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文人无耻的典型事例呢?

看八卦不看要闻


钱谦益:“水太凉了,不能下!”

钱谦益,字受之,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文坛领袖!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做了“南明”的礼部尚书。娶了著名的“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为妻。

才女柳如是虽然曾是一介“风尘女流”,但爱国气节却不输明末官场士子。在清军攻打“南明”,围困扬州,史可法殉国后,柳如是劝丈夫钱谦益一起投河殉国!钱谦益答应了,两人来到河边,钱谦益在河边站半天,柳如是问他:“为何不跳?”钱谦益说了句:“水太凉了,不能下!”柳如是听后怒斥其无气节,纵身投入河中,后被救起……。

之后钱谦益投降了清朝,率先剃发,以示诚心,做了满清的礼部侍郎和翰林学士。但妻子柳如是却拒绝同他前往北京赴任……。


前史今事


都说文人高风亮节,有风骨,有气节,有德行。因为他们打小便读圣贤书,知道“道德”二字为何物。



文天祥,方孝孺,谭嗣同,皆是如此!可是文人中也有败类,他们表里不一,人前高呼圣贤,人后多行苟且,不知“耻”为何物。

他们满嘴仁义道德,暗地里却蝇营狗苟;写文章下笔千言,但治国之策却荒谬不已;谈爱国声泪俱下,但转脸便卖国求荣。显然康有为就是其中之一!



咱们历史上著名的康有为先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晚清时期改革派的主要人物,领导了戊戌变法,被誉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之一。

但事实上,康有为只是一个呈口舌之利的无耻之徒,狂妄自大 、老奸巨猾、双重标准,欺世盗名。当初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英勇就义,一直鼓吹大义的康有为却是第一个跑的。



在日本,他拿着伪造的光绪皇帝衣带诏,四处结交爱国华侨,以救国之名,四处敛财。

这些钱,被他拿来买了豪宅,置办家产,还有娶老婆。



康有为是提倡一夫一妻制的,可他自己却是左拥右抱妻妾满怀,他娶了六房姨太太,其中还包括外国人。最为讽刺的是,在其61岁的时候,还迎娶了一位年仅18岁的小娇妻。



最为无耻的是,作为一位文人,康有为居然行抄袭之风。康有为曾出版了《孔子改制考》,思想观点与廖平的《辟刘篇》《知圣篇》几乎完全相同。

民国大家章太炎先生曾经送给康有为这样一副对联: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章太炎先生的话没说完,其中是什么意思,我想大家应该很清楚!


白话历史君


自古才子多风流,说好听是风流,说不好就是渣,无耻。比如纪晓岚,电视上说他有才华,正直,清廉,疾恶如仇。但历史上的纪晓岚,却是烟瘾大,好色,贪吃,遛须拍马之徒,他无肉不欢,日御数女,一日不做混身无力,据说编辑《四库全书》时,乾隆皇帝还特赐两名宫女给他。

徐志摩,新月派的代表人,他写过很多优秀的诗和散文,是民国的才子。然而他有妻子张幼仪了,还去追朋友的女儿林徽因,还逼已经怀孕的张幼仪离婚,打胎。张幼仪说:听说打胎很危险的,有人因为打胎而死了。他说,还有人坐火车出事死了你,那你为什么还坐。渣男,真正的渣。他离婚后,追不上林徽因,后来又娶了朋友的妻子陆小曼。不只渣,还无耻!

还有郭沫若,年轻时被家长逼婚,尽管他不愿意,但以为妻子漂亮,还是去成婚了。成婚后,发现“货不对版”,然后离家出走了,后来去日本娶了个日本女人,回国后又娶了个明星。其实,这个在当时也算不了什么的,可是他是受个高等教育的人,应该明白婚姻对于一个传统女人意味着什么,既然不愿意还要去娶,而娶了又不负责任,始乱终弃,就如他的为人,立场不定,没点文人骨气 ,遛须拍马,见风使舵。




仅作笑谈料


我要说的是鼓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文人。

秦始皇功绩:

一、书同文

战国时期七国各有文字,很多知识不能共享,就像出门在外遇到方言一样。书同文极大的促进了秦国内部的交流。

二、车同轨

由于古代生产力的原因路面硬化工作做得很差,七国的车轮间距不一,各国之间无法任意同行。车同轨之后极大的方便了政府和百姓。

卢沟桥车辙印

三、统一度量衡

长度、体积、重量同一,今天我们的度量衡和国际保持一致,但是我相信一般人也一定会对英制尺寸有点迷惑。要是世界中存在着不下五种尺寸呢?

四、万里长城

中国古代的威胁往往来自于北方,有了长城,秦国国内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秦国也能腾出手来去南边开疆拓土。

五、灵渠

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国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

六、郡县制

秦国实行郡县制后,中央通过考课和监察以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有功者可受奖赏或升迁,有过者轻则贬秩,重则免官、服刑。秦的郡县制代替了周的分封制,也即从地方分权演进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汉承秦制,有效地防止了汉朝像周一样被诸侯割据。


这么伟大,看起来能够千秋万代的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原因呢——

一、是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系的需要。

二、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

三、在关于郡县制的辩论中,丞相李斯斥责儒者依古制实行分封制的主张不合时宜。

焚毁的书籍——

《尚书》载上古圣王的治世理念,但秦始皇有自己的想法,要用自己的治世观念代替上古圣王的治世思想,所以焚毁。

《诗经》诗经中多赞颂历代君王,秦始皇有些嫉妒。

《道经》这道经非现在的老子道德经。此经唯留十六字,十六字心传。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方士接近始皇,不是要让秦始皇长生不老,而是要传《道经》于天下。始皇认为方士们在耍弄自己。于是焚了道经,后坑方士。

做出这样丰功伟绩的皇帝,由于焚书坑儒被部分文人骂为暴君两千多年。


壳147705


无耻文人,如钱谦益、康有为、郭沫若已经被扒的皮都不剩了,老妖也讲两个例子。

1、宋之问因诗杀人的故事广为流传,但是他卖友求荣,谄媚武则天,人品之低比想象中还无耻

因诗杀人

宋之问外甥刘希夷,他的一首诗《代悲白头翁》有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宋之问看到之后,赞不绝口,就想据为己有,刘希夷不同意,宋之问命人用土袋压死。所以《全唐诗》中出现了两首除了两个字不同,其他一模一样的诗。

卖友求荣

李显复位后,武则天宠爱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被杀,宋之问作为张氏兄弟的党羽被贬为泷州参军。他因为难以忍受岭南蛮荒之地的生活,瞒着朝廷,偷偷逃回了洛阳,藏匿于好友张仲之家中。

当时张仲之等人正谋划刺杀武三思,除掉武氏实力,宋之问听到之后,立刻派人向武三思告密,导致张仲之全家被杀,而他因为告密有功被提拔为鸿胪主簿,后又改任考功员外郎

宋之问还想爬上武则天的龙床,据说还给写了一首艳诗,但是因为口臭没有得逞。

2、超级渣男元稹

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诗词成就甚大,世称"元白",然而人品着实不幸。

最广为人知的是抛弃崔莺莺,丝毫没有愧疚,还写了一部《莺莺传》把自己写成乱世保护弱女子的人。但是“嫁入”高门后,立刻抛弃了崔莺莺。

元稹和才女薛涛的爱情故事是中唐文艺界最出名的爱情故事之一,但是最终两人也没有在一起。

十年之后当元稹再想起薛涛时,想把薛涛接到他那去住。却被一个戏子的夫人吸引,他写诗赞这位美少妇“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徊秀媚多”然后霸占这位美妇人达到七年之久。

人品差极


妖鬼杂谈录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义,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这是《诗经.相鼠》中的一段说的就是人空有一副好皮囊,做人处事的方式却无耻至极。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文化人不做人事不说人话。古人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看来学怀容易,学好难呀?

历史上流芳千古的文化人好多好多,但是无耻流氓的文化人也遗臭万年,供后人痛恨。

大家都知道唐朝时期盛产诗人,留给后代好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其中就有一位既有文化,有下流无耻的诗人——就是宋之问。


宋之问是唐朝初期小负盛名的诗人,当时与李白等诗人合称诗圣,可见其文采了得。其最出名的就是《渡汉江》中的一句: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

当时武则天当政期间对科举文采很是看重,宋之问也是凭借出众的才华一步步做到五品学士,经常的陪王伴驾左右深得武后的欢心。有可能是富贵来的太容易,使宋之问慢慢的迷失方向,竟然与当时武则天的男宠张氏兄弟打的火热,渴望着有一天像这俩兄弟一样得武后的欢心,(换句话来说就是也想出卖色相吃软饭)使自己在荣华富贵的路上更长久,奈何这位宋诗人没有被武则天看上。

贪图富贵,爱慕虚荣的人往往没有好下场。这位宋之问学士由于在武则天当政期间树敌太多,最后也落了个杀头之罪。

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的南宋儒学家——朱熹。


喜爱朱熹者说其是圣人,讨厌者说其是小人。史料记载朱熹本人虽然提出这样的言论,但是自己确实妻妾皆有,岂不难堪。对于朱熹的界定还是各花入个眼呀。


史上还有一个学贯中西,才高八斗文化人才——郭沫若。

郭沫若在当时也可谓是文化人中的极品。——其著作的作品都是经典。


在史料记载为人处事方面也是极品。——见风使舵、阿谀奉承。

在感情方面专一方面也是极品——三妻四妾、抛妻弃子。

爱历史的二师兄谈对历史的了解,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小八戒愚论


我若对过往的历史很较真,那就会很苦恼,也会很迷茫,我若不在意历史的真相或假象,真的无所谓了。像我这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书上学的东西(主要是民国这一时期的人和事),现在几乎颠覆了许多,的确让我雾里看花,不知所措。特别是鲁迅先生生前事,现在网上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同样的例子也很多,在某些方面,我已经不敢轻易相信历史了!

我推崇毛主席他老人家倡导的“实事求是”原则,希望史学家们,能拨开历史迷雾,还历史一个真相,让后来人能正确把握住历史,以史为鉴。我也希望历史的旁观者,不要人云亦云,捕风捉影。历史是一面镜子,是当时那个社会的缩影。历史绝不是軟面团子,让人随心所欲,喜欢怎么揉就怎么揉,否则的话,不仅会误人子弟,误国误民,也是对我们先人的大不敬。

看过这样的报道,韩国人就不太干骂祖宗的事,即便是李承晚、朴承熹这样争议很大的总统,他们也不一概否定。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生灵涂炭。你不能简单地说,那个军阀就完全好,那个军阀就完全不好(他们给民族带来的灾难,那是肯定的),有的下了台的军阀巨头,躲在租界里当寓公,也不肯再度出山,为日本人做事,这样的军阀,他的前期,曾给民族和人民带来了巨大伤害,但在民族气节上,却赢得了同胞的尊重。


山中小溪8


我不精通历史,在网上搜了一段文字,供大家阅读。



去寻找自己的大度


自古文人高风亮节者众多,但从晚清后期,许多文人真正的误国又害国,其中两人尤过之,康有为,郭沫若!

康有为简直就是一个五毒俱全的泼皮,打着维新幌子,自私自利,坑崩拐骗,自己却花天酒地,妻妾成群!最终死于恶果!

郭沫若,更不多废一言,狗!


君1687060


某仁自己泡了好几个女人后,定下规矩,要求你们只能一夫一妻。自己生了几个孩子,又定下规矩,要求你们计划生肉。这不是无耻,而是英明。话说到这份上,我还想多活几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