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誰可以被稱為“史上第一敗家子”?

古國之謎


天字號第一敗家子,有誰可以跟秦二世胡亥爭。

秦始皇嬴政,生於公元前259年,崩於公元210年,在其短短49歲的人生中,從一個不知明天在哪裡的秦國質子,逐漸成長為統一六國的千古一帝。13歲即位,22歲主政,除嫪毐,呂不韋。30歲開始了滅六國的征程,39歲統一六國,然後勵精圖治,廢分封,開集權,書同文,車同軌,度同制,抵匈奴,築長城,拓西南,徵百越,開創了當時地球最強帝國。連我們的穿越皇帝王莽都稱其為功越千世。而我們的秦二世,短短三年就敗完了這偌大的大秦帝國。就連最後快被殺的時候竟然很沒骨氣的祈求被封為王,不同意!那地方官也行,不同意!那貶為庶人總可以吧,不同意!然後才自殺。絲毫沒有帝王的骨氣。不知道秦始皇此時在地下作何感想。

現在我們就看看秦二世是如何敗家的。

公園前210年,秦始皇於沙丘(今河北邢臺廣宗縣境內)病逝,趙高李斯恐皇諸位皇子政變,故而秘不發喪。時公子胡亥在駕前,三人密謀拆開始皇發給公子扶蘇讓其安排喪事的信,矯詔李斯受遺詔於沙丘,羅織公子扶蘇,蒙恬罪狀,令公子扶蘇,蒙恬自殺。後歸咸陽,胡亥即位,九月,葬始皇於酈山。

公子扶蘇,蒙恬接收假遺詔後,扶蘇立馬要自殺,蒙恬苦勸無果,扶蘇流淚自殺,蒙恬不自殺,被使者抓進大獄。

隨後二世開始了對兄弟姐妹的屠殺,共32名皇子皇女被胡亥殺害,其中六位皇子和全部十位皇女被胡亥碾死,胡亥的殘暴可見一斑。

另外胡亥對自家人狠,對大臣也不放過,在趙高的蠱惑下,蒙恬被下獄還不行,弟弟蒙毅也被抓下獄,最後被逼自殺。右相馮去疾,將軍馮劫被逼自殺。然後趙高把朝中要職全部安插為自己的心腹,原大臣全部被處死,而胡亥對此視而不見,只顧自己享樂。竟然還問趙高李斯他就想永遠的享樂,他倆有沒有什麼好建議,正中趙高下懷,趙高就把秦二世當做自己擴張權勢的工具,同時開始了對李斯的構陷,李斯自然不會坐以待斃,隨後羅列了趙高的罪狀,上書給胡亥,而胡亥由於跟趙高比較親近,竟然對李斯的上書一概不信,還把上書拿給趙高看,最後在趙高的讒言下,李斯被下獄。此時宦官趙高已經控制了皇帝,在秦二世即位第二年,秦相李斯被臉上刺字,割鼻,斷腿,腰斬,最後被剁為肉醬,稱為俱五刑,李斯的下場不可謂不悽慘。

在秦二世沒即位時,陳勝吳廣就已在大澤鄉起義。而秦二世即位後竟然對此不相信,還不許大臣說有反叛這一回事,更不派兵鎮壓。而叔孫通說陳勝吳廣就是幾個盜賊,不用擔心。胡亥很高興,而說造反的那些大臣,都被秦二世治罪。隨後趙高自導自演了歷史有名的指鹿為馬。

胡亥竟然認為是自己糊塗了,去找太卜算卦,太卜騙他說是因為祭祀沒有沐浴更衣衝撞了神靈,才會範糊塗馬鹿不分。胡亥就去齋戒,然而沒堅持幾天,胡亥就又不當回事只顧享樂了,唯趙高是從。

而此時的陳勝吳廣大軍已逼近咸陽,秦二世這時才終於知道著急了,聽從了章邯的建議,用修建酈山的刑徒作為大軍打敗了陳勝吳廣大軍。而章邯卻不敵隨後而來的項羽大軍,節節敗退,上書胡亥請求六國增援,這時胡亥才醒悟,原來國家已亂到了亡國的地步,趙高一直在矇騙自己,開始對趙高不滿,但是竟然沒有治趙高罪的想法。雖然胡亥沒想著害趙高,但是趙高此時由於怕被胡亥遷怒,開始動了篡位的心思。

秦二世三年九月,趙高與弟弟趙成女婿閻樂密謀政變,命咸陽令閻樂進宮除掉秦二世,秦二世竟然直到閻樂殺到大殿門口才明白怎麼回事,祈求不成,隨後無奈自殺。結束他這荒唐的一生。

隨後趙高欲立扶蘇子子嬰為王,被子嬰總計反殺,章邯倒戈。最後項羽一把大火,結束了秦朝統治,

其實秦朝的滅亡不全是胡亥的原因,秦始皇死後未立太子,低估了趙高的野心,包括生前大肆修建阿房宮,酈山陵墓,長城,發佈酷刑,已為秦朝的覆滅埋下了禍根,而二世不僅不知天下疾苦,還變本加厲的增加徭役賦稅,亂殺大臣的做法,又加速了秦朝的滅亡。從而在做了三年皇帝后就被項羽滅國。


百曉昇


出此題者之用意在於警示一切盛世之後的統治者、管理者、擁有者,值得思考。

敗家之義,很簡單得有家可敗!古今中外,家財最大者,歷來非皇家莫屬,尤其是中國古代帝王,號稱天子,天下都是他的。所以最大的敗家子只能從帝王中產生。從亡國的角度看,秦二世胡亥,隋煬帝楊廣都在盛世後即亡,不可謂不敗家。但我認為這筆帳不能都算在他們身上,因為在他們接手王朝時,事實上前朝已經危機四伏,只不過他們的父輩如秦始皇特別強勢,將危機暫時壓住了而已!所以二世而亡的帳不能全部由他們頂,因此他們當然也不是最敗家的代表。

我覺得,第一敗家子不一定要亡國,要奢糜無度,而是把一個好端端的王朝弄得雞犬不寧,弄得子孫後代恨自己生在帝王家,弄得整個皇族幾乎平白遭遇滅頂之災。符合上述條件的中國歷史上的典型就是唐高宗李治。

唐太宗李世民開創的“貞觀之治”“貞觀盛世”,可以說前無古人,李治接手時王朝處於最巔峰狀態,既無內憂,幾無外患。但李治偏偏要娶已經被父皇李世民令其出家的才人武則天,從此後宮不寧,王皇后被廢,到老了又弄一個雙聖聽朝,將李唐大好江山拱手讓給武氏,武則天因此廢唐立周,成為歷史第一個女皇帝,這個第一,李氏家族被殺的人人惶惶不可終日;這個第一,國都從長安遷至洛陽,消耗國力多少;這個第一,盛世之名已然徒有虛名……從大唐到大周又改回大唐,這個折騰是武則天干的,始作甬者李治也,故吾以為唐高宗李治乃有史以來第一敗家子!如無武則天這個插曲,大唐王朝不知要繁盛多少春秋,也許將是中國歷史統治最長的王朝。這一切均因李治而止,令人扼腕。






芒果觀世


change回答:

其實這個是不好比較的,畢竟各個時期的歷史環境是不一樣。下面就君王來說

毋庸置疑,每個朝代的末代之君都是敗家的。我認為最敗家的有兩位秦二世胡亥與隋煬帝楊廣。

秦朝,作為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集權王朝,在當時是極其強大繁榮的。胡亥是個昏君,他是可恨的,同時他也是個可憐之人。在位期間耗盡國力,不過二世便滅亡了。

隋朝,隋朝結束了漢末以來的動盪,實現了國家統一,繁榮。隋朝社會比唐朝貞觀之治時期還要繁盛。隋煬帝繼位後濫用國力民力,致使民變頻起,造成天下大亂,導致了隋朝的覆亡。


change8184


皇帝裡面最富有的就是,那幾個盛世的皇帝。文景之治後的漢武帝算一個,一會咱們下面再說為什麼,另外一個是康乾盛世的乾隆。

中國史學對於漢武帝和乾隆的評價很高,我不否認他們對中國做出的那些偉大的貢獻。但是客觀的講,從他們之後,他們的國力就呈現快速衰退的趨勢。

首先我們說漢武帝,武帝之前,從高祖皇帝到文景之治之間的這些皇帝,都是遵從了老子無為而治的治國方略,國力大大提升。那麼到了武帝時期,漢武帝開疆拓土,再也不忍受,漢朝長期以來和匈奴和親的辦法。直接用武力和匈奴展開鬥爭,漢武帝多次北進發動戰爭。尤其是衛青,霍去病,戰爭的勝利,更是激發了漢武帝劉徹繼續戰爭的決心。一直到武帝晚年,隨著衛青霍去病的離開,戰爭接連失利,據說後勤部隊從邊疆一直排到長安,呵,國力更是大大衰退。再加上武帝老年,犯的那些錯誤,逼死太子劉據等等事件,簡直把漢朝前幾十年攢下的家底敗壞光了。最後不得不發佈罪己詔。

那麼乾隆呢?康乾盛世號稱中國國力最鼎盛的時期,康熙統一全國之後,雍正致力於變法改革。給乾隆留下了豐厚的家底,但是呢?他有多麼狠呢,多次南巡遊玩玩樂,寵幸大貪官和珅,把他的父親爺爺輩攢下的家產全部弄沒了,在美國處於獨立戰爭的時候,乾隆皇帝自侍天朝聖國,閉關鎖國達到頂峰,堅決否定西方國家進貢的物品。康乾盛世之後,唉說不下去了,太慘了。反正國力急速衰退。在世界的工業革命的大浪潮中如一葉扁舟樣任人欺負宰割。

手機碼字不易,謝謝採納,鄙人人要是有哪裡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修改,補充斧正。嘿嘿😁謝謝大家


小小落塵


敗家敗家,這是一個富有人才能達成的條件,一個赤貧的人是不可能有家底讓他去揮霍的。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誰?答案是中國的皇帝。有一句話這麼形容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底下所以的東西都屬於皇帝,所以中國皇帝是最富有的人。

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人是秦始皇,他統一六國;南平百越,北擊匈奴;建立皇帝制度;修建萬里長城,自認為功績壓過三皇五帝,所以他稱自己為皇帝。以秦皇嬴政的願望,他是要建立一個永遠傳承下去的王朝,以當時秦帝國削平天下的氣魄,殺盡天下反抗的實力,不可能二世而亡。

秦帝國的覆滅就好像是老天開了一個玩笑,只有14年,強勝無比的帝國就分崩離析了。“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國恆亡。”孟子的總結很到位,堡壘一般都是從內部攻破。出了二世胡亥這麼個敗家子,多厚的家底都經不起他揮霍。

二世祖敗家子的標配是什麼?惡奴狗腿子的趙高,膽小怕事偏偏又捨不得榮華富貴的管家李斯。當然還有愚蠢自大的自己。胡亥可謂是敗家子中的極品 ,他殘忍好殺,殺死了除自己之外的所有兄弟姐妹,自己滅了自己滿門。他自斷羽翼,殺死了能夠幫助他鎮壓天下的文臣武將。僅僅三年的時間,諾大的一個秦帝國就好像被人挖盡了骨血,只留下一副軀幹。

有時候我常常再想,二世胡亥可能不是嬴政的孩子,他是六國的遺民 ,為了報仇,用這種最殘忍也是最荒唐的手段來抱負秦人。要麼就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上天因為秦帝國殺戮過多,派下討債鬼斷送嬴政的偉業。

不管怎麼說,這史上第一敗家子,不是秦二世還能是誰?







小小扒歷史


大家好我是悟空望月。

要說敗家子,非末朝皇帝溥儀無二。

雖說他的敗家是無奈之舉,但不可否認的是溥儀是最大的敗家子。

俗話說打江山難 守江山更難。

溥儀不到三歲的時候,就去了皇宮裡當了皇上,什麼事也不懂的小皇帝溥儀在宮裡的日子說好也好,說不好也不好,反正就是他這一生都和這個身份扯不開了,他之後的種種經歷,也都是這個身份帶來的。

在溥儀六歲的時候,就因為中華民國要成立,人們不同意這個封建王朝繼續存在了,所以就把他拉下了皇位,不過,這不是他一個六歲的小孩決定的,是那些大人們讓他從皇帝的位子上下來的。

只不過,溥儀不當皇帝了,但是民國政府對他有優待政策,讓他們一家繼續居住在紫禁城裡,在宮裡繼續沿用他皇帝的名號和制度,皇宮是他個人的地盤,而且,他們還得到民國政府每年400萬的津貼。

溥儀在宮裡的生活還是像以前一樣奢華,比如說他的大婚慶典,排場特別大,持續了有將近40天,各種奢華貴重的物品全都用上了,整個儀式下來就花費了將近十萬銀元。

按照溥儀他們宮裡人的這種花費方法,政府給的那些津貼是完全不夠的。不夠怎麼辦呢?他們不懂得節約,不知道開源節流,開源就算了,他一個廢棄的皇帝,也沒有收入來源,問題是宮裡花費太大,宮人們根本不知道宮裡銀子緊缺。

溥儀後來就想到了辦法,不夠就賣東西唄!宮裡有那麼多貴重的寶貝,隨便賣一件都能頂上一段時間。想到了這個辦法之後,溥儀還真的做了,他把祖先保存的稀世珍寶都給賣出去了。

1924年6月,溥儀派人把乾隆皇帝真愛的黃金編鐘運出了宮去,賣到了北京鹽業銀行。鹽業銀行後來又把金編鐘轉移到了一個外商銀行的秘密倉庫。後來,戰亂不斷,金編鐘也下落不明瞭。

根據溥儀後來的經歷,他被趕出宮以後去了天津又去了東北,後來又被抓到蘇聯,回國之後他是戰犯變成平民,那麼多年,他應該是沒有回去贖金編鐘的,所以,這個珍貴的金編鐘至今下落不明,有可能被賣到國外去了。

溥儀這販賣祖先的珍寶可真算得上是是個“敗家子”了!

後來溥儀被趕出了皇宮,這下徹底的沒有經濟來源,所以最後只能將皇宮中的財寶帶上開始了倉皇的逃亡之路。根據記載當時的溥儀帶出去了7大箱子的寶物,並且搬到了天津生活。為了保持自己的檔次和奢華,開始將這些寶物變賣和典當。但是在一個鹽業銀行就抵押了300多玉器,200多瓷器,其餘的珍品更是數不勝數。

之後,偽滿洲國建立,溥儀又帶著自己的財寶前往了東北,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財寶了。但是輾轉漂泊,最後溥儀又和他的財寶來到了前蘇聯。在前往蘇聯的時候,溥儀從皇宮中帶出來的70箱珠寶已經剩下兩箱子了,而很多的士兵在看到之後眼睛都開始放光。

溥儀一路上用這些金銀財寶對士兵們打賞,希望自己的可以安全的抵達蘇聯,什麼金戒指,金煙壺等等隨手就給出去了。很多的士兵都開始直接向溥儀開口要了,甚至是上門。但是溥儀想安全留在蘇聯的想法破滅了,最後他也知道不管自己有多少財寶,別人也無法保住自己,最後溥儀被引渡回國。

再回國之後,溥儀開始清點自己省下的財寶,除了自己的隨身攜帶的之外,其餘的財寶已經寥寥無幾。最後在很多的國家中都有溥儀曾經的財寶出現。在一次烏克蘭的文物展示中,就有曾經溥儀“送”出去的400多件文物。

不知道大家對此怎麼看?在下面評論留言點贊哦。







悟空望月


那些無辜把國土送人的統治者,如蘇聯解體了,侵佔我們300萬平方公里土地應還,有人趕緊與普京籤合同送給普京,這些是最大的賣國賊。


用戶101816813630


非號稱民國四大美男之一張少帥莫屬


小乙哥820


那一定是漢武帝 ,拿著錢醉心巫蠱, 敗光了大漢家底, 最後家破人亡, 兒子也死了, 皇后最後也自縊啦。應該沒有人比他還敗家了。


鴞鸚鵡


應該是張學良吧!一槍不放,就把東北送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