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手握百万大军,完全可以与孙中山决一死战,为何选择乖乖退位?

用户3708573353


我们来看一下1912年溥仪退位前的历史状况,就明白溥仪为什么会乖乖退位了。

溥仪,出生于1906年,在他3岁的时候,即1909年登基,成为了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1912年,他退位的时候才年仅6岁。很明显,此时的溥仪就是一个孩童、傀儡而已,根本决定不了要不要抵抗,要不要跟孙决战。

这时的清朝统治大权,完全掌握在隆裕太后手中。隆裕太后要打仗,就要依靠军队。

当时的清军,虽然名义上有百万之众,但实际上只有60万左右的战斗兵,其中的大部分还是早已腐朽不堪,毫无战斗力可言的八旗兵、绿营兵等旧军。即使是在平定太平天国时,表现优异的湘军、淮军,和身着“勇”字的练军(防军),也都早已经没落,不堪重用了。

而现代化的正规军,在1911年时,拥有26镇驻防区,共有军官约1.15万人,士兵约16.86万人,总计兵力18万余人。原本人数不多的新军,还存在三大派系。其中一派就是由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组建的北洋六镇,约7万余人。北洋新军是最团结,也是战斗力最强的一支新军,他们只忠于袁世凯。另外一派就是倾向于革命的南方新军。因为人心不齐,其中的部分人并不支持革命,造成其战斗力要远远弱于北洋新军。还有一部分是中间派,既不投靠袁世凯的北洋新军,也不支持革命。这些新军是谁抢他们的地盘,就跟谁玩命。

了解了军队的形势,就很容易明白隆裕太后有多无助了。

到了1911年10月,驻汉口的湖北新军发动兵变,孙领导的革命活动迅速席卷了全国绝大部分省份。那些还拥护清朝的40多万旧军,战斗力太差,根本就无力镇压革命军。

隆裕太后被吓的惊慌失措,只能指望北洋新军前去镇压。但是,整个朝廷没人指挥的动北洋军。无奈之下,她只能重新启用袁世凯,希望袁世凯来维持大清的统治。

袁世凯也很干脆,马上复出,一边和革命军和谈,一边派北洋军前往南方镇压,打的革命军节节败退,很快收复了武汉三镇。由此看来,要干掉孙并不难,哪需要什么百万军队呀,只需要北洋军的一部分足矣。

袁世凯一边出兵迫使革命军和谈,一边又去摆平了隆裕太后。

袁世凯收买了隆裕身边的太监总管小德张,通过小德张联络隆裕太后。他先安排税官的肥差给隆裕太后的父亲,又送给隆裕太后两万两白银的贡品,用以收买隆裕。同时,他还让小德张在隆裕面前游说,说什么如果被革命军武力推翻,则什么都得不到,如果主动退位,还可以得到每年400万两白银的费用和其他优待条件。

袁世凯同时还收买了庆亲王奕劻。他给了奕劻一笔数目不菲的好处费,甚至还许诺,溥仪退位后,让奕劻的儿子继皇位。袁世凯以此鼓动奕劻去游说隆裕太后,设法让溥仪退位。

到这里真相已经大白了。此时,主导历史走向的人已经是袁世凯了,而隆裕太后和溥仪都已经无能为力了。如果隆裕不同意溥仪退位,那袁世凯和孙联合起来,照样可以推翻清朝的统治。然后,袁世凯再干掉孙,还是他袁世凯说的算,而隆裕和溥仪却什么都得不到了。

正是在此背景下,到了1912年2月,隆裕太后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替溥仪发布了退位诏书,正式结束了清朝的统治。


奕天读历史


溥仪退位的时候才6岁,尚未亲政。就算他亲政了,面对当时的格局,也是一筹莫展。真正决定退位的是隆裕太后,慈禧的那个侄女。但是慈禧死后,大清朝的实际掌舵人,是摄政王载沣,也就是溥仪的亲老子。载沣一度还是蛮务实的,替大清背了不少黑锅。但是政治手腕实在无法与袁世凯这种老奸巨猾之徒相提并论,更别提和慈禧相比了。

载沣执政时期,同意立宪,但是很清楚地把大清皇帝直接统帅海陆军写在了宪法重大信条里。这说明载沣还是认识到军权的重要性的,但是写进宪法,不等于那些当兵的真的就听溥仪的。实际上当时的大清的军队,除去那些根本打不了仗的2.6万只知道吃饷,不知道干活的八旗;名义上60万也就转业成警察的绿营兵外。真正有战斗力的是从袁世凯小站练兵开始的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新军”。到了1911年,新军已经发展成为了19镇(每镇定额12512人,实际上各镇情况都不一样)、18混成协(这个情况就更复杂了,但是标准是2协为1镇)。但是“新军”新在军制和武器上,名义上虽然事后大清的国防军队,但本质仍是听从个人的部曲性质的军队。

而清朝实际掌握的只有两协禁卫军。2协相当于1镇,大概也就在1万多人。但实际上这1万多人并不能动,毕竟整个京防的最后的底线。真正能动的是驻守京畿附近的北洋6镇新军,也是新军中实力最强的。所以当全国发生任何事情,掌握北洋6镇才是真正执牛耳的事情,其他都是扯淡。而此刻,这6镇军队的实际掌握人正是袁世凯。

很显然载沣一上台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他对袁世凯说,“你说你年轻的时候腿摔坏了,你回家养腿去吧。”袁世凯啥话都没说,立马卷铺盖回家去养腿去了。但是载沣还是太年轻,把袁世凯赶回去,他也掌握不了北洋6镇(铁良也已经被排挤出北洋第1镇)。因为这支些军队是袁世凯从天津小站一手培养出来的,只知袁世凯,不知道朝廷。


果然,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南方搞了多次武装暴动,都未成功。所以这中间袁世凯的重要性根本没有得到展示。但是1910年,由于为了向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借款,盛宣怀策动清廷将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引发了“保路运动”。于是清廷把湖北的新军抽调到四川去镇压运动去了,结果造成了湖北的空虚。于是意外地发生了“武昌起义”,一时间全国很多省份都开始响应。孙中山在美国得知消息后,12月下旬回国,即被17省代表以每省1票的方式16票赞成1票反对的结果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而心力交瘁的载沣也引咎辞职,回家养老了。

于是清廷派了载涛(这位爷京剧唱得好,专门留洋学过骑兵马术。后来日军侵华的时候宁愿摆地摊,也坚决不当汉奸,最终结局有点出乎意料的好)去平叛。载涛虽然是军咨大臣禁卫军长官,但是指挥打仗就算了吧。载涛去调动北洋6镇的时候,麻烦来了,他调不动,北洋6镇根本不理他。于是只得腆着脸去请袁世凯,袁世凯一句话就噎住他了,我的腿病还没好。结果袁世凯的北洋6镇真的开动去打革命党的时候,革命党就有点扛不住了。说白了名义上是革命党,但实际上都是各省为了自保而独立,都有着小算盘,谁也不会真的拼命。可是袁世凯是个爱算账的人,革命党好剿,但是剿完后,曾国藩和李鸿章的例子都在那摆着呢。于是袁世凯以要军饷的名义不打了,坐等两头开价,谁的价钱诱惑人,袁世凯就打算倒向哪头?

结果很显然还是革命党的价钱比较好,孙中山为了革命,愿意“让贤”,允许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那条件就是让清帝退位。袁世凯哪有捡来的大总统不当的道理?

溥仪长大后,也曾经一心想恢复祖宗社稷,但是现实非常打脸,在“宗社党”的帮助下,曾经以为日本人是大清的救星,结果去了东北,才发现自己只是个傀儡,日本人借他的名义,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后来日本投降,溥仪也成为俘虏。

最终在接受新中国改造之后,觉得做一个老百姓是无比幸福且正确的事情。



炒米视角


孙中山虽然伟大的,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我们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觉得伟人应该伟大,那么历史上的大事就都是伟人做的。事实上,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孙中山正在美国餐厅里洗碗打工,据说是为革命筹集款项。

而同样的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末代皇帝溥仪刚满5周岁,这个一个幼儿园水平的孩子,还谈什么手握百万大军,即使神童也没有这样的本事,何况溥仪本身也资质并不高,否则也不会在未成年之时就被太监们给整成了不孕不育。

年幼的宣统皇帝溥仪

先说说清朝的所谓百万大军

  • 八旗与绿营以及后来的湘军、淮军


清朝建立以后,国家军队的主力曾经是满清引以为傲的八旗军以及当时投降满清明军也就是绿营军,后来八旗军被分散在全国,而且迅速腐化。此后,清朝一度依赖的是绿营军。但是太平天国起义以后,无论是八旗和绿营都在与太平军的对敌中,败多胜少。以后到了19世纪50年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开始在满清朝廷的允许之下兴办团练,这就是著名的湘军、淮军、楚军等来源。这也是满清建立以来,汉族大臣开始掌握军队的开始。

李鸿章编练的淮军

太平天国以后,湘军被裁撤。但是淮军、楚军等却被保留下来,并一度成为满清国防力量的中坚,比如后来左宗棠带领楚军进入新疆平叛。而淮军更是建立北洋水师,参与旅顺和威海卫的基地建设,后来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出动的陆海军主力就是淮军。

  • 武卫军

在1888年北洋水师成军之时,淮军的势力发展到顶峰,但是6年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淮军分崩离析。此后满清朝廷以编练新军为名,慈禧的近臣荣禄开始收拢汉族大臣手中的兵权,并于1899年建成所谓的武卫军,这是的满清是以北京附近的武卫军为中心,各省团练为辅助,这就是当时满清的核心国防力量。

然而很快武卫军遭到毁灭性打击,1900年由于恼怒与清政府镇压义和团不利,西方组成八国联军准备武装干预。而慈禧也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向世界11国宣战。结果八国联军在天津登陆后,义和团和满清的武卫军不敌八国联军,聂士成战死,董福祥等人大败,义和团们更是一哄而散,而武卫军也遭到毁灭性损失。当时除了当时被编委武卫左军的袁世凯在天津编练的军队,因为跟随袁世凯调任到山东,而逃过一劫之外,其余均遭到重创,满清朝廷直接掌握的军队再次惨遭毁灭,而满清的老家东北也被沙俄全部占领,慈禧老寡妇不得不逃亡西安。

1900年的东南互保,实际已经宣告清朝灭亡

而实际上发生在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事件(也被称为庚子国变),实际上已经宣告满清的灭亡,在慈禧“豪迈”的向全世界宣战的时候,以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张之洞以及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为首的中国东南各省督抚大佬们,以李鸿章的“此乃乱命,粤不受诏”为借口,签订东南互保协议,不听从满清中央与世界十一国宣战德命令,宣布中立。于是1900年的这场战争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北方的满清武卫军、义和团团民们与八国联军杀的热火朝天,东南各省却坐观成败,各省大佬依然与国外友人亲切友好,实际上这也就说明了满清朝廷对地方各省的约束力已经严重削弱。

  • 各省新军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在西安就宣布要实行新政,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倡各省编练新军。而此时李鸿章已经去世,满清朝廷中对新政最热衷的是张之洞和袁世凯。而且后来的事实证明,当时各省响应的满清中央号召编练的新军,也只有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和张之洞的湖北新军战斗力最强,在1906年进行的彰德秋操中,能与北洋军一较高下的只有湖北新军。但是这时候各省新军包括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在内,都只认自己的长官,却不认什么朝廷和皇帝。这也是慈禧死后,溥仪即位,满清皇族立即将袁世凯赶回河南老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1911年辛亥革命后宣布独立的各省

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更像是是带头大哥

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在1894年发动的第一次起义,惨遭失败。而后革命党发动数十次起义无一成功,而当时的革命党看似是孙中山统一领导,但实际上门户林立,派系众多。兴中会、华兴会等等,后来虽然被统一到同盟会,但是内部组织依然松散,大家虽然都公认孙中山是大革命家,但是孙中山却没有对整个革命党组织的广泛领导力和影响力,这也是为何后来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日本重组中华革命党时,要求党员必须宣誓效忠孙中山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革命党人看来当时中国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满人统治,只要推翻满清就可以万事大吉,所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很有市场,而对于孙中山确实知名度高,来头大,但是更多是名声大,却缺乏有效组织力,全国各地的革命党组织与同盟会更多是公司挂靠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所以武汉革命党搞辛亥革命,而孙中山先生事先一点也不知道,事后才从美国报纸上得知。

而革命爆发后,东南各省纷纷独立,宣布脱离满清中央,这一幕就是1900年“东南互保”时的重演和翻版。

所以孙中山名气大是确实,但是本身却实力和实际影响力却很有限,与其说孙中山是幸亥革命的领导者,倒不如说他是那场革命中带头大哥更适合。

摧毁清朝的实际是满清亲手创建的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而与溥仪、孙中山的实际关系不大

而辛亥革命后武汉一度成为革命中心,起义的武汉新军成为了革命的主力军。而清军出动北洋军镇压不力,只得允诺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重新请老袁出山,于是满清末年的自己创办的两大新军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在在1906年彰德秋操的军事演习上进行对决之后,这次则是真刀真枪的在武汉三镇打得昏天暗地,湖北方面请革命元老黄兴出山封坛拜将,北洋军则是由冯国璋亲自出马,结果很明显北洋军占据明显优势。

清末时期最强的军队北洋军

只不过袁世凯早已经对清廷失去信心的老袁,已经没有将革命军彻底平灭的想法,他要“养寇自重”,并最终依靠绝对实力,胁迫清帝逊位,结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几乎是中国历史第一次不流血的政权更迭。


所以清末中,不存在孙中山与溥仪的对决。一个5岁的孩子和一个手无兵权的带头大哥,能对决什么呢?


大东北的小豆包


迫使溥仪及裕隆太后同意逊位的并非是南方的孙中山和革命军,而是北洋新军的最高领袖袁世凯及北洋新军。


有人说,1911年的清政府依然拥兵百万之众,为何在孙中山及听命于其领导的南方革命军发动武昌起义之后,溥仪小皇帝与裕隆太后却选择了乖乖逊位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没有与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南方革命军展开大决战,将南方革命军消灭在长江以南?平定整个中国范围内的国内叛乱,收复山河。继续延续大清王朝的国祚和命脉。

实际上,在武昌起义爆发之后,清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反抗和围剿。但是清朝从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曾经最为倚重的八旗子弟兵以及绿营兵,便已经丧失了战斗力。因此我们看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满清王朝与西方列强之间的惨败的战争结局。因此到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后,清政府的八旗子弟兵和绿营兵便已经无力再平定叛乱,因此才有了曾国藩兄弟、左宗棠组建湘军围剿太平天国。



中日甲午海战的失败,再一次将洋务运动所建立起来的近现代化军事力量消耗殆尽。此时的清政府,才清晰的认清了传统军事武装与现代化的军事力量之间的差距。因此在中日甲午海战之后。半个多世纪在洋务运动所积累的军事、经济、民生等方面的成果被消耗殆尽以后。清政府着手改革军队,命令刚刚从朝鲜回来了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训练一支具有国际化先进水平的新军,而依托的家底便是经历过中日甲午战争的洋务新军。


经过袁世凯的训练和扩充,一支具备现代化战争意识的北洋新军逐渐形成。当然取得这样的训练成果离不开满清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满清政府也因为支持袁世凯训练北洋新军。耗费了大量的国力和军事开支。导致已经不堪重用的满洲八旗兵和绿营兵更为不堪。


因此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后,主政的摄政王载沣和裕隆太后便积极调集北洋新军开赴前线准备消灭南方革命军。然而北洋新军并不是满清政府的新军,而是袁世凯的私人军队,此时的袁世凯正在老家河南赋闲钓鱼。北洋新军同意出战的条件便是要求满清政府统治者重新启用袁世凯并且委以重任。由此可见,满清政府耗费心血精心锻炼的一支新军,并非是满清政府的一把利刃,反而成为了袁世凯的私人武装。

无奈之下,摄政王载沣不得不重新启用袁世凯并且委以重任,就这样袁世凯才命令北洋新军开赴汉口,与南方革命军展开对阵。然而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袁世凯早已经看清了满清政府的懦弱与无能。再次得势的袁世凯并没有命令北洋新军拼尽全力消灭南方革命军,而是将战争维持在对峙状态。进而依托前线的战场形势为自己谋取更大的政治利益和资本。



因此,辛亥革命的爆发,从一场推翻满清政府的起义运动慢慢变成了袁世凯重新回到权力中央并且左右中国历史进程的机遇。而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发展也都掌握在袁世凯的手中。风云际变之时袁世凯成为了最关键的人物。因此袁世凯一方面与南方革命军保持着军事对峙状态,一方面秘密派人前往南方革命军军中秘密谈判。同时不断的向年幼的小皇帝溥仪和满清贵族施加压力,迫使其放弃皇位和江山社稷,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


最终在袁世凯的不断运作之下,南方革命起义军的最高领袖孙中山对其进行了妥协。同意在推翻满清政府统治之后,由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一职。同时满清政府在得到了袁世凯承诺的清朝皇室优惠政策以后,也同意宣布和平逊位,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


就这样,推翻腐朽落后的满清政府统治的目的达到了,但是辛亥革命运动的成果也被袁世凯所窃取。而满清政府及其所拥有的近百万满族八旗子弟兵和绿营兵心安理得的接受了和平逊位的事实。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华民国的新国民。


珞珈山的猫


溥仪要是真的手握百万大军,那么他自然不会选择逊位了,关键在于他手里兵不过万,且基本没有什么战斗力。清末全国在册官军有一百余万,但那只是纸面上的数据,可以确认的是吃饭拿军响的人不止一百万,但是能上战场作战的不足二十万,而且这些军队大部分掌握在袁世凯以及各地军阀手中,他们并不听命于溥仪。1907年时,清朝有新军十六镇另外还有十六个混成协,一镇新军兵员12512人,一个混成协4038人,如此算下来清朝有新军26.48万人;其中的可战之军以袁世凯的北洋六镇为最佳,其它新军战斗力低下。

清朝以八旗制度取得天下,历代皇帝均强调八旗制度是国家的基础,祖宗之法不可废。八旗制度其实跟明朝的卫所军户制差不多,旗民就是军户,他们不事农业生产,以从军作战为职业。八旗军入关后迅速腐化,战斗力呈几何速度下降,在册军户有他们,前线打仗就没有他们;领军响是一分不能少,但是要他们拼命卫国则千难万难。太平天国起义后,八旗兵再无战斗力可言,清朝用汉族武装湘军、淮军、练军等武装平定了太平天国以及其它起义。

清朝皇室最后一支具有战斗力的八旗兵是蒙古骑兵,他由名将僧格林沁统帅,这支军队战斗力强,且忠于皇室。僧格林沁率领这支军队先后击败过太平天国起义军,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与英法联军相战,在著名的八里桥之战这支军队伤亡殆尽。后来僧格林沁率领余部在山东与捻军相战,中伏后全军覆没,自己也战死沙场。僧格林沁死后,清朝皇室再没有一支自己能掌握的军队。八国联军进攻清朝时,各地方大员拒不出兵勤王,袁世凯也隔岸观火,忠于皇室的甘军、聂军、义和团在抵抗中大部分被消灭;有人说八国联军侵华实际是八国与清朝皇室的战争,因为地方上都没有出兵勤王。

清朝皇室看到八旗兵不堪一战后,于1894年开始训练新式陆军,清政府接受李鸿章的德国军事顾问汉纳根的建议,在天津小站用西法编练一支新式陆军,称"定武军";定武军共计10营4750人,其中步兵3000人,炮兵1000人,马兵250人,工程兵500人,是北洋军阀的开端。清政府原订计划以北洋新军为中央军、各省的新军为地方军,一共在全国编练三十六镇新军。让清政府想不到的是北洋新军成了袁世凯的资本,各省新军则成了各地封疆大吏的资本,这些新军基本上不受清皇室控制。孙中山的武装力量也是以新军为主,全国各地新军纷纷起义,袁世凯从中斡旋,使得清帝逊位,南北名义上统一成民国政府。


大秦铁鹰剑士


尽管溥仪在退位时,号称手底下一共还有100多万的士兵,但是溥仪只是一个小孩,兵权真正的掌握着是袁世凯和其他大臣。

袁世凯掌握着清朝当时所有的新军,一共有20多万,这也是清廷真正的战斗力。其他的80多万只是滥竽充数的八旗子弟所掌握的旧式军队,没有任何的战斗力。甚至。笔者怀疑这80多万人中,有一半的人是不存在的,是空饷。所以说打不打不打是袁世凯说了算,并不是溥仪说了算。

袁世凯肯定不会打。事实上袁世凯并不支持清政府,甚至在自己大权在握的时候,对清政府的很多做法都是极为不满的。在清末有传闻称摄政王与袁世凯不合,想想也是:清政府每年拿那么多钱去要袁世凯的军队。

笔者说是袁世凯的军队,而不是清政府的军队,是因为这20多万的部队根本不听清政府的,只听袁世凯的。虽然他们的装备是清政府买的,军饷是清政府发的,但却只听袁世凯的。

在1911年的时候,袁世凯对清政府狮子大张口,提出要更多的军费,以此来扩充新军的实力。清政府为了成立新军已经花光了国库所有的钱,这个时候实在是没钱给袁世凯。

而且南方的孙中山及众多革命人士来势汹汹,看起来准备充分,势必要将清政府赶出中国。而且清政府还要赔偿列强许多银子,国库就更加空虚。袁世凯要不到军费,与清政府的间隙隔阂越来越大,几乎要独立出去。

在1911年的时候,孙中山所率领的革命人士和袁世凯进行过接洽。双方对于推翻清政府达成了共识,只不过第一届民国大总统要由袁世凯来当。孙中山当时也同意了这个提议,于是,在清政府内部,袁世凯三番五次的推波助澜,使得几乎所有的汉族大臣不再帮助清政府。

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已经失去人心的清政府也不想再强撑下去,还不如变卖家当就此退位,了却所有的烦心事,带着一大笔银子就此归隐。

有人说推翻清政府的最大推手是袁世凯,笔者认为夸大了袁世凯的作用。他只是一个有心机的投机分子,倘若不是看着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人士势力庞大,他肯定会支持清政府,与革命党不共戴天。

所以说推翻清政府的是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人士,并不是袁世凯。袁世凯只起到了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虽说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所摘取,但这也是相互妥协的结果,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至于溥仪退位,清政府结束自己的统治实属是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选。当时的中国已经不是清政府所能控制的了,在内政上有列强的干扰,各地的革命军整装待发,脱离控制。人民起义一波又一波,封建统治已经是摇摇欲坠,强弩之末了。在加上清政府国库空虚,也无力支撑。就算是他们想支撑也没有真正的有识之士帮助。

溥仪的退位表明了封建统治在中国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土壤,袁世凯虽然在辛亥革命之后妄图复辟。也确实成功了,但是只坚持了100天不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虽然有时候会停滞,有时候车辙下有石子,看起来好像在退步。但前进的大势是不可逆的,结束封建帝制就是当时历史前进的大势。


无笔史官


此问,问的挺木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请问,溥仪在位时,几曾有过实权?要知道自慈禧1908年死后,整个满清朝廷最有权的人就是北洋军领袖袁世凯了。请问这个溥仪手握的百万大军包不包括袁世凯的北洋军?还是就是指袁世凯的北洋军?

如此的话,袁世凯与溥仪又有多少君臣的恩情呢?袁世凯是当年李鸿章北洋军的门生,他一生最感激的就是李鸿章,所以连带对李鸿章孙子李国杰分外照顾。以前慈禧在的时候,因为李鸿章的关系与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思想教育,所以袁世凯对慈禧还是服服帖帖的。但是,到了后来,宣统帝的时候,大清的颓败已经是大势,又加上宣统帝溥仪打小被架空,所以他们君臣那份恩情也就分外的薄,就更不用奢望袁世凯会为了溥仪去如何肝脑涂地,鞠躬尽瘁。



实际上最后,溥仪年代最有权的人是袁世凯。天下兵马北洋军阀十之有七。

因此,不论是满清那些与不与袁世凯一条心的人,北洋军阀口头上的编制都有百万。

然而这个袁世凯,正是最后逼迫着隆裕皇太后从善如流宣布满清灭亡倒台的中流砥柱。

因此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是袁世凯让溥仪在1924年如丧家之犬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


而袁世凯当初手下的北洋军确实在实力上是碾压革命军的。因为晚清那些年天下绝大多数赋税都用在了北洋军费里,而革命军起义出身,孙中山周游列国都弄不到军费,是抗不过袁世凯的。最终,孙中山认清楚了敌我形势,认为要推翻清廷,袁世凯就是那拦山虎。如果与袁世凯敌对,那势必得不偿失乃至全军覆没,因为革命军那点军力在根深蒂固乃至树大根深的北洋军面前,实在是不够看,等待他的只有革命失败这一结果。最终孙中山才抓住了袁世凯对清廷模棱两可的态度,对其表示推翻清廷后的政府首脑国民政府大总统之位虚位以待。


袁世凯是个政治家,权欲熏心的政治家。在这样的人面前,大革命大形势,时代大潮流面前,溥仪不得不退位。


不书公子


1912年2月12日星期一,宣统帝溥仪在隆裕太后的代表下宣布退位,标志着清朝正式灭亡,而这天是溥仪(1906年2月7日)6岁生日的第5天。清朝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模仿英国的宪法——《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中的第十条有“皇帝直接统率海陆军。”的规定。溥仪可以说手握百万大军,完全可以与孙中山决一死战,为什么乖乖退位呢?难道“孤儿寡母”好欺负?皇帝不是还有真正的亲爸爸摄政王载沣吗?而且当年张之洞对载沣说重视民意,防止民变。摄政王当时就说:怕毛啊!有兵在!

当时的确有兵在,但并不是100万,而是1万多兵力!

清朝末年八旗兵有2.6万,基本是渣;绿营兵有60万,清末都变成了警察;而曾国藩的湘军被解散、左宗棠的楚军没落,李鸿章的淮军在甲午战争中凋落。清朝末年,清廷为了强军兴国,决定对这些军队进行选拔精英加上重新招募,采用西式练兵,西式装束,而建立新军。清末新军共有十四个镇、十六个混成协、禁卫军两协加上数个独立的标、营。而这十四镇中除了北洋六镇、湖北第八镇、南阳第九镇是正规军,其他的都是暂编。暂编意味着还没通过陆军部校阅考评,合格则去掉暂编。

清朝皇帝依据宪法名义上掌握军队百万,但实际上他一个兵也掌握不了,谁叫他只是个宝宝呢!前面说了,摄政王载沣说有兵在,那摄政王是不是掌控百万雄兵呢?名义上是的。但实际上摄政王掌握的军队也只有1万多精兵,也就是两个协的禁卫军。这里福垊说一下清末新军的编制。清末新军编制为军(两镇)、镇(相当于师,两协)、协(相当于旅,两标)、标(相当于团,三营)、营(四队)、队(相当于连,三哨)、哨(相当于排,三棚)、棚(相当于班)。新军最强的是北洋六镇,他的老大是袁世凯。之所以说摄政王只有一万兵力,就在于新军尤其是最强的新军——北洋六镇不听摄政王的。

摄政王夺兵,孙中山起事

摄政王就用皇室人员担任军部长官,自认大元帅,但县官不如现管,北洋军根本不买账。于是摄政王就让袁世凯被生病,从而想着夺取袁世凯乃至全国的兵权,做个真正的手握百万的大元帅。然而他这个大元帅跟光杆司令差不多,北洋军阳奉阴违,只知袁宫保不知大清朝。好在天下无事,摄政王也自鸣得意时,孙中山给袁世凯来了个“神助攻”。

新军因为知识分子居多,而且孙文思想也不断向军队渗透,导致南洋第八镇中有很多革命党。他们怀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建立民国”的宗旨,准备要革清朝的命。然而他们需要一个时机,结果四川给湖北一个神助攻。四川人民自办铁路,清朝却要收归国有。在民有和国有的矛盾中,地方立宪士绅、同盟会员为了民众的利益,起来抗争。结果四川总督奉命压制,从而闹气民变,而四川的新军不愿意弹压自己的父老乡亲,清廷于是从湖北借兵入川。这下闹起了武昌起义,四川也闹得更厉害了。

摘桃哥袁世凯来了

摄政王立即令北洋军打南洋叛军,大家都是新军,都是汉人,何必呢?结果将在外君命就是不授,光杆大元帅摄政王可苦逼了。但人争一口嘛,他就让军咨大臣禁卫军长官载涛去平叛。载涛没打过仗,虽有精兵万人也是一筹莫展。面对武昌的危急形势,摄政王不得不把送出去的“大爷“再请过来。这时袁世凯摆起了架子,你不是我腿脚有病吗?我的病还没好,没法报效国家。摄政王只好舔着脸道歉说好话,并许以内阁总理大臣高位,这才把袁世凯请来了。

袁世凯一来,北洋平叛很卖力,南洋的叛军逐渐不敌。清廷正在开心之际,袁世凯却令冯国璋”休息一会“。然后,袁世凯狮子口大开,以平叛的名义要钱。只要平叛,给你钱!因为要钱太多,清朝要求分期付款。袁世凯就提出了要权,以南洋叛军来要挟清廷退位。清廷被逼无奈只能退位保富贵保平安。


福垊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得从长来说。

所谓溥仪手中握有的百万大军应该是辛亥革命时,清政府“名下”的军队,要说有个上百万也不是不可能,明朝灭亡的时候还号称有二百万军队,拥有四亿人口基数的晚清,账户上有个一百多万也很正常。

然而,实编人数是一回事,能上战场多少又是一回事,能听清廷指挥的又是一回事。

先来说说实编人数,其实就是说吃空饷

军官虚报官兵数量冒领军饷,这在中国古代军队可以说是“祖传”的手艺,历朝历代都是层出不穷,部队明明只有一百个人,却要上报有一千个,朝廷是花了大价钱在养兵,结果全都是空饷,真正到打仗的时候就傻眼了。

宋朝徽宗的时候就吃空饷的现象就由为严重,最后金兵入侵的时候,毫无还手之力,明末的时候更是如此,不报点空饷对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军官,最后李自成打到北京的时候,偌大的一个京师竟然连能打仗的都没几个人,李自成都不相信自己最后能这么顺利打下北京,正式开打前还忙着和崇祯求和呢。

到清朝后期的时候也一样,通过晚清时期的奏折“粮多冒领,则有饷无兵”"京师步军营额设甲兵共两万一千余名,风闻现在空额过半”就可以看出,吃空饷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朝廷不是不知道,而是不知道如何去处理。

辛亥革命的时候,账面上如果有上百万军队,最后实编的可能也就三五十万,针对这一点,清廷应该是有自知之明的。

再来说说,能上战场的是怎么一回事

并不是说实编的就一定能上战场,老弱病残在晚清的时候也是祖传的手艺,清朝刚开始的时候是实行八旗制度,士兵都是世代世袭的,他爹是兵,他儿子也是兵,当兵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还是祖传的职业。

最终结果就是,一代不如一代,于是有了绿营,其实绿营从本质上和八旗没啥区别,刚开始的时候挺猛,经过祖传之后,跟八旗子弟一样,马都上不去了。

湘军、淮军等地方招募乡勇制度开始的时候和绿营一样也很能打,后期就不行了,综合来说,清朝的士兵连太平天国和义和团都不如,至少他们还有点信仰。

到辛亥革命的时候,八旗、绿营、湘军、淮军都是养老俱乐部,上前线不行,吸大烟什么的还挺在行。

最后再说说能听清廷指挥的有多少人

说到这,估计大家也都明白了,清廷表面上有上百万,最后能打仗的,能上战场的也就清末新军了,是袁世凯主持编练的北洋新军以及各地的新军,原来打算编练36镇,也就是36万人,结果编一半,编不下去了,辛亥革命爆发了,综合来说能打仗的至多二十万。

北洋新军是当时实力最强的新军,是清廷力挽狂澜的最后希望,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第一时间召集北洋新军准备迎战,结果这些新军就听袁世凯的,不为所动,清廷无奈之下请袁世凯出山,指挥北洋新军去镇压叛乱。

袁世凯在慈禧死后已经被载沣给罢免在家,此时东山再起必然要捞足了资本,载沣下罪己诏,并且将清廷的核心权力都交给袁世凯,于是袁世凯指挥北洋军南下,在北洋新军与革命军的对抗中,革命军不堪一击,所以才有了南北议和,才有了让位袁世凯,让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然后将总统的职务送给袁世凯。

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到清廷谈好条件,逼迫清帝退位,也就是说,革命军的实力还是不足以撼动北洋军,最终选择了妥协,也并非不是清廷不想决战到底,是袁世凯的背叛导致清廷已经没有可以指挥的军队了。

这个时候,宣布退位对大家都好,如果鱼死网破,双方都不见得好,因此,隆裕太后同意了袁世凯的皇室退位优待条件,安安稳稳的还能过几年消停日子。


史论纵横


溥仪什么时候手握百万大军了?如果有,那只是名义上的。

清朝的军队,主要有八旗兵,绿营兵,乡勇,新军等。八旗兵在康熙年间就烂掉了,战斗力还不如吴三桂的云南叛军。所以康熙用绿营兵为主力剿灭三藩之乱。到了乾隆时代,八旗兵进一步战斗力下降,以至于军官连骑马都不会。这一时期,绿营兵成为主力。

但是绿营兵也在腐朽。太平天国起事之后,满清这才发现,绿营兵也不堪一击了,除了逃跑还是逃跑。不得已,朝廷下令搞团练,就是组织地方乡勇。曾国藩就是依靠乡勇起家,最后率领湘军消灭了洪秀全势力。李鸿章是曾国藩湘军的人,后来独立出去组建了淮军。这些都是乡勇起家。丁汝昌为什么出任北洋舰队的司令?就是因为他是湘军的人,后来又去了淮军,但是在两边又都不是核心,他出任此职位,可以避免任淮军唯亲的闲话。

汉人在这一时期真正掌握军权,也出任了巡抚、总督等封疆大吏,开始出现地方强大,中央弱小的局面。可以说,清政府能不能维持存在,主要依赖这些地方大员的支持,力量不再掌握在朝廷手里。即使是慈禧太后,也对手握军权的李鸿章等人特别优待,从来不敢真正的处罚。

后来,发现湘军、淮军也不行了,朝廷又花大钱建设了新军。而袁世凯的北洋六镇,是新军之中最强大的力量。袁世凯崛起之后,不断扩军,成为中国最强大的军事主脑。清朝能不能继续,完全看袁世凯是不是忠诚。溥仪还小,国家实际上是由摄政王主持,而摄政王和袁世凯不是一路人,袁世凯是机会主义者,也不可能继续为满清卖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