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爱的太霸道,会把孩子给“吞掉”

文|福林妈咪

奥斯卡颁奖典礼落下帷幕,相比较各种大制作的影片来说,动画短片的“精致”倒是更吸引人。

果然,带有浓重中国风的《包宝宝》,不负众望的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爱的太霸道,会把孩子给“吞掉”

《包宝宝》的“精致”,不仅在于短片中每一帧中国元素组成的精彩画面,更在于它用刻画入微的现实生活,给了我们深刻的反思。

短片开头,是一对父母。父亲离开后,家中就只有母亲一人。面对空荡的家里,母亲整日郁郁寡欢,直到她要吃的包子变成一个“包宝宝”。

看到包宝宝的母亲,一扫之前消极的情绪,满脸母爱的捧起包宝宝,并开始了养育宝宝的“生活”。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爱的太霸道,会把孩子给“吞掉”

妈妈给包宝宝喂吃的,陪他玩耍,给他买好吃的,小心翼翼的呵护着他,看着他一点一点地长大。

这样小心翼翼的照顾,慢慢的成为妈妈的一种习惯。

她不允许包宝宝去玩任何有危险的游戏,很强势的把包宝宝拉回自己的身边,没想到却是越拉越远……

长大后的包宝宝开始脱离妈妈的桎梏,宁愿与朋友出玩,也不愿意呆在家里吃妈妈做的饭。

忽然有一天,包宝宝带着女朋友回来,并整理好行李,决定离开家。

妈妈接受不了包宝宝的离开,拼尽全力的想要抓他留下来。

最后,知道挽留也没有起不到任何效果的妈妈,情绪突然间失控,把包宝宝一口吞进了肚子里。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爱的太霸道,会把孩子给“吞掉”

可是,吞进去的妈妈并没有多高兴,只是很伤心的在哭……

哭泣中的妈妈醒来,却发现,刚才的一切都只是梦。

虽说是梦,可妈妈并没有如释重负,依然还是闷闷不乐。

这时候,门外的影子让妈妈的内心得到平静,而那个影子就是真正的长大后的“包宝宝”。

即便影片最终是以团圆美满为结局,却不得不让我们正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那种强加在孩子身上的爱,真的就是为孩子好吗?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爱的太霸道,会把孩子给“吞掉”

似乎很多家庭都存在这样“霸道式”的爱。

同样也是一部电影,《狗十三》。

影片中的爸爸根本不管女儿的兴趣点是什么,很强硬地让女儿去学习英语。

在家里的狗走失、爷爷摔伤、奶奶走丢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下,爸爸终于恼羞成怒,打了女儿。

打过之后,爸爸又拉着女儿,让女儿坐在自己的腿上,与女儿讲诉自己是爱她,打女儿也是为了女儿好。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爱的太霸道,会把孩子给“吞掉”

一句“都是为你好”,好像是把爸爸妈妈那种无奈的爱表达出来了,可是,在这份“爱”的背后,作为孩子的他们又能欣然的接受多少?

生活中,很多爸爸妈妈会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来表达自己的爱。

温度有点低,爸爸妈妈为了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非要给孩子穿个大棉袄。结果,孩子本来没有因为穿的薄而感冒,却因为身体太热后脱衣服感冒了。

孩子喜欢去户外玩耍,爸爸妈妈一句却因为外面环境不好而禁止孩子外出,这样表达“爱”的方式,又有几个孩子愿意接受?

姑姑家的表妹与同学约好一起学滑板,可姑姑以“街上车多”“滑板会摔伤胳膊腿”等各种理由拒绝了表妹的请求。

这样的结果就是,表妹到现在都在埋怨姑姑太专制,“要不是当年我妈的阻止,我现在也会玩儿得很棒。”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爱的太霸道,会把孩子给“吞掉”

朋友夏夏,说到父母给予自己的爱的话题上,她很避讳谈及自己的妈妈,因为在她看来,“虽然平日里都是妈妈在照顾我的衣食起居,但是她的那种照顾只是在限制我的自由,我没有办法去感受那份爱。”

“那份“爱”,给我最大的感受不是“爱”,而是一种包裹着“爱”的外衣的束缚。”

爸爸妈妈拼尽全力去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到头来反倒成为一种“束缚”。

表达爱意,付出行动很容易,可要克制住自己“强加”的欲望,却是最难的。

这就需要爸爸妈妈在孩子的生活、学习中学会放手。

就像《爸爸去哪儿》里杜江对儿子嗯哼说的:

“你可以做一个全新的梦,那梦里不必有我,你我也能成为对方人生的某个部分……”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爱的太霸道,会把孩子给“吞掉”

放手让孩子成长,孩子才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没有去户外玩耍过的孩子,在经历过大自然带给自己的震撼后,他会从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没有玩过滑板的孩子,在接触滑板的奇妙之后,他会更加想要经历滑板带来的刺激。

孩子没有接触过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如果有一天你让他去把米淘一下,他会惊喜的发现原来淘米水会变白。

爸爸妈妈的放手,也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就像作家龙应台写在《孩子你慢慢来》里的话——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爱的太霸道,会把孩子给“吞掉”

你以为孩子总会是要学会穿衣服的,于是,你想顺其自然的让孩子学会,想孩子随着时间流逝,年龄增长而逐渐学会,却一次尝试的机会都不给孩子。

没有实践的“慢慢来”,不如痛快的“放手”反而会让孩子成长。

给孩子再多的关心,不如生活带给孩子的一次“打击”,会让孩子快速的成长。

你给孩子讲了如何有条理的穿衣,结果孩子却在穿反衣服的一瞬间明白,原来这才是衣服的正面,这样穿衣服才是舒服的。

你保护孩子免受滑板游戏带来的伤害,倒不如让孩子自己摔一跤更让他记忆深刻。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爱的太霸道,会把孩子给“吞掉”

别把孩子一直包裹在“襁褓”里,毕竟孩子是会成长的。

再大的襁褓,也包裹不了孩子成长的脚步。

爸爸妈妈就把孩子当成一颗“希望的种子”,尽情的让这颗种子接受风吹雨打。

哪怕他会摇摇欲坠,只要你一个简单的适时支撑就可以让他稳固。

而在这个风吹雨打的过程中,他也会成长成爸爸妈妈依靠的大树。

别把孩子禁锢在自己“爱”的包围下,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孩子才会真正感受到爱,你会收到孩子回赠的更多的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