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然:我非常欣赏特斯拉的勇气,但也想谈谈蔚来es8的试驾感受

李自然:我非常欣赏特斯拉的勇气,但也想谈谈蔚来es8的试驾感受

1885年,德国人卡尔·佛里特立奇·奔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马车式三轮汽车,并于1886年1月29日获得世界第一项汽车发明专利,这一天被大多数人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奔驰也被后人誉为“汽车之父”。

1886年,德国人哥德利普·戴姆勒在一辆四轮马车上安装了自己研制的汽车发动机,以每小时18千米“令人窒息”的速度行驶,人类历史上第一辆四轮汽车诞生了。

李自然:我非常欣赏特斯拉的勇气,但也想谈谈蔚来es8的试驾感受

前两天,李总的首款车型——理想智造 ONE,刚刚开完品牌和新品发布会。理想智造是目前国内的一众新造车企业中,唯一选择增程混动、并已成型的产品,并打出“没有里程焦虑的电动车”口号。在纯电动的蔚来、威马、小鹏等众多同侪中,显得尤为突出。但由于理想智造ONE目前还没有上市对外,所以暂时还无法亲自体验,但有幸的是我之前刚刚收到蔚来汽车VIP特邀试驾体验。所以这次我们先谈谈新能源汽车,下次再另起一文仔细聊聊增程混动。

有趣的灵魂,聊科技人文,大家好,我是李自然。作为蔚来汽车首批订车的车主,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新能源汽车。想直接查看视频内容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我是李自然。

李自然:我非常欣赏特斯拉的勇气,但也想谈谈蔚来es8的试驾感受

新能源汽车大势所趋

首先,新能源汽车肯定是大势所趋了,很多的发达国家,包括英国德国挪威等等,马上就要立法禁止汽油车的销售。最早2025年,最晚2040年以后,基本上就只能看到新能源汽车了。在这样的大势趋下,所有的汽车厂商都在往新能源汽车方向努力。

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就是指电动车了,而这个纯电动汽车产品其实是油电混合的汽车。油电混合汽车,它的鼻祖(第一款量产车)是丰田的普锐斯。丰田普锐斯这款车它确实比较环保,也比较皮实耐用。这款车在美国销售得非常好,在硅谷更是大受欢迎,很多程序员都会买一辆丰田的普锐斯作为自己日常使用的车来开。

在国内做的比较好的,可能就数这个比亚迪荣威这些厂商,他们的混合动力做的也不错。其中会有一批厂商,因为国家对新能源这块有补贴,于是一些厂商就是奔着拿国家补贴去的,因为你造一辆车可能挣不了多少钱,但那补贴就能挣几个亿。从另外一方面来说,用户也有拿补贴拿牌照的需求。比如有些用户想在上海开个网约车,但办牌照就特别困难,那我买一个新能源混合动力的车就解决了牌照问题。所以说其实在中国,混合动力的车会有很大市场是因为围绕国家补贴来形成的。

几个主要的厂商:

李自然:我非常欣赏特斯拉的勇气,但也想谈谈蔚来es8的试驾感受

特斯拉

说到纯电车的产品,那肯定就是特斯拉了,特斯拉是一个现象级的产品。这个产品的完成度也非常高,是现在纯电车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车型。他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也是互联网界的一个传奇。

李自然:我非常欣赏特斯拉的勇气,但也想谈谈蔚来es8的试驾感受

他之前创立的Paypal,就相当于国外版的支付宝。后来这个人就去做特斯拉,现在做的也是非常成功的,而且这个人不光是懂互联网技术,它的营销也做得非常好,他的推特有2200万的粉丝,本身是一个大网红。而他也很会制造一些营销方面的话题,比如说把特斯拉送到火星上啊等等。这让整个互联网圈子里的人或者说让整个科技界的人都认为特斯拉是一个特别酷的产品。互联网科技圈的人都会以拥有一辆特斯拉为荣。

李自然:我非常欣赏特斯拉的勇气,但也想谈谈蔚来es8的试驾感受

李自然:我非常欣赏特斯拉的勇气,但也想谈谈蔚来es8的试驾感受

国内的纯电动车

说回国内的纯电车,国内早期的纯电动车受限于成本以及一些技术问题,导致续航里程特别短,通常来说也就是一百公里左右。像这样的车,普通家庭用户就没有什么意愿去买了。我买个车只能开一百公里,这个里程焦虑实在是太严重了。所以说国内第一个实现这个纯电动车商业化或者是市场化运营的其实是汽车租赁公司,比如说EVCARD这个公司就做的还是挺不错的。他把国内这些电车都整合到它的平台上面去,由于用户是短时间租车,你租一辆车,开一百公里就够了;这个公司也配有充电桩,可以给这些车持续进行充电充,用户也不用担心找充电桩的问题,所以说它是早期中国纯电车里面做市场化运作的比较成功的公司。

进入到2018年之后,国产的电动车又感觉迎来了一个新时代,有好几个品牌都宣布要在2018年左右量产新能源汽车,这其中就包括威马汽车,小鹏汽车等;小鹏汽车之前也刚融资了40个亿,还有这个就是我参与试驾的蔚来汽车也是要在2018年量产的。

李自然:我非常欣赏特斯拉的勇气,但也想谈谈蔚来es8的试驾感受

李想---理想智造 ONE

车和家的量产要晚一点,因为它的创始人李想(汽车之家创始人)觉得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生意。虽然先发优势很重要,但第一款产品的口碑和完成度可能更重要。于是他决定把第一款量产车的时间延后一些,大概会在2019年或者再往后一点的时间来量产。李想想解决的就是前面说到的

里程焦虑的问题,他想用的是一种叫做增程混动的方案来解决。就是在使用电池的同时,另外在车上面加一个烧汽油的一个发电机,这样短程可以用电,长距离驾驶就可以用油来发电。其实这种方案以前在宝马I3上都用过,但宝马I3这个车本身电池比较小,车和家是想把车本身的电池做得更大。并且还是以先用电为主,只是在你跑长途的时候用这个烧汽油发电的方式来解决掉里程焦虑的问题,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思路,但具体做到什么程度,可能还得等理想智造ONE开放体验之后了我们再进行点评。

刚才说过的这几个厂商其实都是以前没有做过汽车的新派汽车厂商,也就是所谓的互联网派汽车厂商。对于传统汽车厂商肯定也都在做纯电动汽车,但目前国产的传统汽车厂商还没有特别大的消息放出来,因为传统厂商的反应速度确实比互联网公司要慢。他们的整个流程更长,因为传统公司研发一款车型往往都需要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流程会比较复杂一些。前面提到的互联网造车企业,从成立到现在一共也就过了三年左右的时间,而且互联网企业也喜欢和其他厂商来合作,自己能不干的事就尽量包给其他厂商来干,这就会导致它的速度更快一些。

所以说如果是等传统厂商出来做电动汽车,可能等待的时间还要更长一段时间。

为什么选择新能源汽车?

我们为什么要选用新能源汽车呢?

1.省钱

我觉得新能源汽车还是有这么几个优势的,就除了它更加环保之外,这个用户更加关心的可能就是他比较省钱。这个烧电会比烧油更加便宜,烧电的价格是同等里程下用电的价格的几分之一;随着充电桩的普及,这个价格还有可能进一步的下降。

另外就是它的保养费用也会比较低,因为电车整体结构比较简单,保养比较便宜。如果用户开一辆2.0T和特斯拉等价位汽油车的话,每年可能要做两次小保养,一次大保养,小保养算一千块,大保养3000块一次,一年的保养费就是5000块钱。而电动车几乎是不需要做这些保养的,这样的话还能再省下一笔保养的费用。

2.节省时间

因为你开汽油车去保养是很耗费时间的,去加油也是很费时间的;而对于充电而言,停车的时候可以充,有条件的在自家车库充也可以,省却了去加油站、排队的时间。

3.加速度快

电动车的第二个好处,就它的加速比较快,和同等价位的旧车比起来,它的百公里加速成绩会快很多,这样就导致电动车的驾驶体验是更爽一些的,推背感更足。

那么电动车加速度快的原理是什么?是因为这个汽油车的发动机必须达到一定的转速,才能充分达到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比如说一些车当你达到3000-3500转时,才能完全发挥出这个发动机的潜力。但传统汽车在起步的时候,发动机是在转数为零的情况下,或者是在转数很低的时候开始启动的,而电动车是可以在一开始无视转速的,随时都可以以最大的功率来运转,这样就导致电车在加速的时候,尤其是在起步时,优势就非常的明显。

4.智能

电动车的第三个优势是它比较智能,因为电动车毕竟是由这些互联网企业所主导的,里面应用的高科技的软件和硬件都会比较多。如果说老式汽车是一部诺基亚的话,那么电动汽车可能就是一部苹果或者是一部现代的安卓手机。他会用一个大屏幕来替代掉以前传统的物理按钮,、会特别注重多媒体的体验;会用一个精确控制温度的空调;会有人工智能,可以采用语音的方式和汽车进行交互;私家车会成为智能硬件的管理中心,可以和你的手机等其他智能硬件进行一个联动等。这是电动汽车一个较大的优势。

所以这些互联网厂商在面对传统厂商时,在软件方面的优势还是碾压级别的。比如说特斯拉进行一次软件的升级,就能让用户的驾驶体验获得很大的提高,用户数量的提升往往都超过了一个传统厂商进行一个年度的车型改款带来的数量提升。

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作为当前最火热的技术,肯定会被率先应用到电动汽车上来。

自动驾驶为几个等级,从来Lv.0(纯人工驾驶)到Lv.5(全自动驾驶)分为5个等级。

李自然:我非常欣赏特斯拉的勇气,但也想谈谈蔚来es8的试驾感受

​Level1

是车辆处理一些最简单的情况。比如说负责保持车辆沿着当前这个车道进行行驶,或者说前方出现障碍物了,车辆自己可以进行紧急制动,这一块已经比较成熟也应用多年了。

Level2

是车辆可以进行部分自动驾驶,但它需要人类时刻准备介入。就是人类的手不能离开方向盘,脚不能离开煞车,不能离开油门这个区域。就是人要始终观察路况,随时准备,接受机器对车辆的控制。

Level3

是自动驾驶系统已经可以处理绝大多数的情况。人也不需要把手时刻放在方向盘上,但是人类仍然需要时刻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万一车辆遇到它处理不了的情况,人类就要马上接手过来。

Level3也是目前争议比较大的一个等级。因为如果说这个自动驾驶系统,它自己可以处理绝大多数的情况,平时开的都好好的,那人就很难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因为连续开了几个小时都好好的,人不可能几个小时精神一直紧绷着,对吧?那这时候人类肯定就放松下来了,这个时候如果突然出现问题,机器马上又把控制权还给人类,那人类肯定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这样出现的事故责任会导致这个机器和人的分工很不明确!机器出了问题,把锅甩给人类,出了事故算谁的?当然也有一些厂商不准备做Level3,直接跳到Level4。

Level4

其实就是车辆可以处理所有情况了,不需要人类来进行任何干预。这个Level4和Level5的区别只在一点,就是Level4它是有一些限定条件的,比如说这个车只支持在城市的路况下无人驾驶,或者只是在高速上驾驶。

Level5

就是一个最完美最终极的无人驾驶。在任何情况任何环境下,都可以进行全自动的自动驾驶。

目前这些厂商的自动驾驶,基本上都达到了Level2的级别,或者再往上一点的级别。Level3量产的车里面还没有。但是谷歌的技术已经做到Level4,但谷歌并没有量产车出来。

另外还要提一句的就是国产的一些厂商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叫Level2.5,这个更多的其实是从营销方面的一些考虑了,因为Level2听起来没什么特别的,不够牛、有点弱鸡的感觉,所以他们就搞了一个Level2.5,其实可能就只是加入了一些自动并线之类的功能。

大家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来做自动驾驶这一块呢?因为这个市场前景确实是非常美好。

首先一个现代化的城市,车辆肯定是自动运行;智能充电;城市的综合交通智能化等等。

其次,自动驾驶也会比人类驾驶更加安全,人是靠眼睛耳朵等视觉感官来驾驶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很有限的。但未来的汽车可以在车周围装一圈的各种传感器摄像头,变成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样处理起来肯定更安全,而且人有打瞌睡的时候、有状态不好的时候,但机器没有!据统计,如果自动驾驶完全取代人类驾驶的化,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能降低90%以上的。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技术,我个人也非常期待这个技术能够早日应用到现实中来。

100万的特斯拉Modelx VS 50万的蔚来汽车

下面再说一下特斯拉和未来汽车的对比吧。

因为国产的几个品牌里面定位都是在十万到二十万这个区间,是中低端的车型。而蔚来是想直接对标到特斯拉做高端用户的。我刚刚参加了蔚来汽车的试驾活动,对特斯拉当然也非常熟悉,那么就给大家来对比一下这两辆车。

特斯拉的优点和缺点都特别明显。它特别像是一个互联网人做的东西:“优势做到极致,劣势就先不去管它“。

优势一:加速,它的加速非常快,如果你想买到一个同等加速性能的汽油车,可能要再多花个几倍的价格。

优势二:续航里程确实是电动车里面最久的。这个点可以有效的降低人们买电动车的里程焦虑。

优势三:自动驾驶系统。它是真正做到了Level2以上的自动驾驶,这个在量产的车型里面,是自动驾驶程度最高的。

由于法律法规的限制,我们现在还只能把自动驾驶当成辅助驾驶来用。但当你在堵车的时候,或者在高速上行驶的时候,去用一下这个自动驾驶功能,就会发现确实是非常方便的,也非常的安全。这是一个使用后就回不去的功能。

特斯拉的缺点也非常地明显

缺点一:它的内饰廉价感十足,做工是比较差的,很多地方缝隙也比较大。

缺点二:这个车的音响效果是我最不满意的一点,这个音响效果还不如很多10万元左右档次的车。再其次,这个车的操控感其实一般,因为底盘调校等原因,开起来并没有那么顺手,它加速很好,但是操控一般。

缺点三:这个车因为悬挂比较硬,开的人比较爽,但乘坐的人其实是比较不舒服的。

再说蔚来汽车,蔚来汽车其实是主打性价比的。

他想把自己定位在50万左右这个价格区间上,但是让自己的用户体验能够达到跟100万甚至200万左右这种车的用户体验。但其实蔚来汽车首先它并没有50万。两款车型的定价,一个是448000 RMB,一款是548000 RMB,但现在的新能源补贴是6万多块钱,再加上蔚来的电池是可以租赁的,如果你选择租电池而不是购买的话,又可以省下10万块的购车款,所以蔚来汽车是一个低配款式不到30万的车,他在这么低的价格内其实堆了特别多的料,性价比也的确非常高。

蔚来的优点

首先,它的内饰、音响比起50万的车肯定是不差的,比特斯拉就好的多了。

另外它还有一些高档市场才有的东西,比如说抬头显示、方向盘非常轻。如果你比较习惯开一些200万以上的车,比如说迈巴赫、奔驰S,你会非常熟悉这种方向盘非常轻盈的感觉。

另外一些配置就显得非常良心了,比如说蔚来采用了双层的隔音玻璃。据我所知,这个双层隔音玻璃是没在50万价格区间的这个车辆上出现过的。双层隔音玻璃一般都是在劳斯莱斯、宾利这种车型上才会出现的,配置50万的车主一般不太会在意这个。但他还是做了,整个车非常的安静,这个安静的效果是可以做到秒杀200万以下的车型的。

再有就是蔚来汽车的加速也非常快,这么大的车型还是把百公里加速做到了五秒钟之内,这个非常难能可贵。

驾驶感、操控感相比特斯拉要好很多,因为它不光是加速快,对底盘的调校还有制动系统以及悬挂系统都非常好。这就导致这个车不但驾驶起来感觉不错,而且坐起来也非常舒服,比特斯拉会舒服很多。而且她很注重乘坐者的一些体验,比如说她设置的女王副驾,坐在副驾驶座的这个人,他的这个空间非常大,可以把这个作为一个非常靠后的位置,也可以照顾到后座上的这个婴儿等等。这是他为家庭用户考虑的,它不像一些豪华车只注重后排乘客的感受,忽略前排生活。

蔚来的缺点

这辆车的缺点其实也很多。

1.软件明显不够成熟。

硬件的堆料上去了,但软件还欠佳。包括车里面加载的人工智能小机器人“NOMI”。你可以用语音和他交互,让他来控制车辆,这个其实可用度还是相对有点差的。当然我觉得这个是可以通过日后的升级来解决的。

2.自动驾驶。

再有就是自动驾驶在蔚来之前的宣传是有的,但拿到车之后发现基本上没有,以后是不是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来解决,这个还要再观察。

3.续航问题。

因为我只是参与了试驾型,这个不能做出特别好的判断,但是在网上有个用户谈使用体验时,发现这个续航里程是达不到官方宣称数值的,官方宣称这个续航是可以达到350公里,但但经过网友的测试,开了不到一百多公里就没电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后续再关注。

新能源汽车行业

最后聊一下新能源汽车这个产业。

传统的汽油车时代,我们中国是起步比较晚的,在起跑线上就落后这个是没办法的。奔驰、宝马、大众,他们都是成立于100年甚至于一百五十年之前的公司,我们中国引进合资车才是最近几十年,八九十年代的事情。而且引入这些合资车技术都在外方手里,中方都是没什么技术的,这就导致了中国想赶超这些传统汽车商特别的困难。

但现在,新能源汽车是我们非常好的一个翻身机会。

首先我们中国的创业者比美国的并不弱,我们的资本市场比美国的也不弱。

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创业者,也有很多优秀的资本愿意来支持这些创业者,比如说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他是中国的出行教父。他做过汽车,还做过摩拜,他是摩拜单车的主导人,也有蔚来资本,滴嗒出行等等,它是一个完善的产业布局。

其次,中国这个市场足够大。

中国市场可以覆盖各个档次的用户,无论你是做10万块的车,20万的车还是50万的车,都能找到一个庞大的用户群体。蔚来汽车前一万辆创始版几乎都是被秒杀的。如果之后的产量没问题的话,我相信他在第一年就可以卖到3万辆车,如果他能在第一年卖3万辆车,这就已经是一家销售额突破100亿的汽车企业了。

最后,我们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并不差。

我们的汽车企业很舍得花钱,我们花的钱请到了世界上最顶级的汽车行业相关人员的设计师等等。对互联网的理解,做互联网产品还有用户体验等等,也是完全不输给美国或者其他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再比如自动驾驶技术,我们的技术也不差,我们的这个创业公司里面有类似momenta,pony.ai这些公司。

所以我觉得新能源汽车是对于中国而言是特别好的一次机会,中国能够在汽车行业里面真正的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