍,所以国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国之重器,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中国的骄傲。这个大鼎的名称,其本就自带标志,叫司母戊,因为大鼎上面有这三个字的铭文,这一名称一直沿用了数十年。不料若干年前有学者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应把“司”改为“后”,否定了从前把“司”理解为“祭祀”的说法。一些专家认为“后母戊”的“后”字其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同义。改为“后母戊”,意思相当于: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如果是一般人说说也就罢了,偏偏这些专家颇有些权势,因此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司母戊鼎亮相时标牌已赫然显示“后母戊鼎”,随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司”“后”之争也由学界扩展到社会层面,甚至出现了尴尬的情况。中国国家博物馆称“后母戊鼎”,而在其出土地殷墟,国内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它的释名仍为“司母戊鼎”。

如果是学说争论,那么就应当限制在学说范围之内,即使有人任性也不要紧。但是在学说争论没有得到统一时,就不应当轻下结论,更不应当给国宝级的文物随便更名。因为这是在国际国内具有着巨大名声的国之重器,更名风波的影响就显得更加恶劣,不仅是对文物对历史对社会的不尊重,也让中国学说界蒙羞,国家脸上无光。

司母戊鼎的名称来自于鼎的本身,鼎身上本来就自带有这三个字的铭文,因此以此三字命名,完全符合文物命名的规则。至于对这三个字如何解如何读,则是另一回事。众所周知,汉字有一字多音一字多意一字多种写法的现象,例如银行的行和行走的行,字同音不同。又如大小的大和大夫的大,发音也不同。按说大王的大也和大夫的大一样,也应读成代的音,但是现在很多人都读成大小的大,例如歌词“大王叫我来巡山”,就唱成了大小的大,专家也无可奈何。青铜器铭文中的女字,根据文意往往应作汝字解,这是没有争议的共识,但是没有必要替古人改过来。司母戊三个字是古人留在鼎上的铭文,母字和戊字写法和现在不同,不太好认,但司字和现在的写法完全一样,谁都认识。这是古人当时留在鼎上文字,对这三个字你可以有自己解读,你可以认为司字应读成后字,但是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力替古人改成后字。

因为司母戊仅仅三个字,没有上下文,也不是完整的句子,所以解读起来有困难。但是随着妇好墓中司母辛鼎的出土,这个问题就好解了多了。母辛妇好是商王武丁的“诸妇”之一,司母戊鼎和司母辛鼎是同一时期的文物,是商朝同时期夫人的陪葬品。可以推断,在戊和辛之间,可能还有己和庚两位夫人,当然不一定是同一代商王的夫人,但也应当有司母己和司母庚鼎。母既有鼎,那父(王)当然也应当有鼎。也就是说,在同一时期,商王朝鋳造了若干个大鼎,数量肯定不少,规格也各不相同,为了防止有人傻傻地分不清,防止在下葬时弄混搞错,所以在每个鼎上都刻有铭文标记。这个标记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为了给死者看的,你们各人有各人专属的鼎,互相之间不要搞错,其他的野鬼也不要来争。所以这里的司字,就是专司某人的意思。司字本意是从事某种工作,例如打鼓的叫司鼓,拉琴的叫司琴,老婆在家专司家务,等等。用在器物上,就是表示专门为某人所用的意思。司母戊,就是用于母戊或母戊专用之意。专家们的种种解读,实在是想多了。古人并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只不过是为了区分而做的标记而已。

有专家说司应读后,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同义。这显然不能成立。在商代,后代表首领或一国之主,徐悲鸿名画《奚我后》,是盼望首领归来的意思。妇好是有很大的武功,但是只能是将军而不能是首领或国君,因为天无二日,一国不能二主。而商代还没有王后之说.所以母戊还是母辛,都不可能称后。要说伟大,也不可能个个伟大.母戊和母辛两个都是后,显然荒唐.

有的专家说司通祠或祀,这也不能成立,因为大鼎不是放在祭坛上的祭祀品,而是放在墓穴中的随葬品,来墓前祭祀的人是看不到的,所以与祭祀无关。

说来说去,对这三个字铭文你可以有各种千奇百怪的解读,你爱怎么读怎么解都可以,但是谁也无权更改也没有必要更改大鼎的名称,因为大鼎的三字铭文本身就是名称,是无法更改的,名称只能随着铭文而定,而不能按某些人对铭文的理解而改。你把展示标牌改为后母戊,但是人们看到铭文,脱口而而出的仍是司母戊。有人对当年为大鼎定名的郭沫若范文澜不满,或者是对那个时代不满,恨不得把那时的一切统统否定统统推翻,于是就来折腾文物。然而这样改来改去,只能暴露某些权贵的愚蠢,而且是专家级的愚蠢。

2017,10,24


宋公明5


简说镇国之宝的名字——从“司母戊鼎”到“后母戊鼎”。

应该指出的是:司母戊鼎还没有改名后母戊鼎,有的学者认为“司母戊鼎”应为“后母戊鼎”,这种说法存在争议,目前学术界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不能说司母戊鼎改名为后母戊鼎,更不是历史学家对古文字不熟悉造成的低级错误。目前部编版(人教版,教育部审定)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提到这件文物,还是说“司母戊鼎”,但给了一个注释:“司母戊鼎,有学者认为应称之为‘后母戊鼎’”。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这件国宝。它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当时为了防止日寇掠夺,大鼎的发现者吴培文等人三次转移大鼎,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大鼎为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宽79.2厘米,带耳高133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重832.84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也被誉为“中华第一鼎”,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其次,这件国宝的得名。大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司(后)母戊”三字得名。



再次,国宝名字的争议。大鼎重新出土后,《申报》记者邵慎之专程前往安阳县进行了实地采访,在1946年10 月27 日的《申报》长篇报道——《安阳探古:殷代祭器出土记》一文中最早将大鼎内的铭文释读为“后妻戊”“ 后戊妻”或“妻戊”。此后不久即1946年11月17日,古文字学家张凤就在《中央日报》上发表了《安阳武官村出土方鼎铭文考释》一文,率先提出了“司母戊”三字的学术释读。这一观点后来则被官方采用。




最后,名字争论的缘由。司母戊鼎的命名,公认是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领域很有造诣,著名的文字学者,甲骨四堂之一)所为,根据铭文的形状将铭文释读为“司母戊”,他将“司”字解释为“祭祀”之意,“戊”为墓主人的庙号,“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 于是把该鼎订名为“司母戊鼎”, 另一著名学者罗振玉(著名古文字学者)也曾认为:“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也根据铭文的形状称其为“司母戊鼎”,这一命名也获得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同。但争议却从未停止过,有许多学者指出,“司”字应作“后”字解,因为“司”和“后” 在古文字中是同一个字。1962年,台湾学者金祥恒先生发表《释“后”》一文,首次将鼎中铭文释读为“后母戊”,并指出商代字体较为自由,可正写也可反写,“后”与“司”实际上是一个字,“后”为本字,“司”为假借,所以“司母戊鼎”应称为“后母戊鼎”。 1969年,另一位台湾学者丁骕先生发表《说后》一文,也指出“后”和“司”其实是一个字。1977年,历史学者李学勤也提出铭文当隶定为“后”,并提出“司母戊”为动宾结构用的短语,在铭文中罕见。不少专家认为“司母戊”的命名要逊色于“后母戊”, “后母戊”中“后”的意义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差不多,和“皇天后土”中的“后”同义,故“后母戊鼎”表达的意思为: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文从字顺,更名也无可非议。




尽管在2011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将原来的“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但并没能终结“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的争论,学术界内的争议仍在继续。


猛在一本正经地说


不管是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只能说中国专家学者水平有限,责任心不强,专研精神不够,治学不严谨罢了!


无欲则刚77482541


司字的祭祀意也就是纪念的意思,“司母戊”亦即纪念母亲戊,刻此三字的鼎随母埋在地下,也就表示后人永远纪念母亲的意思,并不错误。


陈老牛1


改名不要紧,借改名把为什么改名说一下也算科普和文化宣传,一字之差体现的是文化认知提升,博物严谨精神再现,借此普及下至少在博物展馆里宣传下司和后有何区别、来源、本意,中国字和词本身就带着文化,博物馆里不只有物,宣传普及文物命名发掘本身也很有意思很有文化


春光秋落


我听别人说古代天圆地方,圆的为雄,方的为雌。所以用后比较符合。


mL太淡定就蛋疼


事实胜于雄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