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黑眼圈”是疾病導致的,只靠睡覺可沒法消除

美麗的眼睛會說話,但是,有黑眼圈的眼睛,可能讓人說不出話……

黑眼圈是顏值最大的敵人之一,再好看的臉有了黑眼圈,也會顯得沒精神,整個人都老了好幾歲。

這4種“黑眼圈”是疾病導致的,只靠睡覺可沒法消除

有人認為,黑眼圈就是沒睡好導致的,其實沒睡好只是原因之一。如果長期不消,可能是疾病所致。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提醒你哪種黑眼圈是疾病信號,並教你幾招搞定它。

受訪專家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任 王國憲

黑眼圈可分為4類

眼皮周圍的皮膚稱為“眶周皮膚”,平均厚度為0.5毫米,而身體其他部位大多是2毫米。

看到黑眼圈,其實就是血管或血液透過皮膚的表現。

1、血管型

血管型主要是因為睡眠不足等原因,造成眼周血液循環不佳,加上眼周皮膚薄,外觀就呈現藍紫色的黑眼圈。

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失去彈性、變薄,也會讓黑眼圈更加明顯。

2、色素型

日曬、藥疹、各種原因導致的眼周皮膚炎症和損傷、眼眶周圍皮膚的色素痣等,都是色素型黑眼圈的常見誘因。

建議做好眼部防曬工作、避開刺激性化妝品,少化濃妝、少揉眼睛,適量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

這4種“黑眼圈”是疾病導致的,只靠睡覺可沒法消除

3、淚溝型

眼周皮膚下垂、肌肉鬆弛、淚溝下陷,會造成局部陰影,引起黑眼圈的外觀,多是天生的。這類人應儘量保證睡眠充足。

4、眼袋型

受到年紀的影響,眼眶周圍皮膚鬆弛、眼球脂肪凸出形成眼袋,在眼睛下方出現陰影的黑眼圈。

眼袋會增加眼眶周圍皮膚和血管的壓力,讓血管離皮膚更近,黑眼圈更加明顯。

此外,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加速衰老,讓眼袋早早出現。

這些病也會帶來黑眼圈

黑眼圈不僅影響美觀,還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號。以下幾種情況需要特別注意。

這4種“黑眼圈”是疾病導致的,只靠睡覺可沒法消除

腎病

需要注意各種腎病例如腎炎、腎結石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也可能引起腎功能衰竭而導致黑眼圈。

心臟病

如果出現黑眼圈,且不時感到呼吸困難、心前區刺痛,應立即就醫並進行全面的心電圖檢查及化驗,觀察是否由於過度疲勞引起心肌肥大。

肝臟疾病

據統計,大約有1/5的肝病患者面部和眼眶周圍會出現色素沉著。尤其是肝功能長期不正常、肝大者,黑眼圈會長期存在。

月經異常

中醫認為,月經不調、痛經是氣血運行失常所致,而黑眼圈便是氣血運行失常在面部的表現。

平時應多喝熱水,注意保暖,若長期不調,建議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

7個細節告別黑眼圈

這4種“黑眼圈”是疾病導致的,只靠睡覺可沒法消除

不熬夜

睡眠不足是導致黑眼圈的頭號原因,想告別黑眼圈,第一步就是“戒掉”熬夜。晚上儘量在11點之前入睡,保證每晚7~8小時的睡眠。

冷熱毛巾交替敷眼

熬夜、用眼過度引起的血管型黑眼圈,可以在睡前用冷、熱毛巾交替敷眼。

先用40度左右溫熱的熱毛巾,敷眼30秒,然後換一條冷毛巾,敷眼30秒,可重複多次。

戴個太陽鏡

陽光裡的紫外線,會破壞眼部毛細血管,令皮膚黯淡無光,導致黑眼圈。因此,晴天出門可以戴有防紫外線效果的太陽鏡。

給眼睛按摩

按摩不但可以緩解眼疲勞,還能促進眼部周圍的血液循環,改善眼皮鬆弛、眼袋隆起、黑眼圈等症狀。

  • 閉上眼睛,兩手搓熱後,用兩掌心輕捂眼睛,掌心輕輕覆蓋在眼皮上,不要按壓;
  • 兩眼在掌心內自然閉合,眼球按照順時針的方向轉動數週,再反方向轉動數週,稍停片刻後,再從上轉到下,從左轉到右(眼球轉動要慢,幅度要大,感覺眼球內有伸拉感);
  • 反覆進行10分鐘後,可用拇指或食指關節,沿眉毛邊際,由內向外,依次按揉眉頭、眉腰及眉梢;然後以食指或中指指腹,由內向外,輕輕按壓眼下部位。

讓眼睛休息

有研究表明,小孩的視疲勞極限是35分鐘;中學生為40分鐘;成人為45分鐘。

看手機、電腦一段時間,一定要多眨幾次眼睛,給眼球“刷”一層新的淚膜;最好站起來活動一下,眺望遠處,不僅能讓眼睛休息,還能活動活動身體。

艾葉泡腳

中醫認為,肝腎陰虛是引起黑眼圈原因之一,睡前1小時用艾葉水泡腳,能滋陰補腎、清體內的虛火,是除黑眼圈的好方法。

艾葉30~50克,加水1500毫升,煎沸後約10分鐘,將藥液倒入盆,待水溫降到40度左右泡腳(水溫下降可加熱水)20分鐘。

這4種“黑眼圈”是疾病導致的,只靠睡覺可沒法消除

外敷茶包

將兩個紅茶包浸泡在溫水中片刻,然後取出,擠幹水分,敷在眼眶上,躺下閉眼放鬆一會兒。紅茶中所含的單寧有收縮血管的作用,可緩解黑眼圈。

或者把浸泡過的綠茶包放在冰箱裡冷凍片刻後取出敷眼,冷凍過的茶包可以消腫,並且綠茶富含強效抗氧化成分,有助修復受損皮膚。

需要提醒的是,眼睛周圍的皮膚非常脆弱,隨便用消黑眼圈的“偏方”,可能會刺激皮膚,加速衰老。想徹底祛除黑眼圈,建議諮詢皮膚科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