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的種類你知道有多少種嗎?一起來看看吧(上篇)

劍的種類你知道有多少種嗎?一起來看看吧(上篇)

三尺劍

三尺: 劍的別稱。因通體長三尺,故以之為劍的代稱。《漢書·高帝紀》:“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唐·顏師古注:“三尺,劍也。”

三尺劍: 劍的泛稱。唐·杜甫《重經紹陵》詩:“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

七尺: 古代長劍的代稱。李益《再赴渭北使府留別詩》:“平戎七尺劍,封檢一丸泥。”《北堂書鈔》卷一百二十二:“長劍七尺。”

利劍: 名劍的泛稱。《公羊傳》魯宣公六年:“子之劍,蓋利劍也。”

寶劍: 劍的泛稱。唐·韋應物《廣陵行》:“歸來視寶劍,功名豈一朝。”

吳粵劍: 泛指春秋時代所制名劍。《周禮·冬官》:“鄭之刀,宋之斤,吳粵之劍,遷平其地而弗能為良,地氣然也。”

劍的種類你知道有多少種嗎?一起來看看吧(上篇)

七星劍: 古代名劍。劍身近柄處飾有北斗七星文,故名。《吳越春秋》:“伍子胥過,解劍與漁夫曰;“此劍中有北斗七星文,其值百金。”

十字短劍: 屬雙兵短器械。劍長兩尺四寸有餘,通體為鐵製。劍身有脊。呈稜形,兩邊有,劍尖向上 17釐米處,另有一字形劍尖橫貫於劍身之中,呈“十”字形。橫突之劍,一側略向下彎,另一側向下彎曲而略向外折出,橫劍有脊,兩邊鋒利。劍柄呈扁平狀,上覆半圓硬木,使握手處為圓形,劍柄末端有鐵環可系綵綢,握手兩側有護手刃,在護手處略朝上翹。用時兩手各執一把,十字劍兼有刺、勾、割的功能。

幹越之劍: 指古代吳越所制之善劍。《莊子·刻意》:“有幹越之劍者,押而藏之,不敢用也,寶而至也。”

劍的種類你知道有多少種嗎?一起來看看吧(上篇)

上方寶劍: “尚方劍”的俗稱。指皇帝的御用寶劍,可授於大臣,掌先斬後奏之權力。

子午鴛鴦劍: 雙劍的一種。劍長三尺,劍身為扁平狀,下部寬一寸半,上部寬八寸,劍身兩側為向上傾斜的尖劍,渾體如鋸條,二劍之劍尖形式不一,一為半圓環形,如月牙狀,月牙尖向外;另一雖也為月牙狀,但其中部有一突出槍刺狀槍頭,劍把為扁平形,上扎布帶,劍把上有圓盤鐵護手,劍把一側有月牙形護手,薄而鋒利,劍把末有雙稜狀槍刺,此器四面有刃,甚是鋒利。

昆吾劍: 古劍名。原稱“錕 ”,亦作“琨 ”。屬此劍。劍身原為一有刃,一側無刃,前有尖鋒。後來演變為前半身有鋒有脊,兩側有刃;後半身無脊無刃,僅呈平板形狀。其劍柄較長,可用兩手握持。

劍的種類你知道有多少種嗎?一起來看看吧(上篇)

木劍: 用木製作的劍。又名:“班劍”、“象劍”。晉代開始用於朝服佩帶。《南史·陳始興王叔陵傳》:“及倉卒之際,之命左右取劍。左右不悟,乃取朝服所佩木劍以進。”

玉頭劍: 劍首用玉裝飾之劍。參見“玉具劍”條。

玉具劍: 劍首和劍柄部分用玉製成的劍。《漢書·匈奴傳》:“賜冠帶衣裳……玉具劍。”唐·顏師古注:“孟康曰‘標首鐔衛盡用玉為之也。’鐔,劍口旁橫出者也;衛,劍鼻也。”

劍的種類你知道有多少種嗎?一起來看看吧(上篇)

奪命龍: 五代時軍中稱劍的專門隱語。據宋《清異錄·武器·小逡巡》載:五代前蜀王建初起兵時,軍刀用隱語稱刀曰:“小逡巡”,劍曰“奪命龍。”

楊家山鐵劍 : 我國現存最早的鐵劍。系湖南長沙楊家山春秋後期墓出土文物。劍通體長 38.4釐米,劍寬2-2.6釐米,劍脊厚0.7釐米。

尚方斬馬劍: “尚方”亦作“上方”。指皇帝贈予臣屬的寶劍,為最高權力的象徵。《漢書·朱雲傳》:“成帝時,丞相安昌侯張禹,以帝師位特進甚尊重。雲曰:臣願賜尚方斬馬劍,斬 臣2人以厲其餘,上問誰也?對曰:安昌侯張禹。”唐·顏師古注:“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故有斬馬劍,劍利可以斬馬也。”可簡稱為“尚方劍”或“上方劍”。

尚方劍: 皇帝御用劍的代稱。為最高權力的象徵。參見“尚方斬馬劍”。

服劍: 古人隨身佩帶的劍。《戰國策·齊》:“遣太尉 黃金千斤,文馬三駟,服劍一,封書一,謝孟嘗君。”

劍的種類你知道有多少種嗎?一起來看看吧(上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