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貧寒,卻擅於抓住時機,有勇有謀,終成秦王器重的大臣

李斯,字通古,是戰國末期秦國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和文學家。他雖然出身貧寒,但是他擅於抓住時機,並且有勇有謀,最終成為了秦王所器重的大臣,並且他還用他的獨到的眼光協助了秦王完成統一六國願望,後來他又是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的主要支持者,這大大加強了我國封建集權的統治,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麼李斯究竟是怎樣從楚國的一個小官吏變成了一個秦王所喜愛的大臣呢?他都又提出了哪些對社會發展有益的主張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講一講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李斯的生平軼事。

他出身貧寒,卻擅於抓住時機,有勇有謀,終成秦王器重的大臣

李斯雖然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布衣家庭中,但是李斯從小就有遠大的抱負,他並不甘心碌碌無為的走完一生。於是他刻苦努力的學習,並且他一直等待這出人頭地的時機,後來他經過了鄉里有聲望的人的舉薦,成為楚國的一個小官吏。

他出身貧寒,卻擅於抓住時機,有勇有謀,終成秦王器重的大臣

有一次李斯在廁所裡發現有一個老鼠在吃糞,見到有人來了老鼠就匆忙的躲了起來。後來他又在官府的糧倉裡發現了一隻老鼠在偷吃糧食,但是人們進進出出的,老鼠沒有絲毫的害怕。於是李斯就感悟到,格局對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想要出人頭地,就要像在糧倉裡的老鼠,這樣才能盡情的做自己能做的事情。這時的李斯已經洞察到了楚國的國力已經一天不如一天了,並且其他的四個國家只有秦國的勢頭很大,所以李斯就一直謀劃著有朝一日能夠去到秦國為官。

他出身貧寒,卻擅於抓住時機,有勇有謀,終成秦王器重的大臣

於是他就毅然決然的辭掉了他在楚國做的小官吏,他首先就是要提升自己。他就走上了遊學之路。他先到達了齊國,在那裡他拜師到了荀子的門下,荀子的思想主張是儒家學說,但是他並不是不結合實際的一味宣揚孔子的學說,荀子結合當前的時局對各個國家的未來做出了全面的分析。於是李斯就更加堅定了要去秦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決心,於是李斯告別了自己的老師荀子,踏上了去秦國謀職的道路。

他出身貧寒,卻擅於抓住時機,有勇有謀,終成秦王器重的大臣

李斯到秦國的第一個月裡,他就找到了秦國的丞相呂不韋,呂不韋對李斯的才華很欣賞,於是就在朝廷中為他安排了一個職位。這樣李斯以後就有機會親自面見秦王了,他積極的向秦王提出主張,他認為如果想要完成統一全國的霸業就必須要擅於抓住時機,現在各國經過了混戰,已經元氣大傷,所以說如果秦國現在出兵,是一個絕佳的好時機,絕對會事半功倍的。而且他還提議用重金去離間各個連盟國的關係,果然事實證明李斯的想法是正確的,於是秦王就將李斯提拔為了客卿。實在是一步登天。

他出身貧寒,卻擅於抓住時機,有勇有謀,終成秦王器重的大臣

後來秦國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統一六國的時候,韓國和趙國就有些坐不住了,於是趙國就來到了秦國勸說秦王去修建水渠。他的目的就是為了分散秦王的精力,拖延時間。後來他的陰謀就被發現了,於是各個國家就派間諜去秦國做客卿。然後將他們竊聽到的消息再報回自己的國家。後來有很多客卿的身份也被發現了,於是群臣都對客卿的身份有所質疑,就有大臣向秦王提出了將秦國裡的客卿都清理出去,這令秦王也產生了動搖的心理。於是李斯就向向秦王寫了一本《諫逐客令》,這個書上李斯敞開心扉向秦王表達了自己對秦王的忠心,並且他還舉出了古代客卿對國家的貢獻和作用,字字感情真摯,有理有據。於是他就贏得了秦王的信任,沒有被逐出秦國。並且保留了外來才人的地位,這一規定給秦國後來的統一大業做出了重要的保障。

他出身貧寒,卻擅於抓住時機,有勇有謀,終成秦王器重的大臣

後來秦國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對各個地方進行管轄。於是就有丞相為首的守舊派,建議秦王沿用周天子的分封制。朝廷上有很多人站在丞相的一邊。但是李斯卻不以為然,他認為現在天下已經統一了,在建立許多小國只會後患無窮,所以說應該將權利都集中到天子的手上,建立郡縣即可。這一種管理地方的方法深得皇帝的喜愛,於是就對李斯大大獎賞。

他出身貧寒,卻擅於抓住時機,有勇有謀,終成秦王器重的大臣

李斯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靠的是他對時局的全面準確的分析,並且李斯還能夠抓住時機然後一蹴而就,這些都離不開他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小時候的刻苦學習,我們也要學習李斯身上這種優秀的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