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現在是旅遊勝地,二戰抵抗3小時就舉國投降,成為日軍同盟國

事實上就在蘇德大戰爆發之際,日本在東南亞的侵略也正在加緊進行,而其中有一個國家做了幫兇,那就是泰國,現在當然是一個旅遊勝地,每年都會成為世界各地遊客的度假勝地,而在當年,他們確實做了一個幫助日本侵略東南亞人民的幫兇,究竟怎麼一回事呢,春哥和你慢慢道來。

英國與泰國於1940年6月12日在曼谷簽署《英泰互不侵犯條約》。然而當時英國疲於應對歐洲戰場,對英屬馬來亞殖民地和緬甸殖民地尚且自顧不暇,過去英國叫日不落帝國,就是到處有他的殖民地,太陽一直照在它的國土上,但問題是地盤大了開銷也大,事情也多,這些殖民地都要哭爹喊孃的找英國尋求幫助,提供庇護等等,但和泰國簽了這玩意,也只是一紙空文,他自己在歐洲也忙不過來,老電影《倫敦上空的鷹》就是描述德國空中打擊英國的這段戰事,所以顧不上那些殖民地,因此各殖民地也都自發的一些武裝,實際上也並未給泰國提供多少外交支持。

此國現在是旅遊勝地,二戰抵抗3小時就舉國投降,成為日軍同盟國

相比之下,日本軍國主義對泰國的示好更加殷勤急切,同樣是1940年6月12日,泰國與日本簽署了《日泰友好條約》。伴隨著這一條約的簽署以及日本勢力在中南半島的大力滲透,泰國在地區爭端中也不得不正視日本勢力的存在。

如果把時間線再放長一點,十九世紀中期,暹羅曾與越南的阮朝爭奪高棉(今柬埔寨)和老撾。法國殖民佔領越南之後,繼續了與暹羅的領土爭端。1893年第一次法暹戰爭中,暹羅承認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對高棉和老撾的吞併。1940年納粹德國對法國的開戰,為了防止泰國與日本走得過近而威脅到法屬印度支那的統治,法國政府曾向泰國首相鑾披汶·頌堪承諾重新商討爭議領土問題。

然而,不久之後,法國即向納粹德國投降,納粹德國扶植的維希政府上臺後,泰國重開領土商議的外交要求遭到維希政府的無視,因為他屬於德國領導了,沒有法國這個概念了,你和希特勒能談什麼呢,所以也就不了了之。

此國現在是旅遊勝地,二戰抵抗3小時就舉國投降,成為日軍同盟國

此時正值歐洲戰場戰事激烈之時,英美也無暇顧及泰國的申訴,日本則抓住這一時機擴大在中南半島的影響。

1940年9月,日本入侵法屬印度支那地區,殖民地政府被迫同意日本在當地駐軍。鑾披汶·頌堪意識到這是收回爭議領土的大好時機,他派人與日本接觸,試探日本對法泰爭議邊界的態度。1940年12月至1941年1月間,泰法邊界爆發了軍事衝突,雙方都無法壓制對方。

在日本的調停下,雙方於1941年5月9日簽署協定,重新劃分邊界,泰國取得了部分爭議領土,包括吳哥窟所在地暹粒,但協議同時規定泰國不能在這些新取得的領土上設防。而日本則藉助之前與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政府的協議,在與泰國首都曼谷相距僅300餘公里的新邊界的另一側駐紮軍隊。泰國實際上面臨更深重的軍事威脅。

此國現在是旅遊勝地,二戰抵抗3小時就舉國投降,成為日軍同盟國

鑾披汶·頌堪也意識到了日軍侵略泰國的風險。他在1941年8月對國民進行動員,通令一旦日本入侵,所有公民必須積極抵抗,甚至在必要時實行焦土政策。可惜這個承諾僅僅是口頭上的,因為後面的發展日軍一動手,泰國堅持抵抗了幾個小時就投降了,沒有更積極的抵抗。

具體情況如下:

1941年12月7日晚及8日凌晨,日軍突然在泰國南部海岸線多處地點登陸。登陸的日軍遭遇了泰國軍隊和警察的抵抗。然而抵抗僅僅持續了幾個小時,地方官們就收到了來自曼谷的電報:鑾披汶·頌堪首相在與其他高級將領商議後,決定放棄抵抗,允許日軍借道泰國國境。日軍揮師南下馬來半島,馬來亞戰役爆發。與此同時,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投降之後就由不得你了,泰國希望僅僅借道,但日本不答應,開始得寸進尺。12月11日,迫於日本持續加碼的壓力,泰國首相通知內閣,為了避免淪為日本的佔領國,他選擇進一步妥協,與日本簽訂《日泰同盟條約》,通過與日本合作來保全政權、軍隊和國土完整。

此國現在是旅遊勝地,二戰抵抗3小時就舉國投降,成為日軍同盟國

1942年1月25日,泰國向英美宣戰,泰國所有軍事設施向日軍開放進駐,成為日軍向馬來亞、緬甸、法屬印度支那等地進軍的重要後方。泰國軍隊曾參加日軍對緬甸的作戰,並在日本的許可下將英屬緬甸撣邦及馬來亞北方四州的爭議領土收歸囊中。日軍修建了臭名昭著的"死亡鐵路"—泰緬鐵路,約4.5萬名馬來亞戰役中被俘的盟軍戰俘和東南亞各地強徵的勞工在艱苦的施工中喪命。泰國也成為日軍重要的物資來源基地,也就真正淪為日軍侵略的一個馬仔,提供後勤保障等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