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一百歲了,全國從建校起不改校名、超過80年的大學只有三個!

今年是南開大學一百週年。

在中國的名校中,提起南開,簡直就是熟悉的陌生人,為啥?太低調!南開大學不想某些名校,喜歡高音喇叭到處宣揚,對各種排行榜樂此不疲,可南開不,因為人家已經有了足夠驕傲的資本,不需要用高調來標榜自己。

南開一百歲了,全國從建校起不改校名、超過80年的大學只有三個!

南開大學校門

南開大學是中國最早的私立大學之一,而且是最早建立從小學到大學完整教育體系的大學,這還不夠嗎?

周恩來總理是南開大學第一批文科生,後來由於五四運動,被開除學籍,在校不到四個月時間。南開大學有周總理“我是愛南開的”的字碑,這句話本不是他的題詞,而是引自1919年5月周恩來寫給留日南開同學的信。由於字是繁體字,不太好認,好多人讀成了:我是看南門的!

當然,這是笑談,言歸正傳——

很少有人注意,南開大學從成立之日起,就沒改過校名,這很了不起,肯定有人反對,北大、清華、浙大、復旦、武大都一百多年了呀,是的,它們歷史著實比南開要久,但是作為大學,它們的名稱並非從一而終,這一點是難以望南開項背的。事實上,從建校至今近一百年不改校名、絃歌不輟的大學全國只有三所,那就是——南開大學、廈門大學、重慶大學。

廈門大學成立於1921年,重慶大學成立於1929年。

更難得的是,這三所大學的校名、校徽、校歌都保持了高度的穩定性——

南開大學的校徽核心圖像為八角形,沿用了其原始形態,八個角皆為直角,分別指向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一是體現“方方正正做人”之意,二是體現南開人“面向四面八方,胸懷博大,廣納新知,銳意進取”之精神。校徽中間是南開二字,簡約明瞭。

南開一百歲了,全國從建校起不改校名、超過80年的大學只有三個!

民國時期南開大學校徽

南開一百歲了,全國從建校起不改校名、超過80年的大學只有三個!

現在的南開大學校徽

廈門大學圖案由創始人陳嘉庚確立,徽標圓環上方為繁體字“廈門大學”,下方為拉丁語“廈門大學”;盾形上的三顆五角星圖案代表中國傳統哲學中的“三才”,即所謂天然中精神的、宇宙的、人類的三大元素;盾形中心的城及城門圖案象徵著廣納賢才、開放辦學;綬帶上的“止於至善”四字為建校初期校訓。

南開一百歲了,全國從建校起不改校名、超過80年的大學只有三個!

民國廈大校徽

南開一百歲了,全國從建校起不改校名、超過80年的大學只有三個!

現在的廈大校徽

而重慶大學主圖案以三個三角形鑲嵌組成,代表著“山”,因為重慶是山城;背景是橫條形的波紋,代表著“水”,因為重慶兩江交匯;此設計代表著重慶山水相依。

南開一百歲了,全國從建校起不改校名、超過80年的大學只有三個!

民國重大校徽

南開一百歲了,全國從建校起不改校名、超過80年的大學只有三個!

現在的重大校徽

再來看看南開大學校歌,詞作者是南開創始人張伯苓——

渤海之濱,白河之津

巍巍我南開精神,汲汲駸駸

月異日新,發煌我前途無垠

美哉大仁,智勇真純

以鑄以陶,文質彬彬。

廈門大學校歌作詞鄭貞文,作曲趙元任——

自強!自強!學海何洋洋!誰歟操鑰發其藏?

鷺江深且長,致吾知於無央。

吁嗟乎!南方之強!吁嗟乎!南方之強!

自強!自強!人生何茫茫!誰歟普渡駕慈航?

鷺江深且長,充吾愛於無疆。

吁嗟乎!南方之強!吁嗟乎!南方之強!

順便說一句,廈門大學也是名校中始終不用“毛體”的極少數者之一。

重慶大學1936年由胡庶華作詞,許可經作曲——

江漢思禹功,教化溯文翁

學府宏開,濟濟隆隆

考四海而為俊,障百川而之東

研究科學,振興理工

啟茲天府,積健為雄

復興民族兮,誓作前鋒

復興民族兮,誓作前鋒。

除了跪倒,各位看官還能做什麼呢?再和現在創作的好多大學校歌比較,明白人都會忍不住說一句:臥槽,神馬玩意兒?!

在中國特色的高校名利場中,南開、廈大、重大這三大名校可謂“孤獨三劍客”,能不能說,這也算是一種工匠精神呢?中國的高等教育需要,不是,是太需要這種工匠精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