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2岁女儿洗澡时,妈妈越看越不对劲!这习惯害了好多孩子

最近

一个2周岁的小女孩到

看完小女孩的彩超报告单

从医10年的迟医生吓了一跳!

给2岁女儿洗澡时,妈妈越看越不对劲!这习惯害了好多孩子
给2岁女儿洗澡时,妈妈越看越不对劲!这习惯害了好多孩子

小女孩的发育都已经接近十岁孩子左右的水平,查了一下骨龄,本来两岁的孩子,骨龄基本上达到了四岁半,比她实际年龄超出去两周岁以上。

就诊前,女孩的妈妈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发现孩子的胸部发育了,才带孩子来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医生确诊孩子得的是: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医生果断对女孩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

迟瑛娇:“给她用的促性腺激素类似物治疗,28天打一针,然后现在这个孩子治疗有一阶段了,指标恢复得也很好,但是这个治疗呢肯定是不能中断,还得持续很长时间。”

医生介绍,如果女孩在8岁前,男孩子9岁前,出现了明显的第二性征发育,就是说女孩出现了乳房发育,男孩的睾丸出现了明显的增大,那就说明第二性征发育了。

给2岁女儿洗澡时,妈妈越看越不对劲!这习惯害了好多孩子

治疗的过程中,小女孩的妈妈也很是疑惑,为啥孩子才2周岁,就早熟了呢?

医生介绍,如果长年开夜灯睡觉,会影响大脑里面的松果体,影响内分泌水平,容易导致孩子早熟,再一个就是孩子不要肥胖,肥胖是促发早熟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另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朱顺叶也表示,“我们曾经接诊了一名4岁的性早熟女孩。问诊发现,导致她性早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她从小怕黑,一定要开着灯才能入睡,而且灯光的亮度不小,所以等于是整夜在灯光照射下睡觉。”

当人在夜间进入睡眠状态时,松果体会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儿童若受过多的光线照射,会通过减少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导致性早熟。如果孩子特别怕黑,离不开小夜灯,则应该将灯光尽可能地调暗,或者将夜灯改为光感不强烈的地灯。待孩子完全入睡后,卧室应熄灯。

此外,专家表示,长时间的电视、电脑显示屏光也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朱顺叶介绍:“褪黑激素能抑制腺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可以防止性早熟。所以保证孩子在童年发育时期能充分融入‘黑暗’环境,对于其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

有一种说法是:“孩子个子的高矮与骨龄有关。”去医院检查,医生也会让家长带孩子“拍骨龄”,很多家长往往困惑不解:骨龄是什么?为什么要查骨龄?

朱顺叶指出,骨龄过大过小都可能影响身高。当家长发现孩子身高矮于同龄人时,应及时带孩子检查,孩子的长高空间还有多少并不能仅从一次骨龄进行判断,需要长期追踪和观察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观察骨龄进展的快慢,找出影响孩子长个的因素。只是依靠单纯的拍骨龄,无法保证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高需求。

骨龄是评价儿童体格发育情况的指标。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和骨龄。朱顺叶指出,骨龄代表发育年龄,根据X光片的特定图像确定,比实际年龄更能反映人体骨骼的成熟度,是评估儿童体格发育情况的良好指标。

按骨龄发育速度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骨龄正常,也就是骨龄与年龄相差在-1到 1岁之间;

骨龄偏大,也就是骨龄与年龄相差≥1岁,意味着孩子有可能性早熟;

骨龄落后,骨龄与年龄相差≤1岁,意味着有可能生长激素缺乏。

但要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孩子的骨龄和年龄一般都是相符的,上下浮动不超过 1 岁,而在疾病状态下,骨龄与实际年龄往往不一致。

朱顺叶指出,如果发现孩子的骨龄与实际年龄不符,一定要尽早找出原因。比如说进展迅速的早发育或者青春期快速进展的孩子,他们的骨龄常常比实际年龄大。

骨骺是骨骼发育的关键部位,由于性激素有明显的促进骨骺闭合的作用,孩子就会表现为骨龄偏大,假如没有及时治疗,等到骨骺完全闭合了,孩子的生长潜能也就消失了,以后的身高发育肯定会受影响。

骨龄落后的孩子常常因为缺乏生长激素、软骨发育不全等等疾病而导致身高增长缓慢,虽然理论上说由于骨龄较小,实际生长空间应该大于相应年龄者,但由于存在生长异常,每年的实际生长幅度会小于正常儿童,后期生长空间也有限,而家长还在等待孩子“晚长”,最终会耽误孩子成年身高。

朱顺叶指出,家长要警惕以下几个危险因素:

一是避免含外源性激素的食物长期摄入,比如蜂王浆、各种滋补品、饮料以及垃圾食品;

二是减少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大量摄入,比如甲鱼、黄鳝等;

三是减少夜间长时间光照;

医生提醒,现在很多老年人,自己吃补品,给孩子也吃补品,比如说人参、冬虫夏草、蜂王浆等等,这些老年人吃的补品,不要给孩子吃,长期给孩子吃补品,会导致孩子内分泌紊乱,出现早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