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吹起土,倒冷四十五”,老農說的話與收成有關?有何說法

身為農幾代,深知我們農民世代以種地為生,糧食收入是農家人主要的經濟來源。雖說當下很多農民不再似過去的農民,因為有了新的稱呼“農民工”,但無論何時,農民與土地莊稼都是多離不開的。以前在農業技術不夠發達的時候,農民只能靠天吃飯,因沒有天氣預報,對於災害,我們的農民先輩們,除了敬畏老天,祈求賜予農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外。我們的農民先祖們也在種地的過程中,通過長期實踐、反覆觀察等不斷探索“征服”老天,在長期的摸索中總結出了一些農諺老話。一起來看看這些您有聽過嗎?

“驚蟄吹起土,倒冷四十五”,老農說的話與收成有關?有何說法

驚蟄冷,冷半年。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農曆二十四節氣驚蟄的這一天,天氣如冷,前半年氣候特點都會比較冷一些;而如是暖和,前半年都比較暖和。類似農村俗語有“驚蟄寒,寒半年”。

“驚蟄吹起土,倒冷四十五”,老農說的話與收成有關?有何說法

冬雖過,倒春寒,萬物復甦很艱難。

雖此時節,南方及南方的一些地方,早已是春暖花開時,但是往往這個時節,天氣稍微陰一點。我們皆會明顯感覺寒冷,在南方北部一些地區,如是急速下降的氣溫,則讓人馬上感覺冬未盡的感覺。而眼下距離驚蟄節氣還有好些時間呢!

俗語之意為:雖冬天已經過去了,但是“餘寒”未盡。有倒春寒的氣候,這個時候,萬物的正處在艱難的復甦階段。南方很多地區有俗語說“驚蟄節到聞雷聲,震醒蟄伏越冬蟲。”而在小單的家鄉,我們農曆正月十六七就已經聽到了巨雷聲想。村中老人很是擔心“正月雷聲發,大旱一百八”出現,還說影響收成,不知其他地方有何說法呢?希望老天垂愛,風調雨順吧!也有老人說,驚蟄還有一觀(關)

“驚蟄吹起土,倒冷四十五”,老農說的話與收成有關?有何說法

驚蟄吹起土,倒冷四十五

老人說的一觀(關)即是“驚蟄吹起土,倒冷四十五”,這話之意為,驚蟄這日,如是起風,風比較大,特別是風吹的黃土肆揚,之後會出現一個半月的倒寒天氣。村中王大爺說:“驚蟄春雷響,農夫閒轉忙”,無論是正月響雷還是驚蟄響雷,說明農民已經到了“閒不得”之時了!

“驚蟄吹起土,倒冷四十五”,老農說的話與收成有關?有何說法

如今時代不同了,我們對於天氣的變化有了更加精準及更加及時的信息來源。但很多農諺依舊有一定價值所在,俗語是農村民間流傳的一種老文化,過去年月,可以說農諺老話真的是與收成有關係!但因地域廣大而各有所不同,我的一北方朋友說在他們家鄉,還有這麼一說“正月雷響,二月雪。”我沒去過北方,但從話意來看,北方地區二月還下雪並不稀奇!

“驚蟄吹起土,倒冷四十五”,老農說的話與收成有關?有何說法

當下,我們年輕人對於農諺漸漸陌生了,而村中王大爺說農諺老話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智慧,是先人們流傳下來的經驗,還是很值得農村年輕人去知道及認識。對此大家怎樣看待呢?歡迎大家評論留言暢所欲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