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健身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行業發展預測

一、中國的健身行業起步晚,仍然處在發展初期。


作為高層次消費,較高的生活水平是居民系統性從事健身運動的物質基礎,一方面消費者能夠負擔健身器械、鞋服、俱樂部會員等支出,另一方面消費者有足夠的閒暇時間以及塑形的意識鍛鍊身體。

因此美國健身行業起步於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 20 世紀 60 年代,相比之下中國經濟發展水平落後,商業健身發展起步較晚,改革開放後健身運動才逐漸受到中國消費者的追捧。商業健身產業在中國的發展可分為如下五個階段:

20實際80年代萌芽階段:隨著健美操進入中國,健身開始在城市居民中普及。20實際90年代起步階段: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健身意識開始增強。健身操在中國迅速流行。2000-2010年快速成長階段:歷經北京申奧升高,健身消費習慣的養成。2010年-2014年短期調整階段:體育消費迎來快速發展,但由於經濟增速逐步下行,消費者對健身消費更為理性,且馬拉松等其它項目賽事的火爆也起到了分流作用,行業增速有所放緩,進入短期調整。2014年至今二次成長階段:在需求覺醒及政策等因素的推動下,健身需求進一步向三四線城市發展,新型健身俱樂部的出現,降低了健身准入門檻,行業增速倍增。


2015 年我國健身市場規模約 300 億元,同增 14%,健身房數量超過 1 萬家,同增約 20%。截至 2016年 8 月 15 日,全國共有國家職業資格持證教練 34,560 人,同增 77%。


中國健身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行業發展預測




中國健身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行業發展預測



目前我國商業健身市場空間超 300 億元,仍處發展初期。據報告,2015 年我國健身會員為 350 萬人,平均每年在健身上的花費約 1 萬元,健身人群每月運動頻次為 7.5 次,33%的健身人群將健康視為生活中最關注的問題。據此測算目前我國健身行業市場規模在 300 億元以上。作為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的代表,健身行業是我國消費升級的重點行業,目前仍處於發展初期。未來居民收入增加、健康意識增強將帶動健身需求內生性增長,政府政策及產業資本的扶持也將持續。

二、競爭格局:行業分散,集中度有待提升


1傳統和新型兩種模式的健身房。


傳統健身房發展起步早,運營模式較為成熟,能為消費者提供綜合性、標準化的健身服務,根據是否跨區域連鎖運營可分為連鎖型健身俱樂部、小型健身俱樂部。

新型健身房主要包括新型健身俱樂部、健身工作室、“互聯網+”健身項目等,多於近幾年逐漸興起,探索新商業模式解決傳統模式痛點或滿足新出現的細分需求。

其中新型健身俱樂部,採用次卡或月卡等盈利模式,降低入會門檻,提供標準化服務;健身工作室則多由資深教練創辦,依託其會員資源提供高端精細化服務;

Keep、Fittime 等健身 APP 將健身場景由健身房轉移到家庭,為消費者提供健身指導、社區、電商等服務,並與線下結合。

2行業競爭激烈,市場集中度低。


由於行業進入門檻低、區域性較強,傳統健身中有大量的中小健身會所,行業競爭激烈,集中度不高。此外,新興的健身俱樂部及健身工作室進一步瓜分了市場份額。

(我國健身俱樂部市場集中度較低)

中國健身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行業發展預測



2015 年行業前十大健身品牌的市場份額為16.4%,連鎖品牌多在總部所在地區域市場,剩下的健身俱樂部中 66.8%以非連鎖小型俱樂部為主,經營規範度有待提高。而 2014 年美國前十大健身俱樂部市場份額為 27.7%,相比之下我國健身龍頭市場份額仍有提高空間。

3盈利模式主要以預售和授課為主。


健身房的盈利來源主要是會員卡,私教課程以及營養品、健身服等周邊產品收入。目前我國商業健身房多沿襲 20 世紀初的美國的模式,採用“年卡/季卡預售+私教”的盈利模式,收入來源單一,周邊產品收入佔比僅在 10%左右。而當前美國健身俱樂部可通過會員准入、私教服務、團體課程、服飾及補劑等多種來源實現收入,盈利模式更為豐富。


中國健身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行業發展預測




中國健身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行業發展預測



健身房採用預售年卡+私教的盈利模式一方面可以快速回籠現金流、長期綁定消費者,另一方面也與當前中國健身需求“金字塔型”的特徵有關:健身房難以區分不同類型的健身消費者,預售模式可以賺取不堅持鍛鍊的經濟型用戶的高額利潤,並向健身愛好者提供私教進一步攫取價值。

據調查,健身人群選擇健身房的原因主要有器材健全、服務專業以及有健身教練指導等。常見的健身用戶主要分為兩類:

1)隨著肥胖等問題加重、生活壓力加大,越來越多的經濟型用戶走進健身房進行跑步、瑜伽、健美操等運動,在保持健康的同時也滿足了減壓、社交等需求。

2)隨著多年市場培育,我國健身愛好者群體也逐漸壯大,他們在健身上願意投入時間和金錢,追求健美身材。

通常情況下,普通健身用戶對健身的熱衷度相對不高,消費頻次及金額要明顯低於健身達人,但人數要顯著高於健身達人群體。而信息不對稱條件下很難區分一個用戶是否是狂熱的健身愛好者(通過外形也只能部分區分)。

4傳統健身房的痛點開始顯露。


在 2000 年後健身行業快速發展階段,上述補貼模式較好地適應行業發展,給健身房帶來穩定盈利。

一方面健身愛好者數量和健身消費持續增加,帶動收入增長;更重要的是,很多對健身感興趣的普通用戶沒有辦過健身卡,對堅持健身的“困難”估計不足,往往受銷售人員的“蠱惑”辦理了昂貴的健身卡,但事後並未消費過幾次。

因此普及期內傳統模式下健身房能獲得穩定收益。

但隨著部分消費者經過二十一世紀前十年的“普及期”後更加精明,2010年後這種“補貼”模式下健身俱樂部尤其是一線城市俱樂部收費門檻高、後續服務缺失、教練流動性大等缺陷逐漸暴露,一方面門檻高導致健身教練銷售新卡的難度加大,另一方面服務缺失、教練流失也使得會員續卡率整體較低。因此傳統健身俱樂部也開始探索商業模式優化提供更好的服務。


中國健身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行業發展預測



健身房收費門檻較高,限制了客戶群擴張。與美國相比,我國居民的健身成本相對更高,據統計,2015 年美國人均健身消費 466 美元,占人均收入不到 1%,而我國健身房年卡價格通常在 3,000 元以上,人均健身支出在 1 萬元左右,占人均收入的 20%以上。

一方面,高房價壓力下我國健身房的租金成本相對更高,另一方面,普及期內健身俱樂部發展模式較為粗放,因而收取高會員費來覆蓋較高的運營成本。高收費門檻導致健身用戶集中於中高收入群體,客戶規模擴張受限。


中國健身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行業發展預測



會員服務水平較低、教練流動性大導致會員續卡率偏低。從長期發展來看,健身房需要培養會員運動習慣,提高續卡率,維持穩定的現金流。但在預售制模式下健身房往往重視會員辦卡的短期利益,忽視後續的服務,導致健身房發展“後勁不足”。


中國健身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行業發展預測




中國健身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行業發展預測



因此在傳統模式痛點暴露、進入門檻低且同質化競爭的環境下,部分健身俱樂部尤其是非連鎖小型俱樂部盈利困難,其中不規範者甚至在租賃場地、購進設備後,通過預售回收成本,然後攜款潛逃。未來中國居民健身消費理念更為成熟,更多模式來不及轉變的健身房將逐步被市場淘汰,市場集中度將逐步提升。

三、中國健身行業發展預測


2016年體育總局與國務院分別頒佈《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提出到2020年,每週參加1次及以上體育鍛煉的人數達7億,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4.35億,體育消費總規模達1.5萬億元等,目標是把全民健身打造成國家名片。


中國健身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行業發展預測



2015年我國健身房市場產值約為僅700億元,隨著我國人民健身意識的進一步提升和健身房商業模式的進一步成熟,我國健身房市場預計仍將保持穩健發展,在健身俱樂部數量和會員人數迅猛增長的推動下,2017年健身房市場規模將逼近900億,未來五年有望保持12%的年複合增長率,到2020年將達到1230億元。


中國健身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行業發展預測



中國健身器材行業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一些問題也日益顯露出來。

特別是在國際市場缺乏知名品牌,產品附加值較低,同時,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中國不少生產企業還處在仿製生產階段,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不足。

在消費領域,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健身器材產品在家庭的普及率及用於健身運動的人均消費還很低。

2015年中國運動健身類APP活躍用戶規模突破2000萬人,同比增長92.1%。預計2016年將達3415萬人,同比增長將達70%。

而到2019年活躍用戶規模預計將突破7000萬人。運動健身APP目前還處於用戶培育階段,用戶規模在未來較長時間內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中國健身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行業發展預測



我國健身行業發展空間大,居民消費升級注重身心健康,政府層面持續推進大眾健身,以及社交媒體共同驅動行業成長。但是目前行業盈利模式單一,主要靠預售卡與私教,正從零售業向服務業升級,未來變現將更加多元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