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為何一夜之間名利雙輸?

同仁堂最近幾個月攤上大事兒了:先是去年底被曝出回收過期

蜂蜜,標註虛假生產日期再出售;隨後事件持續發酵,被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人民幣1408.8萬元;最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佈,撤銷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質量獎稱號,收回證書和獎盃。

2001年,一部電視劇《大宅門》火遍了大江南北。除了片中主人公白景琦的愛恨情仇牽動人心,百年老字號“百草廳”上上下下對藥品質量的孜孜以求,對醫藥事業的一絲不苟,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據說,北京同仁堂便是“百草廳”的原型。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經年輾轉,電視劇《大宅門》仍堪稱中國屏幕史上的不朽之作,而同仁堂卻深陷輿論旋渦。

被譽為“百年老店”的同仁堂,幾乎在一夜之間跌下神壇,成了醫藥企業的反面典型,名利雙輸。但回顧其近年來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就會發現,同仁堂有此一難不是偶然。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媒體報道,這並非同仁堂首次深陷質量危機,其最近三年內已經23次上了黑榜。僅2016年,同仁堂就因質量問題被“點名”6次,涉及翻白草、加味左金丸、熟地黃、(熟)骨碎補等品種。而到了2017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共公佈了22份不合格中藥飲片名單中,同仁堂以14次的“成績”位居第二,其中由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中藥飲片有5次上“黑榜”。可見,對同仁堂來說,“蜂蜜事件”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百年老店”竟然成了黑榜“常客”,同仁堂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從北京市紀委市監委發佈的通報中可見一斑:同仁堂集團“內部管理混亂,對下屬企業監督管控不力,對控股企業存在的生產經營和質量管理問題失察失責,相關企業質量管控制度虛化不落實,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損失,對“同仁堂”品牌形象產生惡劣影響。

這次出事的蜂蜜產品就是同仁堂交由其他企業代工生產的,即所謂的貼牌生產。但其他企業代工生產,不代表同仁堂就可以忽略監管;代工生產出了問題,更不代表同仁堂就可以逃避責任。放眼全球,代工生產並不鮮見。比較知名的例子就是,富士康代工生產蘋果手機。蘋果代工,不僅沒“代”出什麼大問題,還締造了兩個全球知名的科技企業。所以說,出現質量問題,代工生產並不是“原罪”,監管缺失才是。

同樣受到指摘的還有同仁堂過快的多元化擴張。憑藉著從清康熙年間傳下來的這塊金字招牌,同仁堂的業務和體量增速驚人。官網信息顯示,截至2017年末,北京同仁堂已擁有藥品、保健食品等六大類產品2600餘種,36個生產基地,105條現代化生產線;近20年,共開發新產品679個;其中藥品176個,保健食品92個,食品288個,化妝品123個,後三項合計佔新開發產品的74.07%。

把企業做大做強,是每個經營者的理想,也是推動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無可厚非。但過分追求規模,一味貪“大”求“全”,管理跟不上,難免運轉失靈,空有“大”的外殼,卻沒有“強”的業務,屢屢發生質量和服務問題,極易自砸招牌。春蘭空調、巨人集團、樂視等,都是前車之鑑。更何況,作為一家以醫藥為主業的企業,理應將社會責任挺在前列。

同仁堂的管理者不妨以這次事件為教訓,時常捫心自問:是否還懷揣著那顆懸壺濟世、治病救人的醫者拳拳初心?亡羊補牢,未為遲也。(責任編輯:白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