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少年說》裡的擇偶標準 看現代平權觀的普及

你不會做家務,以後嫁了人怎麼辦哦",這是不少女生成長過程中最耳熟能詳的問句之一,這使得會做家務儼然已經成為了女生的"必備技能"——只有會拖地洗碗,會做飯,能操持家務事的女生才能"嫁出去"。這種觀念深深紮根在老一輩人的心中,他們也會用同樣的準則來要求我們。

因此,當《少年說》的勇氣臺上有女生公開質疑這句話時,媽媽給出的原因竟然是"我小時候就這麼過來的"。學做家務是為了保持自己的獨立和自由,而不是將這項技能變成取悅別人的工具。會做家務應該是男生和女生都應該具備的技能,是為了以後獨自面對生活,對自己的身體和心靈進行的培養。在個人生活的料理上不再讓父母擔心,哪怕居住在離父母很遠的城市,也能生活的井井有條,這才是學會家務對我們來說最大的意義。

從《少年說》裡的擇偶標準 看現代平權觀的普及

同樣,在之前節目中,陳彥兵就因為他是班裡唯一一個跳過健美操的男生,所以班上很多人給他取了比如"兵姐"、"美少女"等的各類奇怪外號。而這從大家給陳彥兵取外號中也反映了另一個尤為重要的問題:關於大家對性別的刻板印象。節目中,主持人陳銘也說過:"關於性別的刻板印象,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萌芽生長,如果我們在越小的時候改變它,其實整個平權世界的後期,就會打破禁錮,越方便,刻板印象需要被改變,會越平等"

只有從小就打破性別"禁錮",我們才能離真正的平權世界更近一步。

從《少年說》裡的擇偶標準 看現代平權觀的普及

節目中,陳彥兵就敢於大聲"喊"出自己內心所想,打破性別"禁錮",向全世界發聲:"運動沒有性別之分,跳健美操與打籃球、踢足球沒什麼兩樣。希望大家放下成見!"

令人欣喜的是,湖南衛視這次不僅給了陳彥兵一個機會,同樣也是給我們每一個平凡人機會,從被叫外號,到關於性別的刻板印象,我們每個人都在經歷著,都曾被"不公平"對待。直到陳彥兵向全世界發聲我們才意識到這個問題"公平"急需引起重視, 敢於追求"公平"、敢於向世界喊話,這才是年輕一代應有的新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