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時期,有沒有其他人起義?如果沒有,為什麼?

歪膩50


這個的確是有的。

1.上海小刀會劉麗川起義。

2.活動在豫皖蘇魯一帶捻子(民間秘密組織,土匪,私鹽販子)。

3.廣西吳凌雲吳亞終父子延陵國起義,著名的民族英雄劉永福就是出自這場起義。劉永福的軍隊黑旗軍是延陵國三大主力之一。

4.廣西陳開、李林茂的大成國起義。

四支起義軍都或多或少有天地會的影子。同時代最成功最出名的無疑是太平軍。

太平軍建立政權,恢復漢人衣冠,蓄起長髮,故清政府蔑稱其為“長毛”。同時代的吳凌雲延陵國起義,也是大力推崇漢人衣冠。

在這段時間裡,有一個人的名字出現的頻率很高,那就是馮子材。太平軍起義,馮子材跟隨長官圍剿,從廣西追著太平軍打,一直打到安慶,所向披靡。後來廣西延陵國起義,馮子材又是圍剿義軍的主將,戰力爆表,延陵國就是在他率軍打擊下敗亡,劉永福不得不率部逃亡越南。

起義軍的名聲如何,各地有不同。這裡之說河南的。幾支起義軍唯一與河南打交道的是捻子。據周口地溝的縣誌記載,捻子多曾劫掠百姓,騷擾地方,不敢攻打縣城,只會搶掠百姓。僧格林沁部和淮軍劉銘傳部都曾在扶溝縣打擊捻匪。

同時期的戰爭還有西北會亂,那是民族矛盾,會人禍亂陝西,殺漢人過百萬。左宗棠最後殺敗會人亂軍,一直打到甘肅新疆。西北會亂不是針對清政府,針對的是漢人。

西北會亂,在《最後一個匈奴》《白鹿原》等陝西本土小說中,都有提及。




博通周


除太平天國起義外,其他起義軍如雨後春筍,蓬勃興起。

1853年,由劉麗川領導的上海小刀會,後來發展到17000人。

1854年,由陳開、李文茂領導的天地會,建"大成國",陳開封為"鎮南王",李文茂封為"平靖王",堅持抗清達七年之久。

1955年,張樂行領導的捻軍達十多萬人,後被太平天國封為"沃王”。

1855年,由張秀眉領導的貴州苗民起義。後曾參與太平軍圍攻貴陽的戰鬥。

1856年,由杜文秀領導的雲南回民起義。攻克大理,圍攻昆明,佔據50多州縣,人馬多達幾十萬。自稱"兵馬大元帥"。

1861年,由宋景詩領導的魯西農民起義的"黑旗軍",轉戰各地,連克十三個州縣,起義軍多時達五萬人。

1859年,由藍大順、李永和領導的四川農民起義軍。轉戰西南屢敗清軍,兵力達幾十萬。同年9月李永和因叛徒出賣,被俘犧牲。藍大順被太平天國封為"文王"。

在歷代農民大起義中,太平天國規模最大,兵力最多,名將最多,持續時間最長,作戰面最廣,甚至與西方列強作戰,再加上全國各地義軍聞風而動,共同發力,居然未能推翻腐敗無能的大清王朝,不得不令人深思。


楓丹白露211735932


1850年末,廣西金田爆發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即太平天國運動,僅用了幾年時間,就打下了半壁江山,要不是其領導者急於享樂,恐怕腐朽的滿清政權,早退出歷史舞臺了。

但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在太平天國同一時期,還有一股強大的反清勢力,活躍在安徽、江蘇、山東、安徽等地,持續時間比太平天國還長,名為捻軍。何為捻軍?史書上記載:“居者為民,出者為捻”,意思是遇上了天荒歲月,活不下去了,就會跟著政府對著幹,滿清末期,苛捐雜稅名目繁多,加上1852年皖北大旱,捻軍隨之聚眾萬人,自稱大漢永王,走上了抗清的道路!

滿清忙於應付太平天國,這給了捻軍很大的發展時機,到太平天國的天京事變前,捻軍的人數超過了十萬,他們派人跟太平軍聯繫,明面上接受了太平軍的冊封,實際上雙方是個結盟狀態。

1864年,太平天國覆滅,捻軍也分成了東西兩部,西捻的領導人叫張宗禹,不同於太平軍,捻軍的活動區域離北京城太近了,所以滿清派出了“倚為長城”的蒙古王公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胞弟的第26代孫,他手底下有一支蒙古馬隊,作戰兇猛,曾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痛擊英法聯軍,取得鴉片戰爭以來滿清抗擊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勝利,這件事還受到了馬克思親自撰文讚揚。

僧格林沁前期倒也帶著蒙古騎兵,多次挫敗捻軍,曾一度打得張宗禹節節敗退,但在1865年,張宗禹誘敵深入,使蒙古騎兵陷入重圍,接著鈍刀子割肉,蒙古馬隊全軍覆沒,就連冒死逃出去的僧格林沁,也被張宗禹派遣將領,追過去斬殺!

一時間,“京師驚疑”,北京城裡,謠言四起,都說是比太平軍還猛的捻軍要打進來了,更有誅心者,認為滿清唯一一支能跟湘軍、淮軍抗衡的軍隊沒了,曾國藩李鴻章,怕是要列疆為王了!但對於滿清來說,這些都是後話,眼前最重要的,失去了“倚為長城”的僧格林沁,怎麼防止陝西的張宗禹東進?

然後,滿清想到了曾阻擋他們祖先的長城,遂在吉縣、鄉寧一帶,專門修築長城,用來阻擋捻軍張宗禹的腳步,所以有人說說滿清不修長城的說法,是錯誤的。

但是,這條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長城,顯然發揮不出它真正的實力,張宗禹率軍突破後,遇到了代替僧格林沁,前來阻擊捻軍的曾國藩。曾國藩在打下太平天國後,聲勢日漲,只可惜,此時的湘軍大部分被裁撤,他帶來的兵,多為淮軍。

而曾國藩又遇到了兩難難題,一是堅壁清野的對策失敗,二是淮軍的創始人是李鴻章,將領們陽奉陰違。就這樣,曾國藩打了一年半,只是在給張宗禹送經驗。

後來滿清朝廷讓李鴻章接手曾國藩的欽差頭銜,督師剿捻,李鴻章見西捻的張宗禹太猛,就撿軟柿子捏,去欺負東捻。接到東捻的告急書信,張宗禹雷霆大怒,採取圍魏救趙的策略,渡過黃河,直逼北京城。1868年正月,張宗禹率兵進入直隸境內,兵鋒突進至盧溝橋,由於天有大霧,不好冒然進軍,給了滿清喘息的機會。

沒過多久,東捻覆滅,李鴻章已經帶兵前來,張宗禹四下一看,發現自己陷入了滿清重圍,一戰過後,張宗禹遭受重創。

當下的滿清,八旗兵綠營兵毫無戰力,蒙古也好不到哪兒去,剩下的全是漢軍,張宗禹一合計,只要打下滿清老巢,這個天下就將進入軍閥混戰,那時候李鴻章絕對不會跟自己死磕到底!

說幹就幹。

張宗禹率軍殺到天津附近,再一次鋒指北京城,然而,恭親王奕訢低聲下氣的求來英法炮船協助,炮擊強渡的西捻,導致張宗禹只好帶兵南下山東。

山東是個半島,李鴻章率兵合圍過去,西捻潰敗,自此,捻軍起義全部失敗,至於張宗禹的歸宿,說法不一,有說出家、有說投水、有說隱居、有說當書塾先生,不一而足。


剎那歷史


偽命題!各種反抗最多的還是滿清反動政府時代!…先是各族人民抗暴清二十年,南明政權抗暴清四十年……整個滿雜反動政府267年反動統治,一直處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狀況……雖然滿清採用流氓高壓,恐怖殘暴,愚蠢百姓,保甲連坐等野蠻,血腥,殘酷手法,但是,各族人民,大大小小的各種反抗,就沒有停止過。天理教,白蓮教,天地會,小刀會,太平天國,捻軍……同盟會…最後辛亥革命推翻滿雜反動政權,禍害中國長達267年的野蠻,殘暴,落後,奸詐,無恥,亂倫,混蛋的少民流氓王朝終於滾犢子了……2019-2-19:12:10

編輯問這話的不是智商有問題就是別有用心!


cpcycc


多如牛毛。

中國自古至今社會都很大程度上階層割裂,下層和上層不光生活水平差距巨大,並且感情上也是割裂的。對比英國社會就能明顯看出來。

英國社會的統治階層是“在地”的,他們世代生活在地方,絕不會考上科舉後就四處流動做官(殖民地發展起來後才出現了類似的事)。這些地方上的鄉間紳士和地方上的無論窮人富人關係都很緊密,所以他們極力維護地方上利益。

而中國的統治階層缺乏“在地”屬性,考上科舉成為統治階層,就脫離了地方,雖然自己家族會收益,但已經成了四處流動做官的人,和地方上缺少聯繫。雖然也有桑梓之情,但和英國的地方紳士土財主們比起來,關係淡的多。

這種割裂,導致統治階級對地方上利益缺乏感同身受的感覺,地方上普通人也缺乏表達利益的管道。利益受損害當然不滿,但又沒法表達,於是就成了高壓鍋,不爆發的原因僅僅在於普通人缺乏組織性,害怕官府砍頭。

然而一旦有人帶頭砍官老爺的頭,那就爆發了,大家有冤報冤有仇報仇,並且往往是在地方上有影響的地主階層但家裡沒有出科舉人物的家族帶領的。

太平天國爆發後,消息靈通點的都看出來了,這大清砍腦袋的本事大大退化了,於是很多地方的人開始砍官老爺腦袋了。

這些地方包括皖北的張樂行,他們捻軍砍了僧格林沁的腦袋。天地會的劉麗川,在上海起事,被砍了腦袋。雲南杜文秀用宗教為組織力的回民起事,砍了不少腦袋。諸如此類的事,不勝枚舉。

現在情況也依然如此,所以將來的事情只怕也不會好一些。一旦官府露出了衰弱之相,馬上就會有人不願再忍了,進入互砍腦袋的節奏。


白完家


天平天國運動聲勢浩大,肯定會帶動其他那些飽受封建剝削的人起義,但是這些起義缺乏指導思想,只是零散的一些武裝鬥爭,隨著洪秀全集團的內訌,太平天國的失敗,這些起義都先後被鎮壓下去了,不過這些起義都給清王朝帶來了重創,加快了封建主義的滅亡。如果太平天國能成功,或者清王朝能夠及時進行改革,也許不會有後來那麼多的名族屈辱。


憤怒的小鐵鍋


太平天國起義問同時有很多農民起義,有捻軍,白蓮教等等。這些農民起義因為沒有先進的思想作指導,最終均告失敗。


手機用戶58490140342


太平天國結束以後西北不是有了嗎?


中國清靜


捻軍,西北迴民,上海小刀會等等,多了!


弓目


有,很多,只是這個比較牛逼,做了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