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中医的感恩情怀——志存高远 仁心济世

一个老中医的感恩情怀——志存高远 仁心济世

一九五一年我出生在辽宁省宽甸县,两岁随父母来到这个被誉为 “塞外江南”“雪城”,一个叫做牡丹江的城市,这里风景优美、四季如画。

1970年,我19岁,正式拜王晓南为师,开始学习中医手法正骨术,1979年在牡丹江市桦林公社桦林大队卫生所从事中医正骨专业,同年参加了黑龙江省卫生局中医基础与临床考试,获得了初级赤脚医生证书。

“中医学的发扬光大,有赖于中医人;中医人的代代相传,有赖于中医魂;中医魂的固守熔铸,有赖于学术传承”。中医药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经验和实践经验,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传承是中医药的生命之根,是其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我希望能通过一种方式将中医正骨术传承下去。

1981年,我开始带徒弟黄静良(现任牡丹江市阳明区铁岭镇医院书记、院长、副主任医师),其子黄玉卿现任牡丹江市阳明区磨刀石镇医院书记、院长。

1983年我受牡丹江市郊区政府指令创办桦林中医正骨医院,同年参加区卫生局组织考试晋升为中医正骨医士,医师,任骨科主任,我开始组建自己的中医团队。1988年10月荣获全国外固定学会“华佗金像奖”。

1984年收徒弟黄景山, 1989年顺利从光明中医骨伤函授学院大专毕业。1991年收徒弟高盛军(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现已发展为十一人,其中非血缘五人),同年调任桦林镇卫生院任骨科主任。1992年9月通过考试晋升为中医主治医师,任副院长、院长。

2013年退休后我创办了桦林黄静湖中医馆,我希望能历练出一支爱岗敬业、德才兼备,感恩社会,具有“大医精诚”思想精神,愿为求医患者康复倾心服务的团队。

2014年3月9日桦林黄静湖中医馆正式开诊营业至今。

2016年1月5日,黑龙江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扩展名录正式公布。

那一天,对于我和我的中医团队来说是具有最特殊的意义,我所继承研创的中医正骨疗法被正式列入黑龙江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这在牡丹江市尚属首例。

这一历史性的荣誉,给我和我的中医团队带来莫大的欣慰和鼓舞。“荣誉和称号都不重要,我只希望能通过中医疗法为更多人解除病痛,让中医药的巨大生命力得到更好的传播,造福百姓。”

我记得有一位年逾六旬的女患者在医院做了胆管手术,术后伤口一直无法愈合,四处求医未果,很是痛苦,听闻桦林黄静湖中医馆擅长医治这类病,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上门求医。我经检查患者的伤口后,决定使用纯中药所制外敷药《生肌散》内服治疗这一疑难病症。几天后, 女患者刀口不再有胆汁溢出,再配以外敷,一个月后该女士的手术刀口奇迹般地愈合了。

这位女患者没想到奇迹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看到患者激动的泪水,我内心充满欣慰。

还有一位患者,宋某50岁,阿根廷人,2016年9月阿根廷医院诊断糖尿病合并左足坏死,需要手术截肢治疗。后来到中国寻找中医治疗,几经辗转经人介绍来我医馆,通过诊断后,局部外敷自制《生肌散》和口服清热解毒汤药,服用后2个半月,患处愈合良好并能行走。

曾被医院宣告截肢的患者,通过我中医馆的精心治疗,最后痊愈,该患者怀着对中国中医药的钦佩和感激之情离开了中国。

自此,中医馆的中医疗法得到了国内外患者的认可。

2016年9月21日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CCTV -7台《乡土》栏目网络直播间采访省级非遗《黄静湖中医正骨》代表性传承人。

2016年10月被黑龙江省文化厅授予“黑龙江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2017年6月16日获得第二届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荣誉。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中医爱好者”成为“乡村医生”成长为“中医正骨专家”,是在师父王晓南亲传“中医正骨技艺”和“祖传中医秘方”的基础上,与现代的学科相结合,自主研发出“多功能骨折复位固定器(已获国家专利)”,“肩肘带”多种器具及骨伤骨病成药,中药治疗糖尿病足,经省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了《续断接骨丸》等六种黑药制字生产文号,临床研发了多种疑难杂症疗效显著的中药验方,现已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并受理了五个中药发明专利。

几十年来黄静湖中医正骨总结的行医理念:

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之所急。

想病人之所想,做病人之所需。

治愈一位病人,奉献一份爱心。

结交一位朋友,收获一份快乐。

古语有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上善若水,以德为心,治病救人,不懈传承,老而弥坚,老有所为,我愿为中医事业奋斗终身。

黄静湖 二O一八年二月 新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