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可以做到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老紀開門吶


古代戰場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條規定,從古至今,大家基本上都能夠遵守。那麼,為什麼大家都能遵守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呢?

再說了,來使的存在,有可能把己方的軍情刺探去,這對己方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冒著軍情洩露的威脅,把來使放走呢?

(兩國交兵,圖取其意)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繼承戰爭文化。

中國古代的戰爭文化,是從西周開始成型的。從西周開始,對發動戰爭就有非常特別的講究。周武王之所以要討伐帝辛,就是因為周武王認為帝辛“失道”。因為“失道”,所以可以理直氣壯地聯合周邊的諸侯部落,共同來討伐作為最高奴隸主的商王。

在此基礎上,周朝建立起了一整套非常完善的人倫禮儀秩序,也就是“周禮”。周禮不僅僅規定了生活的各種規範,也規定了戰爭規範。

有人可能不理解,戰爭本來是非理性的,殘酷的,反人性的,為什麼還要給戰爭規定規範呢?其實,準確地說,那時候所謂的戰爭,指的是諸侯之間的爭執。畢竟諸侯們都是一家人,都是在周王的統一領導下,並非是生死不容的敵人。因此,用規則來處理爭執,其實是最好的方式。

除了周禮裡對戰爭有明確的規定外,古人留下的文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戰爭規則的痕跡。比如《曹劌論戰》中,就有幾個細節體現出來了。“公與之乘,戰於長勺”。這裡講的,其實就是古代作戰,需要專門選擇作戰地點。比如“齊人三鼓”,齊人敲了三次鼓,但是因為魯人不動,齊人也不好進攻。顯然,這就是一種規矩。包括曹劌問魯莊公靠什麼來打仗,魯莊公講的那些理由,其實也是一種規矩。

還有,宋襄公在和楚國作戰的時候,一定要等楚國渡過河,擺好陣,再和他們打。後人不理解,覺得宋襄公迂腐。其實,宋襄公這不過是遵守那時候戰爭禮儀的表現。

這種戰爭禮儀中,就包含了“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宋楚之戰)

二、表現精神氣概。

雖說西周的時候,形成了一整套打仗的禮儀。但是從春秋末期開始,這種戰爭禮儀就被破壞了。戰爭詭道大行其道,講究謀略,講究以戰勝對方為直接目的,不管禮儀,不管理由。而且這種戰爭方式被人津津樂道,被人欣賞羨慕。對按照這種方式打仗的,被稱為謀聖、兵聖、兵神、兵仙等等。

本來,在這種禮儀喪失的同時,“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也應該喪失掉的。但是,古代打仗又講究一個精氣神,講究一個英雄氣概。如果殺掉來使,就顯示出了自己的一種膽怯。而在戰場上,沒有勇猛無畏,軍隊就丟了魂,就沒辦法再打仗了。

當然了,所謂“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也不是絕對的。有時候,斬了來使並不是露怯,反而是一種顯示精神氣概的表現。

比如蒙古人在攻打南宋釣魚城的時候,就曾讓使者去釣魚城送信,讓宋軍投降。但是宋軍斬了來使,並把來使的首級掛在城頭,表示堅決不投降的決心。

還有,成吉思汗的商隊在花剌子模被搶劫後,成吉思汗派使者去花剌子模交涉,但花剌子模人卻割掉來使的耳朵,把他放回去,以示侮辱。

所以說,這一點也不是絕對的。

(出使花剌子模,圖取其意)

三、來使手無寸鐵。

來使的作用,是為了送信。本身不具有攻擊性,也沒有帶武器。殺掉沒有攻擊性的人,是為人所不齒的。就像在戰場上殺掉手無寸鐵的婦女兒童一樣。

四、用作疑兵之計。

本來,來使的到來,有可能刺探軍情。但是在戰場上,經常做的是鬥智鬥勇。有智慧的人,常常會將計就計。就是故意向來使釋放出一些亦真亦假的信息,讓來使上當。從而達到麻痺敵人的目的。比如《三國演義》中的“蔣幹盜書”,就是充分發揮來使的作用的一個有名的事例。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種做法在我國古代時,彷彿成了兩軍交戰時的一種默契做法。而在古代,是否真的在兩軍對峙時,不會去斬殺使者呢?而又為什麼“不斬來使”呢?

首先,在古代,兩軍交戰,並不一定都會選擇“不斬來使”。但是,大部分情況下,還是不會去斬殺使者的。

這要從雙方的交戰說起,一般來說,戰爭並不是兩個人街頭打架那樣,戰爭是群體事件。而在我國古代,戰爭的大多出現在國與國之間,或者是對立的武裝勢力之間。而戰爭的出現,不論是什麼樣的理由,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利益”。利益會引發衝突,兩個人之間可能會因為利益而打架。而國與國之間同樣會因為“利益”而發生戰爭。

而在這種戰爭中,除非是有著血海深仇,否則對戰爭雙方或者多方而言,都不會不死不休。在古代,也不像現在,有電話這種通信工具,所以就出現了使者。在戰爭期間,參戰雙方或者多方之間,會派遣使者進入對方的營地進行商量,而使者也就是充當一箇中間人的作用,去傳達各方的意見,如果商量的合適,有了各方都滿意的處理方法,那就不用再動刀兵,皆大歡喜。反之,若是商量不好,那就各顯本事,繼續打。所以,使者的作用在這時是很大的,交戰的各方也犯不上去殺一個使者。

並且,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如果把使者殺了,那就屬於沒得談了,直接就撕破臉了,那隻能開打。

所以,大多數時候,交戰雙方或者多方之間,都不會斬殺來使。


說與山鬼聽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周朝時期各諸侯國之間似乎就已經達成某種共識,不到極端的情況下,幾乎很少會有國家拿使者開刀。為什麼大多數時候,古代可以做到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呢?歸根到底原因是早在幾千年前,古人們就已經弄明白戰爭和政治的意義了,戰爭不是目的,只是一項政治手段,一場戰爭打得不管多慘烈,最後還得回來談判,除非一方有足夠勢力吞併另外一方,而使者作為戰爭中,交戰雙方的主要溝通渠道,所以通常雙方都會盡可能確保使者的安全。

我們可以把戰爭,看成大規模的群體衝突,即便是流氓打架不也還得有個人去通知某月某日哪裡見,打得差不多了,各有傷亡,在幹下去對大家沒啥好處,要停戰怎麼辦呢?也去找“使者”這個角色的人(當然這裡的使者也可以是中立的,和兩軍交戰的使者有些不同)去約時間,大家和談,該賠錢的賠錢,該道歉的道歉,這仗到此為止,大家都不打了,想象一下,如果在談判時,把對方“使者”給扣了,這就在道理上,道德上都有些站不住腳了,古代的戰爭更是非常的注重發動戰爭理由的正當性。

商國君主商湯,討伐夏桀時,他的理由是夏桀不理朝政,迷信鬼神,貪圖享樂,荒淫無道。而武王伐紂,他的理由是商紂沉湎酒色、窮兵黷武、重刑厚斂、拒諫飾非,他們都給宣戰找了正當的理由,而周朝建立之後,施行分封制,諸侯國之間主要依靠使者進行交流,所以使者也很受各國的尊重,在《左傳》中就記載到:欒書伐鄭,鄭人使伯蠲行成,晉人殺之,非禮也。這就是例外,晉國統帥欒書攻打鄭國,鄭國派使者伯蠲前往求和,但是使者被殺害,這就屬於不符合禮節的,也就是在開戰之前,就失去了戰爭理由的正當性,也有可能受到其他國家的譴責,輿論上的壓力等等。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戰爭成本是非常高的,殺使者除了表示死戰到底的決心,斬斷外交途徑,洩憤外,其實沒有任何有利改變局面的作用,更何況在戰爭中還派使者前往,無非是這麼兩方面原因,弱的派使者求和,損失點利益,強的派使者去勸降,減少額外傷亡,不殺使者一方是沒必要,另外一方是給自己留條後路,當然也有特殊的情況,比如在東漢,漢明帝時期,匈奴和漢軍不交戰,漢軍將領耿恭被匈奴圍困,匈奴久攻不下,於是就派遣使者想要勸降耿恭,但是耿恭卻殺死了匈奴使者,並焚燒了使者的遺體,以此來表示要和匈奴對抗到底的決心。

所以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是我國西周時期各諸侯國之間就已經默認的戰爭規則,並一直延續到了今天,但是這項規則卻並不具有實際約束力,也並非是國家義務,戰爭只是迫不得已才會採取的選擇,戰爭結束後還是得回到桌子上,通過政治手段進行談判,使者則是代表各方談判的核心人物,所以在這樣的背景,通常交戰的雙方通常都不會殺死對方來訪的使者的。


玄坤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看了前面幾個回答,我感覺不太認同,他們沒把話說到點子上。

要回到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就要探究我國古代戰爭的發展歷史。首先有文字記錄以來主要是從周代開始的,而周代和後面春秋時代一樣,屬於貴族的時代,他們之間的戰爭是屬於階級內部矛盾,類似於比武的形式,這就有很多故事了。

比如退避三舍,《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戰國時晉國國君重耳在與楚軍交戰中;信守當年立下的諾言開戰前先退軍九十里。”

如晉、齊之戰前,齊侯派使者請戰,說:“子以君師辱於敝邑,不腆敝賦,詰朝請見。”(您帶領國君的軍隊光臨敝邑,敝國的士兵人數很少,請在明天早晨相見。)晉軍主將闋郄克作答,先講晉與魯、衛是兄弟之國,故來援助,最後說:“能進不能退,君無所辱命。”(我們只能前進不能後退,您的命令不會不照辦的。)雙方用這樣客氣的外交詞令,最後決定第二天早晨決戰。

如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不願趁楚軍半渡與未成列而擊之的行為,宋襄公所言:“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

如齊桓公幫助燕國出兵征討山戎,得勝後。燕國國君為感激齊桓公的恩德,親送了齊桓公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了齊國的境內。齊桓公說:“我不是天子,按禮來說,諸侯相送是不能送出國境的,我不可以對燕君無禮。”於是就把燕國國君所到的地方都割給了燕國。

春秋和周代一樣屬於貴族式社會,有一種特有的貴族式的優雅,就像西方的騎士時代的戰爭一樣,人們都是尊重戰爭的規則,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們上面都有一個老大,中國的是周天子的影響在春秋還在,千百年形成的貴族傳統還在,所以戰爭的形式就很簡單,並且大家都是貴族沒必要掙的你死我活,同理西方也是國王和教皇下面的貴族之間的戰爭,大家你來我往都遵循一個共有的秩序,如果你不講規則大家一起討伐你。所以說春秋無義戰也是相對於春秋以前來說,對比後世要仁義得多,隨著戰爭的繼續以及戰國全民戰爭,戰爭就變得血腥起來了,有沒有斬來使就看心情了,和交情關係了。後世戰爭除了魏晉屬於特殊式的貴族戰爭,其他年代基本上沒什麼來使一說了,都是你死我活的戰爭。

中國歷史春秋是個讓人迷戀的年代。


Technology好奇者


為什麼可以做到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長期的約定俗成,你不殺我的使者,我不殺你的使者,長期下來自然形成習慣。

第二,因為來使不管傳話也好,給信也罷,總之都要回信的。他不僅帶著信息出使,也要帶著回信回去,這就是他的作用,有作用就不能殺。

第三,中國古代講究出師有名,你連使者都殺,還有什麼名聲,除非也喊出那句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


華衣夏服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在古代多數情況下是對的,但也有少數是要"斬使以示威"的。是要表明決心,決心決一死戰,沒得商量的!

但,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家們要迂迴一下,妥協一下,欺騙對方一下,就得通個消息,則使者,特使就出現了。他們就跟媒婆差不多,兩方說和,然後如此和談,罷兵,言和,和親,朝貢,稱臣。應有盡有,花樣百出,沒完沒了。

如果沒有使者往來,長平之戰勝負難料。鄭朱,作為趙王特使,到了秦國就變成一頭豬,給範睢養起來,結果,豬腦子把消息傳回趙國,趙軍在幻想中被白起包了餃子,四十萬人死於一夜之間。

陳平差錯招待楚國使者,這使者不究利害,回會向主子一說,把個亞父生生氣死。

項羽沒耐心耗不過劉邦,讓使者去找劉邦劃定鴻溝為界,沒使者處中調和能行麼?

蘇武牧羊,蘇武就是大漢使者,去開化頑族,傳播正能量的。民族氣節非常高昂,雖死而不辱使命。

曹操用蔣幹去勸周瑜,倒轉害死蔡冒張允二人,如周瑜斬了使者,還能成此大功麼?

其餘就不說了,後輩人以此為基礎,安了個好名詞叫外交工作人員及外交官,專門吃上這碗飯,再不怕被古代那斬或不斬的威脅了。這大概就是歷史的進步,顯示出"使者"的極大作用罷。





劉一千五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也不全是,比如一邊已經抱著必戰的決心和態度,那麼來使來了可能會被祭旗!

一般來說,打著不斬來使的旗號和做出不斬來使的行動,那都是對不戰有所希冀,希望通過使者來得知對方的態度以及讓使者傳達己方態度,或者條件要求什麼的。

強者要有強者風範,犯不著去為難一個小小的來使,難有大度之風。


煥煥租號網


因為中國古代外交官都已經做好死的準備了,比如說最著名的例子藺相如




無情最難書


春秋時期,諸侯之間非常講求禮儀。即使是發動戰爭,也有遵守一定的規則。比如事先約定地點,出動人數等等。如果違反了這些利益規則,會受到其他諸侯的嘲笑和不齒。這個後果遠比戰爭失利要大得多。甚至可能失去諸侯的身份。

雖然到了戰國之後,戰爭再也不講禮儀規範,而是所謂兵者詭道也。但作為戰爭禮節,還是會保留一些痕跡下來。

雖然兩軍交戰,但也有相互溝通的需求,比如勸降,比如投降。也就是說,雙方都有可能派出使者到對方陣營中去。所以,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便成了約定俗成的一種戰爭禮儀保留了下來。


任風不動


首先,這是一個古代的戰爭中將軍所認定的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但也不是絕對,如果是叛軍派來的來使那便會斬掉,說明對待叛軍態度很明確,認為叛軍沒資格與我軍談判。再者,好比近代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和小日本就不曾派遣過真正意義上的信使,因為沒得談…

在古代戰爭中,往往都是侵略與被侵略的關係,而侵略的目的就是為了撈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和擴充領土。通過侵略示威,如果不用動用大規模的人力和武器又能使對方臣服的情況下,這個時候信使就起到作用了,代表雙方的意圖,斬了信使就代表雙方溝通的信號斷開了,沒辦法再繼續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