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谁可以被称为“史上第一败家子”?

古国之谜


天字号第一败家子,有谁可以跟秦二世胡亥争。

秦始皇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崩于公元210年,在其短短49岁的人生中,从一个不知明天在哪里的秦国质子,逐渐成长为统一六国的千古一帝。13岁即位,22岁主政,除嫪毐,吕不韦。30岁开始了灭六国的征程,39岁统一六国,然后励精图治,废分封,开集权,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抵匈奴,筑长城,拓西南,征百越,开创了当时地球最强帝国。连我们的穿越皇帝王莽都称其为功越千世。而我们的秦二世,短短三年就败完了这偌大的大秦帝国。就连最后快被杀的时候竟然很没骨气的祈求被封为王,不同意!那地方官也行,不同意!那贬为庶人总可以吧,不同意!然后才自杀。丝毫没有帝王的骨气。不知道秦始皇此时在地下作何感想。

现在我们就看看秦二世是如何败家的。

公园前210年,秦始皇于沙丘(今河北邢台广宗县境内)病逝,赵高李斯恐皇诸位皇子政变,故而秘不发丧。时公子胡亥在驾前,三人密谋拆开始皇发给公子扶苏让其安排丧事的信,矫诏李斯受遗诏于沙丘,罗织公子扶苏,蒙恬罪状,令公子扶苏,蒙恬自杀。后归咸阳,胡亥即位,九月,葬始皇于郦山。

公子扶苏,蒙恬接收假遗诏后,扶苏立马要自杀,蒙恬苦劝无果,扶苏流泪自杀,蒙恬不自杀,被使者抓进大狱。

随后二世开始了对兄弟姐妹的屠杀,共32名皇子皇女被胡亥杀害,其中六位皇子和全部十位皇女被胡亥碾死,胡亥的残暴可见一斑。

另外胡亥对自家人狠,对大臣也不放过,在赵高的蛊惑下,蒙恬被下狱还不行,弟弟蒙毅也被抓下狱,最后被逼自杀。右相冯去疾,将军冯劫被逼自杀。然后赵高把朝中要职全部安插为自己的心腹,原大臣全部被处死,而胡亥对此视而不见,只顾自己享乐。竟然还问赵高李斯他就想永远的享乐,他俩有没有什么好建议,正中赵高下怀,赵高就把秦二世当做自己扩张权势的工具,同时开始了对李斯的构陷,李斯自然不会坐以待毙,随后罗列了赵高的罪状,上书给胡亥,而胡亥由于跟赵高比较亲近,竟然对李斯的上书一概不信,还把上书拿给赵高看,最后在赵高的谗言下,李斯被下狱。此时宦官赵高已经控制了皇帝,在秦二世即位第二年,秦相李斯被脸上刺字,割鼻,断腿,腰斩,最后被剁为肉酱,称为俱五刑,李斯的下场不可谓不凄惨。

在秦二世没即位时,陈胜吴广就已在大泽乡起义。而秦二世即位后竟然对此不相信,还不许大臣说有反叛这一回事,更不派兵镇压。而叔孙通说陈胜吴广就是几个盗贼,不用担心。胡亥很高兴,而说造反的那些大臣,都被秦二世治罪。随后赵高自导自演了历史有名的指鹿为马。

胡亥竟然认为是自己糊涂了,去找太卜算卦,太卜骗他说是因为祭祀没有沐浴更衣冲撞了神灵,才会范糊涂马鹿不分。胡亥就去斋戒,然而没坚持几天,胡亥就又不当回事只顾享乐了,唯赵高是从。

而此时的陈胜吴广大军已逼近咸阳,秦二世这时才终于知道着急了,听从了章邯的建议,用修建郦山的刑徒作为大军打败了陈胜吴广大军。而章邯却不敌随后而来的项羽大军,节节败退,上书胡亥请求六国增援,这时胡亥才醒悟,原来国家已乱到了亡国的地步,赵高一直在蒙骗自己,开始对赵高不满,但是竟然没有治赵高罪的想法。虽然胡亥没想着害赵高,但是赵高此时由于怕被胡亥迁怒,开始动了篡位的心思。

秦二世三年九月,赵高与弟弟赵成女婿阎乐密谋政变,命咸阳令阎乐进宫除掉秦二世,秦二世竟然直到阎乐杀到大殿门口才明白怎么回事,祈求不成,随后无奈自杀。结束他这荒唐的一生。

随后赵高欲立扶苏子子婴为王,被子婴总计反杀,章邯倒戈。最后项羽一把大火,结束了秦朝统治,

其实秦朝的灭亡不全是胡亥的原因,秦始皇死后未立太子,低估了赵高的野心,包括生前大肆修建阿房宫,郦山陵墓,长城,发布酷刑,已为秦朝的覆灭埋下了祸根,而二世不仅不知天下疾苦,还变本加厉的增加徭役赋税,乱杀大臣的做法,又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从而在做了三年皇帝后就被项羽灭国。


百晓昇


出此题者之用意在于警示一切盛世之后的统治者、管理者、拥有者,值得思考。

败家之义,很简单得有家可败!古今中外,家财最大者,历来非皇家莫属,尤其是中国古代帝王,号称天子,天下都是他的。所以最大的败家子只能从帝王中产生。从亡国的角度看,秦二世胡亥,隋炀帝杨广都在盛世后即亡,不可谓不败家。但我认为这笔帐不能都算在他们身上,因为在他们接手王朝时,事实上前朝已经危机四伏,只不过他们的父辈如秦始皇特别强势,将危机暂时压住了而已!所以二世而亡的帐不能全部由他们顶,因此他们当然也不是最败家的代表。

我觉得,第一败家子不一定要亡国,要奢糜无度,而是把一个好端端的王朝弄得鸡犬不宁,弄得子孙后代恨自己生在帝王家,弄得整个皇族几乎平白遭遇灭顶之灾。符合上述条件的中国历史上的典型就是唐高宗李治。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贞观盛世”,可以说前无古人,李治接手时王朝处于最巅峰状态,既无内忧,几无外患。但李治偏偏要娶已经被父皇李世民令其出家的才人武则天,从此后宫不宁,王皇后被废,到老了又弄一个双圣听朝,将李唐大好江山拱手让给武氏,武则天因此废唐立周,成为历史第一个女皇帝,这个第一,李氏家族被杀的人人惶惶不可终日;这个第一,国都从长安迁至洛阳,消耗国力多少;这个第一,盛世之名已然徒有虚名……从大唐到大周又改回大唐,这个折腾是武则天干的,始作甬者李治也,故吾以为唐高宗李治乃有史以来第一败家子!如无武则天这个插曲,大唐王朝不知要繁盛多少春秋,也许将是中国历史统治最长的王朝。这一切均因李治而止,令人扼腕。






芒果观世


change回答:

其实这个是不好比较的,毕竟各个时期的历史环境是不一样。下面就君王来说

毋庸置疑,每个朝代的末代之君都是败家的。我认为最败家的有两位秦二世胡亥与隋炀帝杨广。

秦朝,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集权王朝,在当时是极其强大繁荣的。胡亥是个昏君,他是可恨的,同时他也是个可怜之人。在位期间耗尽国力,不过二世便灭亡了。

隋朝,隋朝结束了汉末以来的动荡,实现了国家统一,繁荣。隋朝社会比唐朝贞观之治时期还要繁盛。隋炀帝继位后滥用国力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导致了隋朝的覆亡。


change8184


皇帝里面最富有的就是,那几个盛世的皇帝。文景之治后的汉武帝算一个,一会咱们下面再说为什么,另外一个是康乾盛世的乾隆。

中国史学对于汉武帝和乾隆的评价很高,我不否认他们对中国做出的那些伟大的贡献。但是客观的讲,从他们之后,他们的国力就呈现快速衰退的趋势。

首先我们说汉武帝,武帝之前,从高祖皇帝到文景之治之间的这些皇帝,都是遵从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国力大大提升。那么到了武帝时期,汉武帝开疆拓土,再也不忍受,汉朝长期以来和匈奴和亲的办法。直接用武力和匈奴展开斗争,汉武帝多次北进发动战争。尤其是卫青,霍去病,战争的胜利,更是激发了汉武帝刘彻继续战争的决心。一直到武帝晚年,随着卫青霍去病的离开,战争接连失利,据说后勤部队从边疆一直排到长安,呵,国力更是大大衰退。再加上武帝老年,犯的那些错误,逼死太子刘据等等事件,简直把汉朝前几十年攒下的家底败坏光了。最后不得不发布罪己诏。

那么乾隆呢?康乾盛世号称中国国力最鼎盛的时期,康熙统一全国之后,雍正致力于变法改革。给乾隆留下了丰厚的家底,但是呢?他有多么狠呢,多次南巡游玩玩乐,宠幸大贪官和珅,把他的父亲爷爷辈攒下的家产全部弄没了,在美国处于独立战争的时候,乾隆皇帝自侍天朝圣国,闭关锁国达到顶峰,坚决否定西方国家进贡的物品。康乾盛世之后,唉说不下去了,太惨了。反正国力急速衰退。在世界的工业革命的大浪潮中如一叶扁舟样任人欺负宰割。

手机码字不易,谢谢采纳,鄙人人要是有哪里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修改,补充斧正。嘿嘿😁谢谢大家


小小落尘


败家败家,这是一个富有人才能达成的条件,一个赤贫的人是不可能有家底让他去挥霍的。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谁?答案是中国的皇帝。有一句话这么形容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底下所以的东西都属于皇帝,所以中国皇帝是最富有的人。

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人是秦始皇,他统一六国;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建立皇帝制度;修建万里长城,自认为功绩压过三皇五帝,所以他称自己为皇帝。以秦皇嬴政的愿望,他是要建立一个永远传承下去的王朝,以当时秦帝国削平天下的气魄,杀尽天下反抗的实力,不可能二世而亡。

秦帝国的覆灭就好像是老天开了一个玩笑,只有14年,强胜无比的帝国就分崩离析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孟子的总结很到位,堡垒一般都是从内部攻破。出了二世胡亥这么个败家子,多厚的家底都经不起他挥霍。

二世祖败家子的标配是什么?恶奴狗腿子的赵高,胆小怕事偏偏又舍不得荣华富贵的管家李斯。当然还有愚蠢自大的自己。胡亥可谓是败家子中的极品 ,他残忍好杀,杀死了除自己之外的所有兄弟姐妹,自己灭了自己满门。他自断羽翼,杀死了能够帮助他镇压天下的文臣武将。仅仅三年的时间,诺大的一个秦帝国就好像被人挖尽了骨血,只留下一副躯干。

有时候我常常再想,二世胡亥可能不是嬴政的孩子,他是六国的遗民 ,为了报仇,用这种最残忍也是最荒唐的手段来抱负秦人。要么就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上天因为秦帝国杀戮过多,派下讨债鬼断送嬴政的伟业。

不管怎么说,这史上第一败家子,不是秦二世还能是谁?







小小扒历史


大家好我是悟空望月。

要说败家子,非末朝皇帝溥仪无二。

虽说他的败家是无奈之举,但不可否认的是溥仪是最大的败家子。

俗话说打江山难 守江山更难。

溥仪不到三岁的时候,就去了皇宫里当了皇上,什么事也不懂的小皇帝溥仪在宫里的日子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反正就是他这一生都和这个身份扯不开了,他之后的种种经历,也都是这个身份带来的。

在溥仪六岁的时候,就因为中华民国要成立,人们不同意这个封建王朝继续存在了,所以就把他拉下了皇位,不过,这不是他一个六岁的小孩决定的,是那些大人们让他从皇帝的位子上下来的。

只不过,溥仪不当皇帝了,但是民国政府对他有优待政策,让他们一家继续居住在紫禁城里,在宫里继续沿用他皇帝的名号和制度,皇宫是他个人的地盘,而且,他们还得到民国政府每年400万的津贴。

溥仪在宫里的生活还是像以前一样奢华,比如说他的大婚庆典,排场特别大,持续了有将近40天,各种奢华贵重的物品全都用上了,整个仪式下来就花费了将近十万银元。

按照溥仪他们宫里人的这种花费方法,政府给的那些津贴是完全不够的。不够怎么办呢?他们不懂得节约,不知道开源节流,开源就算了,他一个废弃的皇帝,也没有收入来源,问题是宫里花费太大,宫人们根本不知道宫里银子紧缺。

溥仪后来就想到了办法,不够就卖东西呗!宫里有那么多贵重的宝贝,随便卖一件都能顶上一段时间。想到了这个办法之后,溥仪还真的做了,他把祖先保存的稀世珍宝都给卖出去了。

1924年6月,溥仪派人把乾隆皇帝真爱的黄金编钟运出了宫去,卖到了北京盐业银行。盐业银行后来又把金编钟转移到了一个外商银行的秘密仓库。后来,战乱不断,金编钟也下落不明了。

根据溥仪后来的经历,他被赶出宫以后去了天津又去了东北,后来又被抓到苏联,回国之后他是战犯变成平民,那么多年,他应该是没有回去赎金编钟的,所以,这个珍贵的金编钟至今下落不明,有可能被卖到国外去了。

溥仪这贩卖祖先的珍宝可真算得上是是个“败家子”了!

后来溥仪被赶出了皇宫,这下彻底的没有经济来源,所以最后只能将皇宫中的财宝带上开始了仓皇的逃亡之路。根据记载当时的溥仪带出去了7大箱子的宝物,并且搬到了天津生活。为了保持自己的档次和奢华,开始将这些宝物变卖和典当。但是在一个盐业银行就抵押了300多玉器,200多瓷器,其余的珍品更是数不胜数。

之后,伪满洲国建立,溥仪又带着自己的财宝前往了东北,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财宝了。但是辗转漂泊,最后溥仪又和他的财宝来到了前苏联。在前往苏联的时候,溥仪从皇宫中带出来的70箱珠宝已经剩下两箱子了,而很多的士兵在看到之后眼睛都开始放光。

溥仪一路上用这些金银财宝对士兵们打赏,希望自己的可以安全的抵达苏联,什么金戒指,金烟壶等等随手就给出去了。很多的士兵都开始直接向溥仪开口要了,甚至是上门。但是溥仪想安全留在苏联的想法破灭了,最后他也知道不管自己有多少财宝,别人也无法保住自己,最后溥仪被引渡回国。

再回国之后,溥仪开始清点自己省下的财宝,除了自己的随身携带的之外,其余的财宝已经寥寥无几。最后在很多的国家中都有溥仪曾经的财宝出现。在一次乌克兰的文物展示中,就有曾经溥仪“送”出去的400多件文物。

不知道大家对此怎么看?在下面评论留言点赞哦。







悟空望月


那些无辜把国土送人的统治者,如苏联解体了,侵占我们300万平方公里土地应还,有人赶紧与普京签合同送给普京,这些是最大的卖国贼。


用户101816813630


非号称民国四大美男之一张少帅莫属


小乙哥820


那一定是汉武帝 ,拿着钱醉心巫蛊, 败光了大汉家底, 最后家破人亡, 儿子也死了, 皇后最后也自缢啦。应该没有人比他还败家了。


鸮鹦鹉


应该是张学良吧!一枪不放,就把东北送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