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勛:爲什麼說人生如夢幻泡影?

蒋勋:为什么说人生如梦幻泡影?

蒋勋:为什么说人生如梦幻泡影?

小學的作文課上常常會寫母親、寫父親,我常會想,這個題目是不是太難了?最深的感情最不容易提筆。朱自清寫《背影》的時候,也是在他自己已經非常成熟的狀態,所以可以處理親情中很多複雜的、糾纏的東西。

人生就像是一本永遠閱讀不完的書,每一次覺得懂了,又會出現一個新的、不懂的東西。我相信今天孩子要寫父親、寫母親,或是妻子寫丈夫、丈夫寫妻子,都非常困難,因為裡面糾纏著太多太深的人性。

我常覺得讀《金剛經》是為了幫助我去看另一部人生的《金剛經》,也就是人生的本相。我會開始去想,為什麼說人生如夢幻泡影,那個“燦爛”的印象很可能是假象。然而,二十幾歲的青春,本來就該用一生去幻想、去累積,這裡面就會產生微妙的文學,又近又遠,又真又假,又擁抱又推拒,這種對於青春的雙重態度,是非常文學性的。

蒋勋:为什么说人生如梦幻泡影?

我一直提到文學和哲學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哲學會幫助文學,因為哲學有一個責任,要為真相做最後的檢査,在真與假之間做了很多探討,所以有哲學的文學是很好的文學。《紅樓夢》就是一個例子,它裡面有很強的哲學性,譬如說探討佛教的部分,也有老莊思想、儒家思想,雖然有很強的哲學性,但它畢竟不是哲學,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讀《紅樓夢》,關心的不是哲學。

當然哲學裡面也可能有文學,譬如《莊子》用了很多文學的手法,但他基本上還是直接面對真相,即使用了寓言,還是在指涉真相,他關心的是最後的答案。這個答案會對你之後的行為產生影響,譬如讀完佛經以後,你的生命還是貪婪、執著,那就不是哲學的目的了。禪宗最後為什麼會出來?就是覺得人們讀佛經教義卻不能落實在行為中,所以它才會以當頭棒喝的方式,提醒人們回到自己的生命裡,管好腳跟下的大石,可能比讀幾部佛經還要重要。這裡面就是哲學。

哲學是答案,是行為,是人的完成。文學不是,我甚至覺得文學有一點點縱容,它允許假象的存在。所以你讀《紅樓夢》,覺得真真假假,撲朔迷離,賈寶玉最後出家了嗎?我覺得不是重點,後面是高鶚補的,事實上賈寶玉一直在出家跟非出家中游離。如果這部書的目的是要說人生繁華都是虛幻,最後賈寶玉出家,絕對不是文學了。

這部作品之所以迷人,之所以被當做文學,是作者鉅細靡遺地描寫當時吃什麼菜,衣服多麼美麗,王熙鳳出場時多麼的風華絕代……絕對沒有看空,如果看空,哪裡會出現這樣的描述?如果曹雪芹是一個哲學家,他寫出來的東西會很少、很簡單,他只要點醒你:繁華就是空幻。可是他不是哲學家,他是一個文學家,所以他用了這麼多的方法去經營他的記憶,而且我相信事實經過記憶以後變得更美了。賈寶玉因為曾經過著繁華的日子,以致抄家衰落之後,逝去的繁華變成了我母親幻想中的石榴,特別甜,特別美。

《紅樓夢》其實是有一種“耽溺”,耽溺在假象中,卻又會突然醒來,告訴自己說:那是假的,那都是空的。這就是我說的遊離,在“假作真”、“真亦假”之間徘徊不定。

這麼說吧,如果你關心的是結局,是答案,是目的,你就讀哲學,但如果你覺得人生的過程可能比答案還要迷人,你就要讀文學。

其實哲學家尼采也說過,人生是一座橋樑,重要的不是目的和結局,而是過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文學。

當然,哲學是一種本質關懷,文學裡一定會有哲學的成分,大概沒有一本文學完全沒有哲學的吧!《水滸傳》有《水滸傳》的哲學、《三國演義》有《三國演義》的哲學、《西廂記》有《西廂記》〉的哲學,每一部書最後都有對於本質的關懷,可是這個本質會被包裝在人生的現象裡,而不是一個直接的答案,或是口號、教條。

我們讀《紅樓夢》是不知不覺被“繁華空幻”這個哲學本質影響,就像魯迅的形容:“悲涼之霧,遍被華林”,這才是文學式的哲學。用一個讓你感同身受的場景,經驗從繁華到幻滅的種種現象。

把“假作真”與“真亦假”的部分,糅合在一起,才會變成一篇很動人的文章。所以我相信,一個人在某一個階段寫母愛、父愛會很感人,因為他會寫出介於真相與假象之間的創作。

臂如當他在繁忙工作中,無法照顧母親,把母親送去養老院,他對母親有非常多的愧疚,雖然他真的很愛母親。這時候他的眷戀與愧疚,讓他想把母親接回奉養又做不到時,他就能好好寫一篇文章了,而且寫出來的東西會是感人的,因為不是全部假,也不是全部真。

蒋勋:为什么说人生如梦幻泡影?

至於童年時寫的作文題目,其實對一個人有蠻大的影響。我們說, 文學最早期是童話、是神話,是對於未知世界的幻想。童話與神話在某一個年齡層是非常文學的,可是到了另一個階段,就需要做形式的練習,開始進人理性思考,此時期的文字是可以像遊戲一樣,去玩排比、對仗和音韻聲調的變化,就像《紅樓夢》裡十三四歲的賈寶玉、林黛玉,他們會練習作詩、練習造句。

過去我會覺得文學不要去碰形式問題,形式不過是堆砌辭藻,但現在我會建議孩子在中學階段要多做形式的練習,因為他需要熟悉詞類、詞性、詞彙以便將來表達自己。在這個年齡,他雖然沒有辦法看破人生的假象與真相,但他已經急切地想要表達他的人生,所以會有衝突,一個好的老師應該是要冷靜地把他帶領到一個空間,試圖讓他把情感放在一個理性思維的過程中,也就是讓他專注于格律之美。

當他把注意力轉移到形式、格律時,他也較能夠面對這個階段混亂的情慾問題,穩定下來。

*作者:蔣勳,臺灣作家、畫家、詩人、美學家,本文由勳衣草美學社整理編輯,僅供交流學習所用,不作商用!版權歸蔣勳所有,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謝謝!^_^

蒋勋:为什么说人生如梦幻泡影?

蔣勳老師獨家授權蜻蜓FM平臺,為勳衣草朋友們特別推出“美學合輯”,包括《細說紅樓夢》《中國文學之美》《孤獨六講》《生活之美》《身體之美》《美的覺醒》《細說王羲之》《說梵谷》等經典作品。購買成功後,大家可永久收聽。

蔣勳老師用質感聲音,帶你一起發現文學之美,生活之美。願你在喧囂時代,與偉大的靈魂在書中相遇,找回最純粹的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