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思考區塊鏈】(五)價值自由傳輸,通證經濟來臨

文章不長,請耐心看完;點贊雖好,成長更重要

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信息傳輸和價值傳輸一直髮揮著重要支撐作用。前者靠語言、文字,後者靠信用、貨幣。

再回頭看看我們的發明創造,幾乎都是圍繞信息傳輸和價值傳輸這兩大領域。

為了高效地傳輸信息,我們設置驛站、信使,我們發明電報、電話,我們發明廣播、電視,我們發明網絡、手機,還有一切交通工具的變革,都是為更高效地傳輸信息。

為高效地傳輸價值,我們發明了貨幣,從開始的貝殼、石頭,到後來的金銀貴金屬,再到後來的紙幣,現在的虛擬電子支付等,都是為了更高效地傳輸價值。

正如互聯網開啟了信息傳輸的新時代,區塊鏈開啟了價值傳輸的新時代。

區塊鏈本質上就是價值傳輸協議,在區塊鏈這個大平臺上,所有有價值的資產都可以被定義被記錄,並自由地轉移、流動。

區塊鏈不可篡改的記賬功能和轉移的唯一合法性,確保了價值的安全有效傳輸,再不需要任何第三方來記賬、證明,點對點就能完成。

所謂價值傳輸,傳輸的正是物品的所有權。傳輸發生後,物品的所有權跟著轉移,就完成了價值的傳輸。

比如,你在老家有一大片山坡,但是你人在上海生活,你想把這片山坡變現,找人租賃吧,來回奔波、協商、籤合同、後期違約危險等讓你望而卻步。

這時候,區塊鏈就派上用場了,你可以為這片山坡在資產交易平臺上鍊啊,發行Token,自由分割交易它的所有權,從而讓這片山坡的價值流動起來,直接變現。

對方買了你多少的Token,就擁有了多少所有權,他既可以用購買的份數去直接利用所應分的山地,也可以不消費一直拿著等升值,實現金融功能。

而這一過程完全遵循智能合約,對你和對方來說都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區塊鏈技術最本質的特徵就是價值傳輸,它可以對一切物品的所有權進行交易,不管是實體物品,還是虛擬物品。

由此,我才真正明白了,比特幣為什麼值錢,為什麼值天價。

實際上,代表比特幣的那一串代碼並不值錢,值錢的是這串代碼的所有權。比特幣的價值,在於它的所有權。

其實,反過來,你想想紙幣,紙幣本身值錢嗎?一張百元大鈔成本幾分錢,它怎麼就值100元呢,不也是這張鈔票的所有權值100元嗎,這張100元紙幣的所有權等於價值100元的商品。

在這點上,比特幣與紙幣不也是殊途同歸嗎。況且比特幣總量有限,永不增發,比動不動就開足印刷的紙幣稀缺多了,那些鼓吹比特幣一文不值的人,理解力何在呢?

你女朋友在美國留學,有一天她向你發嗲說給我點錢花花嗎,你工作很忙抽不開身到銀行辦理外匯轉賬,再說匯兌承兌時間長對方催的又急,你也不想讓女朋友失望。

正一籌莫展時,你突然想到自己錢包裡還有1枚比特幣呢。於是,你拿出手機,打開錢包,秒級完成轉賬。在大洋東岸,你女朋友馬上可用這半個比特幣兌換4000美金出來,甚至不用兌換就能直接購買自己剛看上的香奈兒。

輕鬆愉快,彈指間完成價值傳輸,遠隔萬里你都能感受到女友的開心。

你給女友傳的這半個比特幣,之所以能換4000美元,不是這個半個比特幣值本身就值4000美元,而是這半個比特幣的所有權值4000美元。

0.5BTC ≠ $4000

0.5BTC的所有權 = $4000

如今,你開個網店,我看重了你的商品,直接往你的錢包地址發等值的數字貨幣過去,瞬間你看到貨幣到賬,就可以直接發貨給我了,那還需要支付寶作中介啊。

這不就是價值的自由傳輸、流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