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是如何从中国传到印度的?

鸭一嘴



宇文长风923


最先到达东方做贸易的是葡萄牙人,他们绕过好望角,先来到印度,然后在16世纪初来到中国。后来他们从明王朝手里租借了澳门,并且建立了货栈,将丝绸、茶叶和瓷器带回欧洲,这就构成茶叶在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直接贸易。

后来英国支持海盗,英国女王以股东形式支持海上贸易,其中鼎鼎大名的就是东印度公司。

阿萨姆是印度一个盛产茶叶的地区,中英战争之后,两国之间的茶叶交易不再稳定,英国东印度公司转而寻找中国以外的茶叶来源,阿萨姆就成为一个比中国更有优势的茶叶产区。

英国东印度公司不仅仅把茶叶引进到印度,还把橡胶引进到马来西亚。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产地是东南亚,特别是马来西亚。但是,橡胶树原产于巴西和非洲,东南亚原来根本没有。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人发明了加工橡胶的办法后,橡胶一下子成了重要商品。在商机的刺激下,英国人就反复试验怎么引种橡胶树,怎么割树取胶。到19世纪80年代,英国在它的东南亚殖民地,当时叫马来亚,成功引种橡胶树。


高广银


谈红茶,就不得不说红茶潮流的引导者英国,和茶叶的原产地中国。

17、18世纪的欧洲在受中国传统思想、艺术文化吸引的同时,更是深迷于丝绸、漆器、家具、瓷器和茶叶等物质文化。

随着葡萄牙人开辟的航路,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荷兰开始于中国通商,1607年于澳门运载绿茶,1610年转运回欧洲,开启了东西方茶叶运载的记录;在1637年进口量剧增。荷兰人在自己饮茶的同时,还把茶叶销往欧洲各地,因为价格高昂,仅在宫廷贵族和上层社会饮用,民间则是作为进口药材在药店里销售。

1637年4月,英国开始从中国携带茶叶。

1657年有记载英国伦敦咖啡馆开始出售的茶叶(仍是从荷兰转口中国茶,每镑售价高达6-10英镑)。

168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第一次直接从厦门购买茶叶;

1699年英国的茶叶进口贸易由东印度公司垄断经营,同年进口优质绿茶300桶,武夷茶80桶。

1700年,英国杂货铺开始出售茶叶。

中国茶在英国风靡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皇室贵族和上层社会的推崇与传播。其间有几位爱茶女士的功劳:

葡萄牙公主,凯瑟琳,1662年(康熙一年)带着一块海外殖民地、两箱茶叶、七船糖,以“和亲”的方式嫁给大不列颠国王查理二世。葡萄牙的饮茶习好开始在宫廷、上层社会中传播。

英国女王.玛丽二世,1689年(康熙三十八年),有同性恋倾向的玛丽戏剧性的嫁给了表哥——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荷兰执政),并一起登基为女王与国王;从荷兰带来了富有中国格调的漆器、茶和瓷器。可惜32岁死于天花。

英国女王.安妮(1702-1714在位),玛丽二世的妹妹,英国国王、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的小姨子。1702年,她的姐夫威廉三世死亡,安妮以斯图亚特家族的身份继承王位。安妮女王也是中国风物的爱好者,在她的带动下从宫廷到整个上层社会都爱好上了饮茶,贵妇人们以用来自中国的瓷杯喝中国茶为时尚和富贵风雅的象征。

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在位,道光十七年~光绪二十七年),继位之前严格控制自己的言行,学习各种宫廷礼仪和规矩,阅读大量书籍,提升自己的气质,甚至遵守宫廷教师的规定:不喝茶。直到1837年即位,才让仆人为她准备最新的茶饮,然后说道:“现在我才觉得自己真正成为一名统治者了。”正是因为她,形成了优雅的维多利亚式下午茶;以茶为中心的社交活动开始在民众中流行,大到贵族的华丽聚会,小到村中邻里拜访。

二是茶叶的健康功效。

1678年荷兰内科医生利斯.邦特克博士用荷兰语撰写了面对大众的书籍《茶-优异的草药》,书籍从茶的安全性、药效着手,细致地介绍了茶的饮用方法,强调茶叶可以帮助消化和缓解便秘。

1685年茶叶贸易商迪富尔出版的《关于咖啡、茶、巧克力的新奇论考》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并广泛阅读。书中总结茶的功效为促进血液循环、利尿,以及对头痛、痛风、结石等有疗效,而且比其他药物更优异,因为可以长期服用、效果稳定、无副作用。

1750年托马斯.肖特出版新版茶论,在 “茶的功效、用处”、“茶的饮法”、“茶的弊害”等章节阐明了茶的积极作用和饮茶不当会产生负面影响。

1772年莱特松博士面向大众撰写了《茶的博物志——茶的医学性质以及对于人体的影响》中,除了进一步通过实验确认茶所含有的防腐、收敛效果,以及通过芳香成分起到镇静、松弛的作用外,还比较了中国与英国因为饮茶而导致的流行病的变化,论证了饮茶对于健康的具体影响。

在健康科学宣传的攻势下,茶迅速从贵族聚会饮品向市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转化;民众的饮食习惯因煮水泡茶变得更加健康和卫生,疫病发生率大大降低,也使得大众更加推崇茶饮。

三是价格亲民化。

17世纪末,英国已经开始从中国进口茶叶,但由于往返时间要两年以上,距离远,费用高;受海上霸主的影响,大部分茶叶需求仍从荷兰转口。

1780-1784年,英国以荷兰支持美国独立为由,发动并赢得第四次英荷战争;英国从“海上马车夫”手里夺取了世界海洋霸主的王冠,荷兰茶叶贸易失去主导地位,英国东印度公司兴起。亚当.斯密倡谈“国富论”,主张用增加税收来缓和财政危机,政府苛征的茶税高达190%;

东印度公司更是垄断茶叶贸易,实行价格垄断,以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茶价不断提高,当时的普通民众无法正常消费,于是私运盛行,大量私茶由外轮运抵英国南岸。

1833-1834年,英国民众告发东印度公司价格垄断,责问政府和国会,垄断贸易被迫改为自由经营;为了杜绝私茶贸易,茶税也从190%减至12%,英国茶叶消费和贸易迅猛发展。

工业革命后美国人率先造出了茶史上称为“快剪船”的运茶船。1845年,“虹”号快剪船从纽约航行广州只走了92天,返程88天,让茶叶运输更加便捷。

英国逐年增加的茶叶需求绝大部分从中国进口,价格也由清政府决定,形成巨大的贸易逆差。为了扭转不利的外贸局面,英国政府从殖民地印度搜括鸦片,大量输入中国,用鸦片代替白银来换取大量的中国茶叶。于是,有了后面的“禁烟运动”,和两次鸦片战争。为了均衡茶叶供应价格,英国1834年开始派人在中国搜集茶种、学习茶叶生产,1838年前后开始引进茶工在印度和锡兰(斯里兰卡)大力发展红茶,并运用机械、改进茶叶工艺,将茶叶成本进一步降低。1860年前后,大量廉价印度、锡兰红茶涌入英国,取代中国茶。

四是英国的产业革命,工厂开始规定上下班时间,规律化的生活让民众有时间饮茶。

综上所述,茶叶因上层贵族的引领,高额利润的驱动,科学健康知识的传播,饮用成本的不断降低而英国普及。那为何又独爱红茶呢?

起初,英国进口的茶叶,大部分为我国的绿茶:据记载, 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数量优质绿茶300桶,武夷茶80桶。武夷茶,即武夷山生产的乌黑色茶叶,风格更像半发酵的乌龙茶,香气滋味较绿茶浓烈,当时称为Bohea。 经过氧化发酵的武夷茶,经两年时间漂洋过海抵达英国后,品质比绿茶更为稳定;浓烈的香气滋味带来的风味感受更接近咖啡;发酵茶的茶汤更具有包容性,符合英国人往茶水里加糖、加奶的饮茶习惯;时间一长,英国人就更喜欢这种发酵风格的茶了。

当时绿茶的利润不及武夷茶(据记1705年绿茶每磅售价16先令,而武夷茶为30先令),使得绿茶的生产经营越发粗劣;18世纪后半期,绿茶在以英国为主的欧洲市场逐渐衰落。

鸦片战争后武夷茶供不应求,茶商到各产地仿制武夷茶,迎合英国口味需求,加重氧化发酵程度,取消“炒制”,加强揉捻和日晒,减少工序,扩大产能,冠名为“工夫小种”、“工夫茶”或“乌茶”,出口时统称工夫茶、乌茶即Black tea;这类工艺改进后的Black tea呈现出“红汤红叶”的特征,贸易数量又占优,后译红茶。行内按传统红茶的原料产地和工艺分为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

英国刚开始在印度生产红茶时,自然地沿袭中国的红茶加工方法;但按照传统方法制作的红茶和中国产的红茶相比,无论在品质还是价格上都没有竞争力。遂后改进工艺,逐渐在鲜叶采收、萎凋、揉捻、氧化发酵、干燥、分选环节中引入机械,把生产机械化、工厂化,形成了英式风格的红碎茶。

学习茶业的年月里,有过不少困惑:例如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的发展关联?茶叶贸易里为什么把Black tea 翻译成红茶?近日简单梳理些,与爱茶人分享。


廿一茶趣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的上流社会流行喝红茶,因为价格高昂,只在宫廷和贵族当中流行,当时由于海运已成规模,中欧贸易盛行,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等源源不断的进入欧洲,中国文化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流逝,中欧之间贸易的不平衡日益显现出来,欧洲贸易赤字越来越大,就茶叶来说,茶叶的进口量越来越多,世界上也没有其他的地区能够生产出这么优质的茶叶来代替中国红茶,所以欧洲人尤其是英国人只能一忍再忍,实在忍无可忍就用鸦片来换取中国的产品,随后两次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南方爆发太平天国运动,长毛盛行,一片混乱,一个叫罗伯特.福琼的苏格兰人来到武夷山,当时武夷山的正山小种闻名天下,他就在当地找了九个种茶采茶制茶的师傅,经过一旦花言巧语,他带着这些人和茶种去了当时英国的殖民地印度,经过一番摸索,在当地成功种植出了地道的红茶,并且由于印度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种植茶叶,所以我们的正山小种在印度的加尔各答和阿萨姆邦等地逐渐扩大规模种植起来,而且质量还高于我们,并且由于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价格更加低廉,这严重打击了我们的红茶生产,使中国红茶一落千丈,从而淡出了欧洲的舞台。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红茶人又创作出了金骏眉红茶,但是我国的红茶兴盛任重而道远,以上就简单说这么多,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指正,谢谢。


流水不争先77199892


中国人喝茶已经喝了几千年,早已习以为常,茶叶出口到欧洲国家主要是从明朝时期1610年前后开始的,欧洲人虽然喝了几个世纪的中国茶,但是对茶叶是如何生产制作出来的是毫无所知,而那时中国历朝政府对茶叶种植加工等相关“核心技术”对外严格保密,也不允许欧洲商人进入中国内地,所以欧洲人一直对中国茶叶充满了神秘和好奇,一直想搞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欧洲各国冒险家受到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更是纷纷打起中国茶叶的主意,不断通过各种手段从中国盗走茶树茶种到世界各地进行试种,但是一直能没能取得理想效果,一直无法撼动中国茶叶贸易垄断的国际地位。

直到1848年,东印度公司派遣一个叫做罗伯特·福琼的苏格兰人再次乔装打扮潜入中国内地,通过种种手段,带走了数万颗茶苗茶种和多名中国茶工,并带走中国武夷红茶茶苗与印度本土茶叶进行杂交,并且在印度阿萨姆等一带地区获得巨大成功,由此对后来的世界茶叶贸易和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客观上也进一步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和败亡。


天马远航


茶叶是如何从中国船到印度的?这当然是通过商贸往来。通过陆路,即以西安为起点的古丝绸之路和中国南方沿海的海路运输进行商贸活动,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等得以大量销往海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