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愛是人類最大的課題

好文薦讀 | 蔣勳:愛是人類最大的課題

蔣勳先生說:“民間常講的“只羨鴛鴦不羨仙”,表達的就是這種很樸實的願望。對她們來講,天堂太遙遠了,人生能有個互相愛著的人就足夠了。”

文 | 蔣勳

選自《生活十講》

我相信,愛是人類最大的課題。所以要探討這個主題時,應該是要懷抱著謙卑的心情,不意圖立刻下定論,這是一個要用一生去修行的課題。我不確定每一個人在最後都能圓滿,我的意思是在臨終的時刻,怎麼看待自己這一生愛的功課,會是一個圓滿的分數,或者是不及格,甚至零分?

愛情的問題真的很複雜,如果要下一個結論,我想,真正的愛是智慧。

給對方海闊天空的自由。

一張法律見證、雙方蓋了章的婚約是一種限制,兩個人一起發誓說海枯石爛也是一種限制,但是這兩種限制都不是真正的限制,因為在現實中,有人背叛了婚約,有人背叛了誓言。真正能限制愛情的方法,就是徹底拿掉限制,讓對方海闊天空,而你,相信自己本身就具有強大的吸引力量,你的愛,你的才華,你的寬容,都是讓對方離不開的原因,甚至你故意讓他出去,他都不想跑,這真的需要智慧。

好文薦讀 | 蔣勳:愛是人類最大的課題

我今天不只是在講男性與女性的關係,父母對子女也是如此。我聽到很多爸爸媽媽說:“為什麼我的孩子老是不回家?”我不敢告訴他,他的孩子常常打電話給我,要到我家來。我想在這裡面是有問題的,他為什麼不回家?因為他回家只會受到限制,他是不被瞭解、不能溝通的,他在家裡感到痛苦,所以逃掉了。

如果不能改善這個部分,讓家對孩子產生吸引力,那他永遠都不想回家。

我常常覺得,愛應該給對方海闊天空的自由,然後讓他願意回來、喜歡回來。你要把愛人當做鴿子,每天放他出去飛,等著他回來,絕對不是當做狗,在脖子上加項圈、加繩子,時時刻刻拉在手上,怕他跑掉。而愛情的本體是自己,自己永遠不應該放棄自己,你要相信自己是美的、是智慧的、是上進的、是有道德的、是有包容力的。如此一來,別人會離開你嗎?

不會的,趕都趕不走的。

大概要經歷很多次“我一定過不了”的難關之後,才會開始明白,愛應該是要放大、擴大,而不是把自己封閉起來。世上我只愛你一人?

對我而言,生命的支點有我的父親母親、兄弟姊妹、我的朋友、我的愛人,還有路邊擦肩而過的路人,就像阿姆斯特丹機場那些對我叫“法蘭克福”的北非人,他們也可以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好文薦讀 | 蔣勳:愛是人類最大的課題

我倚靠這些支點活著,或重或輕——我說或重或輕是指你不能把所有力量壓在一個支點上,你自己會受不了,對方也會受不了。我們常聽到:“我在這個世界上只愛你一個人”,這是一句美麗的話,也是一句可怕的話。我現在很怕聽到這句話,我想到的是:多麼可怕!我要負擔這麼大的責任,他好像二十四小時要盯著我,我不能再有其他生活了。

這樣的愛在年少時期,或許可以存在,因為那時候我們對愛情還有很多狂妄的想象,可是當你成熟之後,就會知道這種愛是危險的,是會壓碎一個人的,當三千寵愛只集於一身的時候,最後一定是個巨大的悲劇。

我寧願愛是可以平均分攤的,愛我的人,他同時也有親情的愛、友情的愛、同事的愛,以及在生活當中還有其他能吸引他的愛的事物,我會很感謝這些人、這些事幫我分攤了他的愛,沒有全部壓在我身上,讓我喘不過氣來。同樣的,我的愛也有很多的支點,不會只放在一個人身上,而這些分攤的愛,並不會減損愛情的純度,反而是一種增加。

好文薦讀 | 蔣勳:愛是人類最大的課題

因為愛是一種巨大的牽連。就像佛家說的“因緣”,同船過河都要五百年修來,那是何等的愛,我們對待任何一個擦身而過的人,怎能沒有愛呢?

用這樣一個角度去看待愛情,我想,就可以避免一廂情願的偏執,要求愛就只能是一個人,就是那個人。但這樣的領悟是需要很長久時間的學習,大概要經歷很多次“我一定過不了”的難關之後,才會開始明白,愛應該是要放大、擴大,而不是把自己封閉起來。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非常多愛的形式,比如說我的學生裡有一個女孩子,她漂亮、善良,大方,又沒有結婚,像這樣的女孩當然就有很多追求者,所以她的男友永遠處在不安的狀態中,好像自己的地位隨時會被一個更優秀的男生取代。雖然這個女孩子很愛他,也常安慰他,但是這個男孩還是常來找我,告訴我他真的很擔心。

我就問他,那麼你願不願總選擇去愛另一種女孩?她可能很笨、很醜、很怪,都沒有人愛她,你就完全不需要擔心了。他說:“不要。”

我想這就是我們常會遇到的愛的難題,當你給自己這樣的選擇題時,你就能做出判斷了。

好文薦讀 | 蔣勳:愛是人類最大的課題

當然,我用美醜舉例為愛情的條件,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美,也不存在絕對的醜。一個被人認為“很笨、很醜、很怪”的人,一定也有他美麗的地方,他自己要去發現,並且讓別人發現,如果自己都沒有辦法發現,把優點都放棄了,糟蹋了,糟蹋到最後沒有人去愛他時,那是他自己的問題。

所以我會說,愛的本質是一種智慧,尤其是年齡越長時。你在二十歲以前可以倚靠上天給予的青春、健康、年輕,這些不是你自己的,是上天給予的。而當你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以後,你要如何保持自己的魅力?這就要靠智慧。

我認識很多朋友,他們年紀越長越有魅力,甚至有一個女性朋友到六十歲了,還是被寵愛著。所以絕對不要認為人的生命就是逐漸走向衰老,愛的機會也會逐漸減少,相反的,愛和智慧是隨年齡一起在滋長的,愛也會為智慧越來越飽滿。

不要倚賴青春、倚賴性愛,還是要把愛的支體擴大開來,讓愛像一張網一樣,把你真正愛的對象都網羅在裡面。

以暫時保管的心情面對愛。

在歷史上,我們看到,李清照懷著對趙明誠的愛,兩個人一起切磋詩詞、研究金石,“金石”也變成他們兩人愛情的另一種形式了。後來他們又一起逃難,趙明誠走後,李清照以一生的愛寫下許多燦爛的詩歌,這種愛足飽滿的,當然也是哀傷的。

我們也看到趙孟頫和管仲姬這一對中國元朝的畫家夫妻,彼此相愛,你儂我儂。管仲姬到年老時還可能保有年輕時的美貌嗎?不可能,可是他們兩人彼此投贈的詩詞到年老時還在持續,我想,這真的是智慧。

好文薦讀 | 蔣勳:愛是人類最大的課題

我絕對相信愛情不會隨年齡而衰老,它還是存在的,並不是因為我老了才這麼說,而是我真正相信。就像我們看到很多八卦雜誌,提到很多女明星老了之後,還是有很多年輕小夥子追求,她可能不是用青春去吸引,但她們一定有一些別的東西。

其實我們仔細去思考,青春是什麼?它是非常短暫的,是肉體的情慾,而情慾的魅力是出自好奇,當它重複到一個程度,彼此都會疲倦、鬆弛。所以絕對不要倚賴青春、倚賴性愛,還是要把愛的支體擴大開來,讓愛像一張網一樣,把你真正愛的對象都網羅在裡面。

這樣說起來好像是在設一個陷阱,但是當你無限地把向擴張後,它就沒有界線了,網就不存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