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蹬對古代戰爭的作用是不是被人為放大了?

王司徒老百科


沒有騎過馬的人當然對馬鐙的作用不了解!本人曾在草原騎過七年馬,對馬鐙的作用體會比較深。馬鐙是騎手的最重要的支點,沒有馬蹬騎手在馬背上坐不穩。儘管好騎手可以騎沒有馬鞍、馬蹬的馬,但馬背是光滑的,即使雙腿夾得再緊,也有鬆弛疲勞的時候,如果馬偶有躲閃、跳躍就會從馬背上掉下來,更別說騎馬打仗了。而且騎沒有馬蹬的馬,騎手只能完全隨著馬的顛簸起伏而行,難以自主操控馬。而有了馬鐙就不一樣了,騎手雙腳踩在馬鐙上整個身體就有了支點,可以自如迴轉,或站或側或坐,或玩肚裡藏身,或揮刀劈刺,或持槍射擊,等等。有了馬鐙騎手在馴服烈馬時就可以穩坐泰山,不被馬掀下馬背。但是,對於不會騎馬的人來說,也應十分注意踩馬鐙的方式,防止套蹬,以保證安全。


拾荒堂主


據載,中國最遲在西漢時期就出現了馬蹬,從西漢壁畫中可見一斑,晉代開始,成熟的馬蹬的使用,標誌著騎乘用的馬具的完備,使得騎兵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期。

馬蹬馬鞍等馬具的出現,騎兵就更容易控制和馴服馬匹,並且使人騎在馬上較為舒適、穩固、省力;同時得以使騎兵和戰馬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使複雜的戰術動作和列陣的訓練變得更容易了,能夠充分發揮甲冑和兵器的效能。

對於農耕民族來說,馬蹬馬鞍等馬具的出現,解放了馬背上的雙手,有了和遊牧民族大型騎兵野戰對抗的基礎。從此,騎兵不僅僅是遊牧民族的專利,也不僅僅是士族的專利,變成了普通的一項可以學習的技能,是農耕民族對抗遊牧民族的一種利器。

而對於遊牧民族來說,自小就生活在馬背上,弓馬熟練,有無馬鞍等影響甚小,只要農耕民族有了戰馬來源,就有了野戰對抗遊牧民族騎兵的基礎,而士兵要求反而是次要條件了。


我是一個存在483


馬蹬的發明對古代騎兵作戰起到了極大作用,人為放大並沒有。

沒有馬蹬之前,對於騎兵的騎術有很高的要求,並且極少數人能解放雙手,沒有馬蹬之前需要騎兵一手持韁,兩腿緊夾戰馬,極大限制了作戰方法與空間,更限制了手中兵器的重量。

以古時的技術水準,也只有北方遊牧民族才有更輕熟的騎術。

馬蹬的發明破除了固有的限制,並再不需要有超高的騎術。

這對於非遊牧民族來說是極大的作戰輔助設備。


空談不自知


馬蹬讓騎在馬上的人的腳有了著力點。因此,讓騎在馬上的人作戰時有了著靠力點,如魚得水,揮發自然,讓作戰者身體能靈活運動。


用戶811013549461


馬鐙發明之前,騎手在馬上必須要用一隻手拉住馬韁才能發力。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關二哥,三國時代還沒有馬鐙,所謂青龍偃月刀就是貫中先生的意淫,真要雙手揮舞這麼重的大刀,早掉下來了。


梵音海½


不用馬鐙,腳步沒有立足點,身體無法完全自如的發力。在馬上的行動也無法隨心所欲。況且,蛋蛋長期受壓迫,後果也很嚴重哦!😂😂


長空說


“馬蹬”是麼東東,還用來打仗?只有弄清楚這個問題,才好回答 😜😜😜


悟傳書法工作室


從物理學來講,並不算誇大。畢竟踩蹬使勁比腿夾使勁容易得多。


潯州府O鑫森淼焱壵


馬蹬的作用很大,如果沒有馬蹬,人都坐不穩,更不用說戰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