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說《啥是佩奇》是2019年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自來水大軍突破各營銷號,擴散到各大自媒體、各圈kol。總之,突破了各種社會身份,這一夜,我們都是佩奇人。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圈內圈外的朋友,都在朋友圈發出靈魂拷問

:啥是佩奇

住在河北山溝溝裡的李玉寶問孫子新年想要什麼禮物,孫子說:“佩奇”。

一句“啥是佩奇”被手機掉落的天線打斷。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可不給孫子準備“佩奇”,“誘惑”他回這山溝溝過年的砝碼就又少了一個,這不安心啊。

不行,掘地三尺也得找出這個佩奇。

在新華字典裡探索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老哥智能手機裡的“佩奇”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村頭小賣部老闆娘也不能說沒有“佩奇”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找到“佩奇”本奇了,張佩奇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佩棋我知道,就是沒下過。”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終於,在北京幹過保姆的老三媳婦給了李玉寶靠譜的答案: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小豬,紅的。

養了一輩子豬的李玉寶來不及去質疑紅豬的合理性,提了桶紅漆就奔向了豬欄。

孫子要紅豬,咱刷就完事兒了。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老三媳婦殘存一絲的理智制止了李玉寶,

並且附帶指了一條明路:長得就跟這鼓風機似的。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說幹就幹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老三媳婦傾情指導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說改就改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最後,春節到了,家家戶戶都迎回了孩子,而自己的院子裡沒有迎來任何聲響。

李玉寶落寞了,電視機裡闔家歡樂的氣氛也刺痛了他,

關掉。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終於,最後還是誤會解除,兒子電話裡說不回來過年,其實還有後半句:接您老去城裡過年。

畢竟落寞過、傷過,老頭髮起了倔——

我不去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我不換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

我回去拿東西去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來到兒子家,見到了寶貝孫子,李玉寶迫不及待給大家拿禮物,兒子兒媳讓他先吃飯,這個一會兒再拿。

畢竟,這些東西,有錢也能買。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除了大棗、核桃、蘑菇,李玉寶祭出了最後的殺手鐧——給孫子準備的“佩奇”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這支鼓風機改造的粉紅蒸汽波工業硬核版佩奇,就這麼輕鬆打破三代人之間的知識和生活鴻溝。

歡歡喜喜過大年囉

說《啥是佩奇》是2019最野的春節營銷,不過分吧?


嚴格來說,這是部有中國移動植入的小豬佩奇電影的預告片。由電影導演張大鵬自出創意拍攝,沒廣告公司啥事兒,

這多少讓我們有些黯然神傷。

而這支預告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做對一件事,以及不做很多事。做對事即準確的洞察。這說得容易,做起來難。不做的事,正如烏雲裝扮者在知乎中對這部片子評價道:“時至今日,不過度煽情已經算是時代美德,他們用恰到好處的幽默,剋制地表達著節日的情感。

剋制、恰到好處、不過度煽情

將洞察安放在對故事講述的把控上,片子的節奏上,細節的雕琢上。而不是浮於表面的文案上、表情上,以及音樂上。同時,不人為製造一些東西,我們知道,講故事是能對事實進行一些藝術加工的,憑藉藝術技巧,抽絲剝繭找到一條線捋出一個邏輯,組裝和呈現哪部分,這裡面有很多發揮空間,然而編劇並沒有利用此奇淫巧技來刻意煽情。

操作者的氣質和level,體現在很多“做與不做”的細微處理中。

講真,平日看慣了朋友圈裡有組織有預謀的所謂“刷屏”案例,“扎心”、“我哭了,你呢”等等此起彼伏,進去一看,卻索然無味。反覆過後,我們逐漸脫敏成了一個沒有感情的殺手。所以這支廣告片在刷屏的前半個小時裡,我是按兵不動的,甚至有點想要譏諷——啥是佩奇?都9102了,還在蹭粉紅吹風機的流量啊。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看到圈外人也開始轉發的時候,好奇心驅使我點進了視頻。

後面的事情就不受控制了。

所以,好東西總會走進你的心裡,只是時間問題;沒火也絕對不會是因為自己不夠浮誇和造作。剋制一點,高級一點。

不僅呈現問題,也解決問題

關於打親情牌的營銷,一向容易被吐槽。因為大家把可發揮的方向全部放到如何體現問題和悲傷上了,變化的只是不同的表現形式和技巧,換湯不換藥

其實兩代人的隔閡與距離是自然規律,抓著這個製造一些個悔恨、道歉、等等完全沒有意義。這就是真相,真相無關好壞,所以不需要你去鞭撻

與其用讓某一方妥協、犧牲的方式去給故事畫一個看似圓滿的句號這種偷懶的方式,我們不妨進行一些更深層次的思考,這支《啥是佩奇》就替我們找到了解決方法:

愛可以化解一切。對,是化解,不是解決,而這種化解,是解決問題最健康的方式。無需語言。拒絕沉重。

大眾是挑剔的,也是寬容的

這次刷屏最廣的並不是一篇對此案例進行精美包裝和解讀的文章,也不是某大V的振臂一揮,而是一個淘票票的視頻鏈接。不得不說,這非常粗糙,然而所有人欣然轉發

剛開始看的時候,大家也很疑惑,因為中國移動植入了非常多的戲份,後面又是小豬佩奇電影的宣傳,這到底是哪家的廣告?不重要,管他呢,好東西,轉發就完事兒了。

大眾是挑剔的,又是寬容的。只要你抓住了洞察,你植入多少品牌他們都不在乎,你傳播的方式再粗糙也能被我們看到。要是你沒抓住,再怎麼一個勁兒勤奮地隔靴搔癢,和假裝XX都無濟於事。

好內容就是好載體

如今信息極度豐富和快速的時代,好內容已經不僅僅是好內容, 它已經升級成為了一個載體。

與它有關的一切,都將通過這次露面,被廣大人民群眾自發翻出來

比如這支宣傳片的導演張大鵬,比如張大鵬好片最多收錄的“新片場”APP,比如讓人聯想到的很久以前烏爾善導演給諾基亞拍的那支神片《original cool》、比如張大鵬給華為、紅星美凱龍拍過的廣告,等等等等都被大家樂此不疲地翻出來重溫和感動。

於是我們看到一種力量:做每個具體的事情時,不要老想著火或不火,幹就完事兒了。很多事情不一定當下就有回應,你得沉住氣。

傳播範圍野破圈層、內容思路野出想象、手法剋制又讓人忍不住反覆品味,給了審美疲勞的廣告圈以2019年的希望一擊,同時還帶出一波待挖寶藏,你說是不是最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