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中的三條人生之道,值得銘記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耳熟能詳這幾句話出自《弟子規》。


《弟子規》成書於清朝康熙年間,是中國古代社會教育孩子的蒙學讀本,集認字與明理與一體。


《弟子規》取自《論語·學而》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但細讀下來,《弟子規》不僅針對兒童提出諸多的要求,卻也蘊含著成人世界的生活法則,指明著人生之路。

《弟子規》成書之前,歷朝歷代都有童蒙教學的讀本。


《弟子規》成書之後,便成為培養兒童良好行為習慣,塑造人生觀、價值觀的蒙學教材之一。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


王陽明講: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正是通過一件件的事得以體現與實現。一個人做事的態度決定著他成長的高度。


所以《弟子規》告誡我們:做事時切莫著急,著急容易犯錯;不要因為事情難就退縮,也不要因為事情簡單就輕視


古時,有一位皇帝新得了一把扇子,想在扇子上題一首詩,便找來一位書法寫得好的臣子去寫。


這為大臣回家思考許久之後,決定把王之渙的《涼州詞》題寫在扇上。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大臣覺得這首詩很簡單不會有什麼差錯,寫完後也沒檢查,晾乾後便收拾好,打算第二天上交給皇帝。


第二天,皇上收到扇子打開一看,誇獎大臣字寫得漂亮。大臣亦是洋洋自得。


不料,皇帝讀完詩後,勃然大怒,命人將這位大臣抓起來。


大臣驚嚇不解,皇帝把扇子傳給他看。原來,大臣在書寫時,少寫了“間”字。


大臣霎時冷汗直流,好在機智,馬上對皇帝說:“陛下太聰明瞭!這首詩是微臣根據《涼州詞》改編的一首詞,不料陛下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皇帝納悶了,說道:“胡說八道!《涼州詞》七歲小兒都會背,怎麼是你創作的詞呢?”


大臣說道:“請允許微臣讀誦。”


只聽大臣朗聲讀道:

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皇帝聽完之後,倒也不好說什麼,便放了這位大臣。


故事中的大臣,確實是因為輕視而忘寫了“間”字,幸好他聰敏彌補過來,救了自己一條命。

生活中的瑣事萬千,碰到稍難點的事我們總會嚴肅以待,若事情簡單點便會鬆懈,以致犯下過失。


所以,無論是難事還是易事,我們皆須嚴陣以待,而最好的態度便是:難事急不得,易事不可急。

《弟子規》中的三條人生之道,值得銘記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常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但真的是這樣嗎?


眼見未必為實,但若不是親眼所見,凡事都要留一絲懷疑,不可妄下結論。


這是一種修行,是對事實真相的追求,亦是對他人的尊重。


如今,網絡的盛行,使得信息的傳遞與更新更加迅速,更需要我們學會甄別信息真假,不可人云亦云,保留住那份難得的獨立思考

從古至今犯下此種過失的人大有人在,就連一代文豪蘇軾亦犯過相同的過錯。


明末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一書中,講述了王安石三難蘇東坡的故事。


話說宋神宗年間,有一次,蘇東坡因事前去拜見王安石,王安石當時官任宰相。


當蘇東坡來到相府時,被告知王安石正在睡覺,被管家徐倫引到王安石的東書房用茶等待。


徐倫走後,蘇東坡無聊,便想找點書看。但只見王安石書櫥關閉有鎖,書桌上只有筆硯,沒有其他東西。


蘇東坡打開硯匣,看到一方綠色端硯,非常漂亮。硯池內餘墨未乾,就在蘇軾要把硯臺蓋上的時候,忽然看見見硯匣下露出一張紙角兒。


他取出一看,原來是兩句未完的詩稿,認得是王丞相寫的《詠菊》詩。


蘇東坡暗笑:“士別三日,換眼相待。當年我曾在京為官時,老太師(指王安石)下筆數千言,不假思索。不料三年後,老太師竟然變成這樣。這首詩才寫兩句,便不再寫下去,看來已是江郎才盡。”


蘇東坡拿起詩稿唸了一遍:

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唸完之後,蘇東坡更加嘲笑王安石,覺得王安石在瞎寫。


蘇東坡為什麼要嘲笑王安石呢?


原來,在蘇東坡看來一年四季都有風,但每一節的風不一樣風:春天為和風,夏天為薰風,秋天為金風,冬天為朔風。


王安石詩稿首句說西風,西方屬金,對應季節為秋季。所以金風一起,梧葉飄黃,群芳零落。


第二句說的黃花即菊花。菊花開於深秋,其性屬火,敢與秋霜鏖戰,最能耐久。即使最後菊花凋謝也只是枯黃,並不落瓣。


所以王安石說“吹落黃花滿地金”,在蘇軾看來簡直是胡說八道?


蘇東坡讀完之後,一時興起不能自已,便舉筆舐墨,依韻續詩兩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寫完之後,蘇東坡便後悔了,他覺得自己這樣子好像太不給王安石留面子,就想毀了這張詩稿。又怕王安石起來後找這張紙,便把這張紙摺疊好,重新放回去,然後找個原因離開了。


不多時,王安石走進書房,看到詩稿,認出蘇東坡的筆跡,問明情由,口中不語,心下躊躇:“蘇東坡這個人,雖然屢遭挫折,輕薄之性仍然不改。屈原的《離騷》上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詩句。他不承認自己學疏才淺,反倒來譏笑老夫!明日早朝,奏過天子,將他削職為民。”


又想:“看來蘇東坡並不曉得黃州菊花落瓣,也怪他不得!”隨後叫徐倫取湖廣缺官登記冊來看,發現只有黃州府缺少一個團練副使。


第二天早朝,王安石密奏天子,以蘇東坡才力不及的原因,將他貶到黃州。天子准奏,百官聽命。


唯有蘇東坡心中不服,認為是王安石因改詩一事公報私仇。沒奈何,也只得謝恩從命。

《弟子規》中的三條人生之道,值得銘記


後來,蘇東坡在黃州住了將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陽,這一天大風剛停。蘇東坡想起自己在後花園種了幾枝菊花,此時開得正茂盛,便想去觀賞。


恰逢好友陳季常來拜訪蘇東坡,蘇東坡便拉著他一起到後園賞菊。


等二人到了花園後,只見菊花紛紛落瓣,滿地鋪金。


蘇東坡目瞪口呆,才意識到自己犯了大錯,這才明白原來王安石是有心讓他來觀看真相。


馮夢龍皆這個故事是想說明,不要自恃聰明而意氣用事犯下大錯。


一代文豪蘇軾與其說他自恃才華橫溢才犯下錯誤,毋寧說是因為他未見到真相便輕易得出結論。


所以《弟子規》教人:未得證實為真的事情切莫要輕易言說,更莫要傳於他人,這是一種智慧。

《弟子規》中的三條人生之道,值得銘記


三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誠信是傳統道德觀念中的核心價值之一,要求人立身處世,當以誠信為本。


而誠信最直觀的表現便是遵守諾言,這是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


但《弟子規》告訴我們:在對別人許諾之前,要先判斷事情是否能做以及能否做到,不要輕易許下諾言。否則,等去做事時,發現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導致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在中國古代,就曾發生過因輕易許諾而陷入兩難的故事。


華歆,字子魚,漢末名士,曹魏重臣。


華歆為人極重誠信,史書上記載了關於他踐行諾言的故事。


據《三國志·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記載,華歆與鄭泰等同僚為避戰亂,從小路步行出武關(今陝西商南縣),在路上遇到一個老人獨行,老人想要和他們一起避難。


所有人都同情老人並同意讓他隨行,只有華歆說:“不可以,現在大家雖處在危險之中,仍要講究一個‘義’字。現在無故接受一個外人,又不知他品行如何,將來如果發生什麼事情,能中途拋棄他嗎?”


但大家都不忍心拒絕老人,最後華歆也只得同意帶老人同行。


不料走到半路上,這位老人掉到了井中,為躲避追兵,眾人都想拋棄老人不管。


這時華歆站出來說:“既然當初接受了他,現在拋棄他便是不仁不義。”眾人聽完深感慚愧,便救出老人。因為這件事,大家都稱讚華歆的仁德。

《弟子規》中的三條人生之道,值得銘記


在《世說新語·德性》篇中,記載著另一個故事。


華歆與王朗一起坐船逃難。途中,有一個人想搭他們的船一起避難,華歆起初表示為難。

王朗說:“幸好船還寬敞,多搭一個人怎麼不行呢?”


後來賊兵追上來了,王朗想要丟下搭船的人。


華歆說:“最初我之所以猶豫是否要帶上他,正是考慮到這個情況。既然已經接受了他的請求,怎麼能夠因為情況緊迫就把人家拋棄了呢?”於是繼續帶著那人一起逃跑。


世人便根據這件事來評定華歆王朗的品行優劣。


這兩個故事雖具體細節不一樣,但核心內容相近。


故事中,華歆並不是缺少助人為樂的精神,在那種情況下已是自身難保,哪還有多餘的力量許諾其他事?既然做出許諾,縱然危險更增,便要遵守諾言,這是華歆為人稱讚的原因。


平日裡,我們有時難免會碰到別人的求助,有些人為了面子或者其他目的,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很快便應承下來。


待無力解決時,便進退兩難,不僅失信於人,甚至還會影響別人的事情。


所以,在答應替別人做事之前,一定要問清楚所做之事,然後量力而行,不可盲目答應。


若是自己做不到,便大膽拒絕,切莫要誤己誤人。而答應之後,便要完成諾言,不可輕易放棄。這是修德的態度。

《弟子規》中的三條人生之道,值得銘記


做事莫急,不懼難亦不輕視,這是做事的態度;

未見真相的事,不去言傳,這是為智的態度;

量力許諾,許諾之後必然完成,這是修德的態度。


這三條,便是蒙學讀物《弟子規》,為成人指明的人生之道。

文字:智霖

來源:與人同人(id:yrtr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