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起来,地上脏!”常听这句话的孩子长大了会怎么样?

来源|积木育儿

天,带孩子去滑雪。雪场里全都是大人带着孩子在玩:大一点的孩子在“雪山”上排队滑雪,体验从高处滑下来的那种刺激;而小一点的孩子就在冰雪天地玩雪,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坐冰车……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

这时,一个小女孩吸引了我的注意:来滑雪的孩子都是穿着运动型的羽绒服、运动裤和运动鞋来的,可是她却穿得像个公主,不仅羽绒服是公主裙式的,脚上还穿着一双亮闪闪发光的长筒靴。

而她的妈妈,似乎并不是陪她来玩雪的,而是为了给她拍照——她不停地要她摆造型,却不准她去雪地里玩:

“快起来,别坐在雪上,弄脏了衣服!”

“你看看,又在地上滚,新买的衣服都被你糟蹋了。”

“看看你,衣袖也湿了,这里不适合我们玩,我们还是回去吧!”

……

因为妈妈的各种担心,小女孩自然玩得不尽兴,最后含着泪、怏怏地跟着妈妈离开了。

是啊,这位妈妈想培养一个漂亮的公主,却全然忘记了“她还是个孩子”。

比起漂亮的衣装,和妈妈手机相册里的漂亮和美丽,孩子更需要的是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从“体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维平衡的角度去看,大自然是绝佳的早教启蒙教室:

无遮拦的太阳光和开阔的空间,给孩子“体能”方面的茁壮成长提供丰富养料。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孩子可以奔跑追逐飞舞的蝴蝶,可以攀爬去够树叶和果实,可以任意飞跑、蹦跳、喊叫,这些都会随时随处锻炼到孩子的大动作和精细运动。

大自然中丰富的生物种类又是一部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于无形中对孩子们进行“智能”启发教育。

书本上所有的概念,孩子们都能从大自然中获取第一手的认知。你不用费劲跟孩子描述蜗牛长什么样子,蚂蚁住在哪里,什么叫做“冷”,什么叫做“暖”,大自然都会直接给孩子最生动的答案。大到一座山、一棵古老的巨树,小到一片树叶、一粒微尘,从整体到局部的丰富视角,能充分激活孩子们的思维,并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从心理角度来说,处于放松的、开阔的天地间,感受富有生命力的浓郁气息,随性去蹦跳嬉闹,所有这些都与孩子们的天性相吻合。即使大人回到了大自然,也一样会有更加积极和快乐的感受。从小建立起了积极的态度,自然有利于孩子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所以,父母们请尽量带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在大自然里撒欢。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更好地让孩子在大自然里玩耍,请看下面的几点建议:

① 先看、先体验,然后再说

在某个时刻,一只刚刚蜕变的蝴蝶正在使足了劲儿想要展开她迷人的翅膀;一头孤独的小鹿正凝视着一片森林空地;两只小鸟儿站在树枝上聚精会神地对唱;一群蚂蚁紧张有序地搬运食物……这样的自然场景很容易就会牢牢抓住孩子的全部注意力。

孩子对他们正在看的任何东西都有了不起的接受能力。不要急着打扰他们。因为你的孩子要去了解他身外的事物,让他变成事物中的一份子去了解,比直接告诉他相关知识这种方式,更能让孩子加深对身外事物的理解。孩子们很少会忘记一种直接的体验。

② 别为不知道动植物的名称而感到难为情

很多父母纠结于自己懂得的自然知识有限,所以当孩子问起动植物的名字而自己无法回答时,就会觉得尴尬,再或者随便给出一个答案去搪塞孩子。

其实都没必要。

相比那些鲜活的生命本身,一个名字实在肤浅得很。除非孩子对于那样东西特别感兴趣,那么如之前所说的,可以引导孩子回去查阅资料,为孩子提供工具上的帮助。

即使是一棵你怎么也叫不出名字的树,你仍然可以陪伴孩子用另外一种角度去感受它,比如去闻一闻,摸一摸,静静地坐在树下观察它的枝条和叶子,以及看树叶的缝隙中,太阳的光线是如何闪烁和变化。光是这些体验,就足胜过一本厚厚的教科书和一堆的解释了。

③ 穿一身旧衣服,慢下来,静下来

旧衣服的好处是,能放开玩。

记得一位老人说过:住在楼房里,总觉得不踏实。脚不着地的感觉,整个人和心都没着没落。

没错,人原本和动植物一样,是从这脚下的土地里生长并繁衍出的。土地孕育我们,同时给我们力量。

带着孩子,找一些有草地或者树叶的地方,躺下。也可以靠在一棵树上。静下来,放轻松。想象自己和脚下的土地和身体的一切都是融为一体的。有研究表明,当一个人与自然变得和谐统一时,他与其他人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和睦。因为与大自然拥抱的过程,自然把我们接纳为自身的一部分,如同生命初期父母无条件接纳我们、滋养我们一样。这是一种重要的生命能量的补偿。

④ 蒙上眼睛,调动孩子们的手、脚、皮肤、耳朵、鼻子和心

去大自然,如果只是走马观花,也并不真能有太多收益。我们的建议是:蒙上眼睛。

这个办法可以把我们从自我关注中转移出来,释放我们的意识去更多地关注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平日里过于依赖视觉了,一旦不能去看了,我们就必须回到使用那些没有用到的感觉去听、去触摸、去闻。

譬如,你可以叫孩子闭上眼睛,用脸颊去蹭蹭树皮,或者听一听大地的心跳。这样的体验,可以成为孩子一生中无法磨灭的记忆。

闭上眼睛后,其他的感官就会被唤醒,这样一种新奇的体验,也会帮助我们变得更平和。

TIP: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和他们的教育观点在强调要回归自然,想要“放养”孩子,并且大有将所有人造物品彻底摒弃的“趋势”。

这其实又走了极端。

自然的最大特征,即与孩子们的天性是高度吻合的,接近生命本真的状态。

自然,与其说是一种存在,不如说是一种态度。与自然贴近的过程,其实就是认识自我的过程。

如果我们能够持一种包容、接纳的心态,那么自然就在我们身边,而育儿的旅程,也不会那么纠结、那么累。

今天的《绘本奥斯卡》

要向大家推荐的绘本《音乐森林》,就讲了一个下雪天小女孩小麦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妙故事。一起来看一看吧!

《音乐森林》

“快起来,地上脏!”常听这句话的孩子长大了会怎么样?


冬天的第一场雪来了,小麦和她的小狗一起跑进了小森林。

“快起来,地上脏!”常听这句话的孩子长大了会怎么样?


因为爷爷曾经说过,小森林下第一场雪的时候,会有神奇的事情发生。

“快起来,地上脏!”常听这句话的孩子长大了会怎么样?


真的会发生神奇的事情吗?小麦跟着奇妙的声音渐渐走进了小森林深处。

“快起来,地上脏!”常听这句话的孩子长大了会怎么样?


天色渐渐变暗,小麦好像迷路了。就在这时,哒哒哒……一阵奇妙的声响传来,越来越近,小麦屏住了呼吸。

“快起来,地上脏!”常听这句话的孩子长大了会怎么样?


一只突然出现的神秘小鹿吸引了她的注意,而且,小鹿就像给小麦带路一般,将她引领到一片密林边。

“快起来,地上脏!”常听这句话的孩子长大了会怎么样?


拨开密林,这里竟然有一个神秘的动物乐队!

“快起来,地上脏!”常听这句话的孩子长大了会怎么样?


小麦也加入了乐队中。

“快起来,地上脏!”常听这句话的孩子长大了会怎么样?


音乐声越传越远,风婆婆也听到了这奇妙的音乐……

“快起来,地上脏!”常听这句话的孩子长大了会怎么样?


你看,在大自然里,孩子能够感受到的东西有这么多,能够非常好地帮助孩子打开“五感”,感受生命的力量。

最后,借用《音乐森林》的推荐语,祝愿孩子们:“都能勇敢地走出家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看似平凡的日常听见美妙的音乐;愿他们的梦奇妙绚烂、丰富多彩;愿他们带着梦想走向前方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