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十次向我推薦《無聲告白》,閱讀後我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女兒十次向我推薦《無聲告白》,閱讀後我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女兒十次向我推薦《無聲告白》,閱讀後我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別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

如今養個孩子確實不容易,既不能管得太嚴,束縛了孩子的個性發展;又不能完全的放任不管,不樹立規則和價值觀,因為孩子將來畢竟是要適應社會的。

另外,還需要家長多少了解一些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以便建立美好的、相互陪伴、彼此成就的親子關係,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各個叛逆期、青春期、敏感期、厭煩家長期等。

女兒十次向我推薦《無聲告白》,閱讀後我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家有小女,安靜淡然,一直以來還算是個乖孩子,大多數情況下,她基本上都願意聽取我的一些建議。當然,也免不了偶而出現“劍拔弩張”的不和諧局面。這種小摩擦的聲音,我們必須允許它的存在,否則太過和諧,其實就預示著某種程度的“壓抑”。



女兒十次向我推薦《無聲告白》,閱讀後我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女兒十次向我推薦《無聲告白》,閱讀後我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女兒喜歡看書,通過大量的閱讀,她已經基本能夠正確地選擇自己喜歡的、且適合她的好書。《無聲告白》這本書就是她自己從網上讀書榜中搜到,並讓我買給她的。

收到這本書後,趁著某個週末的下午,她舒適地窩在臥室一角,居然一口氣讀完了。

然後,她把《無聲告白》遞給了我,推薦我閱讀一下。

我答應了,但還沒來得及閱讀(拖延已經成為一種病,必須得治)。然後,她就隔三差五地問我讀沒讀,一連催了近十次.....終於有一天,我在她的監督下,逃無可逃地翻開了這本《無聲告白》......


女兒十次向我推薦《無聲告白》,閱讀後我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當我翻開《無聲告白》時,書中開篇第一句話,就深深地吸引了我。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

女兒十次向我推薦《無聲告白》,閱讀後我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以致於,我錯過了當天的晚飯時間和遛娃時間。因為,我,居然,也一口氣讀了下來,中間根本不能、也不忍心停下來。因為我急切地想知道作為家裡三個孩子的老二——莉迪亞為什麼死了?怎麼死的?為什麼家人都不知道她死了呢?

故事慢慢展現出來的真相,簡直振聾發聵!!

女兒十次向我推薦《無聲告白》,閱讀後我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無聲告白》主要描述的是關於性別、種族和家庭教育的嚴肅話題,作者是美籍華裔作家伍綺詩。而我作為一位母親,從中看到的、思考到的最多的自然是關於兒童教育的敏感話題。正所謂,一千個人,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書中的故事情節也是跌宕起伏、扣人心絃,一個懸疑套著一個懸疑....而我的心也被這種環環相扣的“驚心動魄”完完全全地吸引進去了。

女兒十次向我推薦《無聲告白》,閱讀後我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更重要的是,作者用嫻熟的手法給我們描述了一個特殊、鮮明的家庭環境:三個孩子的爸爸詹姆斯是一位美籍華裔的大學教授,他從小因為黑頭髮、黃皮膚、小身材而在一群美國孩子裡面總顯得那麼格格不入,所以爸爸最希望的是孩子們合群、能夠完全融入當地的人群當中。

媽媽瑪麗琳是一位家庭主婦,因為生孩子她沒有達成小時候的夢想——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醫生,為此她一直心有不甘,甚至中間還失蹤了一段時間去重新學習,嚇壞了家人。結果又因為懷上了第三個孩子而不得不再次放棄學習。所以,她對於聰明的莉迪亞寄予厚望,希望她表現出眾,能夠成為她的驕傲。


女兒十次向我推薦《無聲告白》,閱讀後我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莉迪亞的母親最希望與眾不同,所以當她還是學生時就看上了老師詹姆斯,就是因為他的頭髮、膚色等,是那麼的與眾不同。

而莉迪亞的父親最希望的卻是合群,最想要融入人群當中,因為他厭煩自己的格格不入與“扎眼”。所以,他當年娶了相貌平平的純正美國人瑪麗琳,就是希望以後可以完全融入當地社會,永遠不再受到別人的“異樣關注”。

但是,這兩種觀念是衝突的。

卻,同時發生在莉迪亞身上了。


女兒十次向我推薦《無聲告白》,閱讀後我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最後的真相是,莉迪亞死了,而且,死於自殺。

而在此之前,她的家人誰都沒有發現她有任何異樣。

莉迪亞的父母甚至從來沒有發現他們的女兒性格孤僻、根本沒有朋友。為了不讓父母失望,莉迪亞一直在努力地偽裝、掩飾自己,非常辛苦。

最後,她終於解脫了自己。


女兒十次向我推薦《無聲告白》,閱讀後我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別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故事似乎非常的真實,作者把一個非常嚴肅的關於性別、種族和教育的話題剖析得如此透徹、精準而又不失美感。

讀後,我被深深的震憾了,同時也陷入的沉思與不安。

作為父母,我習慣於每天反思自己對孩子的一切做法。反思自己對孩子的要求,是不是也是想當然的呢?是不是也是從“我以為”的角度出發的呢?有沒有真正尊重孩子的真實想法呢?

看,這就是文字的魅力,可以帶領我們深入地走進故事裡去,引發我們的反思。雖然我們明明知道這只是一本小說,明明知道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情節都是虛構出來的,但是,書裡的主人公似乎在短短几分鐘裡,就已經成為我們的一個好朋友。她及家人的命運,似乎也變得與我們息息相關。


女兒十次向我推薦《無聲告白》,閱讀後我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一本好書,恰似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的一盞指路明燈,可以刺破漫漫長空,帶給我們無限的啟迪、光明與希望。

最後,一點小小的建議送給大家。作為父母,我們都應該堅持不懈地找回屬於自己的夢想,而不是強加給孩子,更不要把自己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如果,你喜歡閱讀並想長期堅持,你就去加入一個閱讀群,找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堅持。

如果,你想堅持健身或瘦身,最好也找幾個好朋友一起堅持,畢竟一個人太容易原諒自己的懶惰。

如果,你想學習寫作,通過文字昇華自己的思想,但沒有受過這方面訓練,那就去找一個你身邊信得過的寫作榜樣,跟隨他一起經營自己的寫作愛好(推薦一篇文章,裡同有不錯的零基礎寫作課:送你一句話,可以解決任何難題)


女兒十次向我推薦《無聲告白》,閱讀後我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最後的最後,總結一句:傳遞溫暖,人人有責。你若善良,請手動點贊轉發、鼓勵一下善良的小編姐姐吧,讓溫暖常在。

新得到 || 往日文章精選:

  • 盤點朋友圈裡的“尖子生”,原來都有這5種小特質,看看你佔了幾條?
  •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才是最高段位的“富養”
  • 你本善良,為什麼還總有人喜歡說話“懟你”?--送給容易受傷的女人們
  • 人將中年,健康更是一種責任,而你責無旁貸
  • “她時代”來臨,真正拉開差距的不是美貌,而是成長
  • 爸爸格局高,媽媽情緒好,就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 請把餘生浪費在最美好的事情上:1000萬北京青年別被通勤“殺死”了
  • 你知道嗎?父母爭吵,傷害最深的永遠是你的孩子,而且伴隨一生!
  • 同是一個媽生的,為何二胎通常比老大更精明?根源在這兒……
  • “吼”不過三秒,乖孩子也會“炸毛”,請遠離“媽媽吼”!

新得到

xindedao

【歡迎長按二維碼,關注“新得到”,

每天分享最接近我們每個人的新得到。】


新得到,新思考,遇見美好!


女兒十次向我推薦《無聲告白》,閱讀後我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