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發射運載火箭的第一次

1、蘇聯:

世界各國發射運載火箭的第一次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斯普特尼克”1號人造衛星,這是人類向宇宙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號”系列火箭是世界上第一個航天運載火箭系列。

2、美國:

世界各國發射運載火箭的第一次

把美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探險者1號送上太空飛行的,是著名火箭專家馮·布勞恩主持研製的丘比特C運載火箭。1958年1月31日,布勞恩用丘比特導彈改裝的運載火箭,開闢了美國征服太空的新紀元。美國於1958年1月31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探險者”-1號人造衛星。發射“探險者’-1號的運載火箭是“丘闢特”℃四級運載火箭。

3、中國

世界各國發射運載火箭的第一次

1964年7月19日,中國第一枚內載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廣德發射成功,中國空間科學探測邁出了第一步。

1970年4月24日,隨著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在酒泉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3天后順利返回,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

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楊利偉乘坐神舟5號飛船勝利完成了我國首次載人飛行,實現了中華民族“飛天”的千年夢想。

2005年10月12~17日,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圓滿完成神舟六號飛行任務,中國載人航天實現了2人5天、航天員直接參與空間科學實驗活動的新跨越,中國成為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4、意大利

1962年意大利成功的發射了“聖馬科2號”小型科學探測衛星使用偵察兵運載火箭。

意大利是第一個擁有海上發射平臺的國家,這個被命名為“神聖的象徵”發射場位於非洲東部肯尼亞東海岸的恩格瓦納海灣,這個大平臺距離海岸4.8公里,由政府委託羅馬大學航空與航天研究中心負責籌建、管理和使用。這也是離赤道最近的發射場,1966年建成投入使用,先後發射了很多運載火箭。有美國用“偵察兵”運載火箭發射的“探索號”軌道探測器、空間火箭實驗衛星以及多種軍用偵察衛星;意大利研製的“聖馬科”2號及“聖馬科”6號衛星;英國的“羚羊號”系列衛星;法國的“法蘭西”1號。

5、英國

英國於50年代開始運載火箭和衛星的研究。1964年9月宣佈發展黑箭運載火箭。1969年6月至1970年9月黑箭火箭曾進行3次試驗飛行,除第二次亞軌道飛行外,其他2次失敗,其中1970年9月的第3次試射中攜帶了一顆“奧巴”衛星。1971年10月28日,“黑箭”在第4次發射中,成功地將一顆名為“普羅斯帕”的人造衛星(重65.8幹克)送入近地點547公里、遠地點1582公里,傾角82.06度的空間軌道。發射地點位於澳大利亞的烏麥拉發射場。英國繼蘇、美、法、日、中五國之後,成為第6個擁有獨立發射衛星的國家。

6、法國

鑽石號系列運載火箭為法國第一個完全自行,不由美國或蘇聯協助建造研製的不可重複使用的衛星發射系統。由德國二戰時期的著名V-2導彈發展而來。就在法國的火箭工程師在研製鑽石系列運載火箭的同時,法國的衛星工程師們則在設計和製造法國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該衛星叫做阿斯特克斯(Astérix),重42千克。1965年11月26日,鑽石A型火箭搭載著阿斯特克斯升空,這使得法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使用自己研發的火箭將自己研發的衛星送入近地軌道的國家。鑽石系列火箭本身則成了代表二戰後法國導彈和火箭工業開始快速發展的一座豐碑。鑽石號系列運載火箭為其後的歐羅巴運載火箭打下了基礎。雖然鑽石號系列運載火箭獲得了成功,但法國國家發射系統在1975年還是被歐洲的阿里安運載火箭取代。

7、聯合研製(歐洲航天局)

世界各國發射運載火箭的第一次

歐羅巴號系列運載火箭是第一枚由歐洲國家合作開發的運載火箭,由比利時、法國、聯邦德國、荷蘭、意大利和英國共同製造。首次發射是1964年6月4日。歐羅巴項目於1972年取消,並由阿里安火箭所取代。

8、日本

世界各國發射運載火箭的第一次

日本運載火箭起步較早,早在1966年便用拉姆達運載火箭進行了首次發射,但不幸失敗。1970年2月11日,日本用Lambda-4S-5多級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大隅號,搶先中國兩個月,成為繼蘇、美、法之後第四個發射衛星的國家。然而大隅號衛星僅重9.4千克,而中國的東方紅一號衛星重達173千克。當時日本航天專家也承認,日本火箭與中國火箭存在5年的差距。冷戰結束後,日本開始發展新一代運載火箭,通過使用新技術,降低了發射費用。

9、以色列

維特運載火箭是以色列研製的小型衛星運載火箭。包括沙維特1號運載火箭、沙維特2號運載火箭、沙維特2A運載火箭等型號。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直接而明確地告訴以色列必須發展獨立的空間偵查能力。經過15年艱難曲折的研發過程,終於在1988年9月19日發射了自己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奧菲克-1號,成為蘇聯、美國、英國、法國、日本、中國和印度之後,第八個能獨立發射衛星的國家。

10、伊朗

信使號運載火箭,是伊朗研製的第一種能將衛星送入近地軌道的運載火箭。

信使號運載火箭於2008年8月16日首次發射衛星,但是發射失敗。信使號運載火箭於2009年2月2日成功發射希望2號衛星。

11、印度

世界各國發射運載火箭的第一次

1980年7月18日,印度第一次用自制的運載火箭從本國的發射場發射衛星成功,成為世界上第6個具有獨立衛星發射能力的國家。

2004年9月,印度的第二代“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將一顆1.95噸的教育衛星送入地球上空3.6萬公里的軌道。繼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和日本之後,成為第六個具備使用超低溫發動機發射對地同步衛星能力的國家。

12、朝鮮

世界各國發射運載火箭的第一次

1998 年8月31日,朝鮮在舞水端里基地進行該國首次衛星發射嘗試,朝鮮聲稱火箭搭載的“光 明星1號”衛星發射成功。

2009年4月5日,朝鮮在舞水端發射場首次發射銀河-2火箭,搭載“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衛星。銀河-2被認為是從大浦洞-2改進而來的三級火箭。朝鮮宣稱火 箭發射9分2秒後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但美日俄三國檢測系統均未探測到該衛星。

13、韓國

世界各國發射運載火箭的第一次

2012年11月29日“羅老號”卻因為和發射臺的連接部分出現了裂縫第三次延期發射。2013年1月29日,完成第三次發射演練。當地時間2013年1月30日下午4時進行最後一次發射,截至北京時間2013年1月30日下午3點半,羅老號運載火箭進入預定軌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