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谎、掩盖罪行、嫁祸给妹妹……我的儿子这是怎么了?

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前,我请你们先回忆一下小时候的自己:

我们每个人的小时候,都曾犯过错,都曾担惊受怕甚至用撒谎来逃避惩罚。说实话,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往往是可预知的代价很大。挨揍或挨骂便是他们可能想象到的最灾难的后果。

今天我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撒谎的故事。

下一篇我会讲述一个关于信任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我是固定周一、周四更新正文的。所以本周的两次更文会是一个姊妹篇。)

我将要讲述这两个周末分别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故事,我自己也是很感慨的。今天这篇我们来探讨的是面对孩子撒谎,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回应才是对的。下一篇敬请期待,我想说的卖个关子。

话说上上周六晚上,我跟荣爸看了海王。鉴于这片子的导演是温子仁,荣爸说他口味比较重,所以虽然是超级英雄片但绝对不适合带孩子们去看,因此我们两个人还是一贯的套路在月黑风高的夜晚手拉手去刷了夜场。

PS:事实证明,这片子真的少儿不宜,里面的场面好多看了都会有阴影,特别是海沟族那一段,我看了都想捂眼。


撒谎、掩盖罪行、嫁祸给妹妹……我的儿子这是怎么了?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跟荣爸看电影的时候买的吃的喝的太多了,电影看完还剩了一大堆,于是我们就只能带回家,其中就有一瓶我没喝完的阿萨姆,我顺手放进了冰箱。就此种下了祸因。

第二天,这瓶阿萨姆不出意外的被经常去冰箱里寻摸吃的的李大荣发现了。哥哥闹着喝,自然也少不了跟屁虫妹妹。我拿了茶杯,倒了一小杯给妹妹,瓶子里剩下的就直接给了大荣,大概有个小半瓶的量。

我家妹妹的行事作风向来是有好吃的好喝的就风卷残云般的都干掉,从来不给自己留后路,除非吃不完了。没过一会儿,我就看到依姐把空的杯子放在了茶几上。

而李大荣就比较像小时候的我,有什么好东西都喜欢留着,慢慢吃。他就一直是四处闲逛,一副“葡萄美酒夜光杯”哥要慢慢享受这瓶奶茶的样子。

没过多久正好有快递打电话,让我取快递,我换了衣服随口问了一句:“大荣跟妈妈去取快递吗?”李大荣很干脆地说不去,但这不是重点,依姐举起了小手强烈表示要去。


撒谎、掩盖罪行、嫁祸给妹妹……我的儿子这是怎么了?


我擦,瞧我这欠嘴呦。没办法,话都说了,总不能只让哥哥去不让妹妹去啊,这明显是性别歧视区别对待啊。我这公正严明的老母亲的脸不就没地儿搁了吗?于是我只能叹口气,开始给依姐穿裤子穿衣服。

在整个小区甚至隔壁小区都在大闹物业说暖气不热的大背景下,我家却意外的暖气很足,虽然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隔壁楼只有16度,我家动不动26度+,大家在家都只穿单衣单裤还经常热的出汗。

我真的不是拉仇恨哈,就是为了情节推动交代背景。


撒谎、掩盖罪行、嫁祸给妹妹……我的儿子这是怎么了?


家里热其实也很困惑的,原因再与即便只是下楼拿快递也得全副武装半天,总不能图省事儿让孩子只穿一条裤子下楼啊。穿好羽绒服要出门的我在给给依姐穿衣服穿裤子,可想而知我已经浑身冒汗。终于穿好要出门了,我又好死不死就要作死地问了一句:“大荣你确定不跟我去吗?”话说,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为啥当时就是取个快递却还想让儿子跟着……可能是冥冥中自有定数吧,已经感受到这货已经捅了娄子。

原本一脸不屑根本不想出屋的李大荣,李大荣意外地话风大变,竟然从里屋一路小跑,强烈表示我也要去。

我当时还纳闷,怎么就良心发现改主意了呢?

没办法,谁叫你TM嘴欠!于是我让穿戴整齐的依姐站到了门外(因为门口凉快),我又开始给李大荣穿裤子穿衣服穿鞋子。

我就取个快递啊,为嘛要给自己找这么多事!


撒谎、掩盖罪行、嫁祸给妹妹……我的儿子这是怎么了?


取完快递回来,我便回到里屋换睡衣,穿上上衣开始换裤子的时候,发现我放在床上的睡裤有几个地方湿了,看到水渍的那一秒,我基本已经预感到是怎么回事了。

我把裤子旁边的被子看去,果然也是湿了一大片,我把被子拉开一看,嚯,床单也湿了一大片……

不用闻我也知道洒的是什么,不用想,我也知道是谁干的。


撒谎、掩盖罪行、嫁祸给妹妹……我的儿子这是怎么了?


我告诉那个内火中烧的自己冷静、淡定,不能爆,谁小时候还没尿过几次床,然后偷偷拿被子盖住?

我平心静气地把门打开说:“你们谁给我解释一下,床上这些是谁弄的?”

依姐走上前看了看,说:“不是我~”

大荣站靠在门边,也不进来说:“不是我~”


撒谎、掩盖罪行、嫁祸给妹妹……我的儿子这是怎么了?


我反问:“不是依依也不是你,难道是我弄的吗?”

李大荣说:“是妹妹。”

依依站在一边一脸懵逼说:“不是我…”

我当然知道不是李依依,我是亲眼看着她把最后一口奶茶喝掉,还舔了边。

我说:“是谁做的就承认,妈妈不喜欢不诚实的孩子!”同时对李大荣报以了非常犀利的眼神。

这个时候大荣心虚地开始结巴:“那……如果那个小孩……小孩子承认了……的话,你……你会不会打他?”

我当场差点憋不住笑场,谁给你的心眼儿,还敢跟我讨价还价?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在客厅的荣爸已经听不下去了,气势汹汹地直接走了过来。

李大荣一看爸爸皱着眉一脸杀气的走过来了,害怕的赶紧往我怀里钻。

要知道,我家老李头平时虽然和蔼可亲,彬彬有礼,可那都是对别人家孩子,对李大荣,向来是很严厉的。他是那种一发飙,所有小孩都想逃跑的凶蜀黍!

不是我吹哈,他生气的时候,那黑熊压境的气势和狼一样的杀气眼神就足以让所有的小孩瑟瑟发抖,更别说他发福后,又高又壮像墙壁一样的身体,简直跟抢小孩糖果的接头恶霸一样。

如果说这世上有谁是不怕他的话,估计也就剩下还不怎么懂事的毛妮儿了吧。当然,荣爸也的确只对他闺女凶不起来……依依一哭,他就心软了。


撒谎、掩盖罪行、嫁祸给妹妹……我的儿子这是怎么了?


这边,李大荣见爸爸生气的走过来,自知是瞒不住了,之前跟我讨价还价的嘴脸也立刻收了起来,躲在我怀里像个受惊的小鸡。看见荣爸生气了,我就不气了,转而开始担心儿子,我心想:这下李大荣没好果子吃了。

我赶紧说:“如果是你做的,你就赶紧跟爸爸妈妈承认错误。做错了事,贵在承认,该道歉的道歉,该弥补的去弥补,该负的责任就承担。这才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汉该做的。”

我这么说一方面是真的这么想,教育他做人,一方面也是出于老母亲搅屎棍的良苦用心,我也怕我们家老李暴怒,然后对我小小的玻璃心的儿子造成什么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

有句话叫“慈母多败儿”,自从李大荣过了3岁,我是越来越能理解这话了。

作为一同生活了10年的人来说,我俨然已经预感到了老李要撸起袖子开始上纲上线了。

“你给我站过来站好,别躲在你妈身边,我好好问你。”虽然语气虽然缓和,但李大荣更怕了,老子教育儿子,而且还是儿子犯了原则性错误的时候,我没理由阻止啊。

虽然有心维护,但我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家庭妇女,深知爸爸教育儿子的重要性,多以就赶紧让他站好听爸爸说,有个好态度,也好争取从轻发落啊。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屋子里就剩下我们三人了。毛妮儿可能是见大事不妙,自己就默默地溜出了屋子。这丫头,心里头比大人都亮堂,知道爸爸真生气了,这事儿她插科打诨也是过不了关的,索性避免波及,走为上策……

此处不得不说,老二在一个家庭里一定是察言观色的高手,比起错都不知道错哪的老大来说,这可能是老二出生时就点好的天赋值,为了日后能在老大的挤压下生存下来吧。

荣爸的确是把大荣教育了一番,因为太唠叨我就略过了,训斥的重点有三个:

第一,身为一个男子汉,做错了事就得承认,妄图撒谎蒙哄过关是不可能的,你能蒙得了谁?

第二,如果办了坏事,第一时间跟爸爸妈妈说,早说,爸爸妈妈就可以早点把床单洗干净、晾上,晚上干了还可以睡。妄图拿被子遮掩算什么大丈夫的操作,如果不是妈妈及时发现,那爸爸妈妈晚上就没有被子盖,到时候就不是批评那么简单了。

第三,荣爸很好奇,奶茶是怎么洒的,当时李大荣在干啥?虽然最终他没从他儿子嘴里知道答案,孩子都被吓傻了,要不是我在边上,估计连话都不敢说了。

李大荣怎么就这么怕他爸?!

最终,荣爸立下新的一条家规,以后不可以在床上吃东西,无论是哪个卧室,都不行。

还好,虽然荣爸声音很大,但起码说的都是人话,讲的都是道理,没有人身攻击,也没有破口大骂,维护住了父亲的威严,我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此时已经接近饭点,荣奶奶见教育的差不多了催我们赶紧吃饭(我觉得也是为了给李大荣解围,她其实也害怕荣爸讲起来没完,还可能越讲越是生气,对李大荣不利)。

为了让李大荣有个良好的胃口,吃饭的时候我们没有再说这个事情,但吃完饭后,我把李大荣叫到了屋里,我觉得有必要跟他好好谈谈。

在此之前,我其实没太遇见过撒谎这件事,因为他以前闯祸的时候,我们大多都在现场,要么在闯祸之前就阻止了,要么眼看着他犯错没得可抵赖。

但随着大荣和依姐的年龄也越来越大,我们对于孩子们的监管也不再是24小时不离身了,逐渐就出现了让他们自己玩的时间空档,也给他们闯祸留下了很多可“犯案”的时间。

记忆里,这应该是李大荣懂事以来第一闯祸后跟我撒谎,虽然我知道撒谎这件事是早晚要狭路相逢的,但它来的时候,未免还是会让人心生恐惧和担忧,这次不重视,下次他还会撒谎,成瘾之后可怎么办?

因为荣爸已经批评过了,我就省去了装模作样大发雷霆的步骤,荣爸的威力已经足够引起他对这件事的重视了,所以我让大荣坐在我的膝头上,语重心长地跟他谈话。

我一直认为,孩子做错事一点也不可怕,谁还没有碎过碗摔过碟子了?当一个孩子闯了祸犯了错,下意识地就会想说如何把它蒙哄过去,神不知鬼不觉地就应付过去最好,这种心态我非常能理解,是一个正常小孩下意识的做法,上升不到人品问题。

我们说诚实是美德,拾金不昧做一个正直的人也一直是我想让大荣成为的人。但对于孩子来说,要面临诚实的这个抉择的时候,大多都是自己犯错的时候,他们会第一时间意识到承认错误可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他似乎能预见到爸爸妈妈勃然大怒,甚至男女双打的下场。趋吉避害是人最重要的属性之一。

我相信李大荣会出于求生本能而选择脱口而出的撒谎,但我不相信这孩子在秉性有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根源,不在于你拆穿他,批评他,然后再一番大道理告诉他要诚实,而是在于告诉他撒谎与诚实之间,哪一个付出的代价更大。

毫无疑问,闯了祸自然是要承担责任的,小则挨顿臭骂,大则可能会有皮肉之苦,但比起这些,你更应该让他意识到的是,撒谎后面临的损失会更大,撒谎并没有比承认错误更划算。

所以我告诉儿子的第一件事是,闯了祸不要隐瞒,妈妈希望你第一时间告诉我,我们看看怎么去弥补。就像今天的床单,如果你早告诉我跟爸爸,我们早都把它洗好了。同时我们可能会批评你,但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爸爸批评你一波,妈妈也批评你一波。如果我没有及时发现,很有可能爸爸妈妈的床单被子都是湿的,晚上没办法睡觉,我们发现的时候一定会比现在发现更生你的气。你想想看,这样的结果,是不是比你一开始就成人错误要大的多?

第二件事是,每个人都会犯错,妈妈爸爸都会犯错,闯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愿意承认错误。做有骨气的人首先要有承担后果的魄力,做错了我们主动去道歉,态度好,并且看看能做什么去弥补,才是闯祸后的正确打开方式。

如果这件事非常难办,妈妈也可以第一时间地帮助你一起解决问题,我并不觉得道歉是件丢脸的事情,相反的拒不承认、讨价还价我才会觉得很跌份儿,不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应该有的样子。

第三件事是,嫁祸给妹妹,这件事非常low。自己撒谎就罢了,还要颠倒黑白,搬弄是非,这是我今天最失望的地方。妈妈没有生你洒水的气,反而是气你不承认还要赖在妹妹头上。妈妈给你生了妹妹是为了让你保护她的,不是让她给你背锅的。

当我给大荣分析了前因后果之后,他终于明白了爸爸妈妈非常生气的点在哪里。很多时候,孩子以为我们生气是因为他闯祸了,但其实并不是,我们生气的点在于,他对于父母的不信任,他不认为说出这件事对自己是伤害减到最低的做法,他们往往以为说出来就要承担被责难的风险。

很多小孩子是不可能意识到,先发制人认错的孩子,往往会很轻易地得到原谅,反而是耍小聪明、企图遮掩的行径会让人愤怒。而很多大人也往往没有意识到或者说是没有能够跟孩子说清楚。

我们教孩子诚实,并不是因为它是一项美德,而是因为那是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开始。父母对于孩子的信任,其实真的很重要。这让我联想到上了幼儿园甚至小学、初中之后都有可能遇见的问题。当你的孩子闯了祸被请了家长之后,你会怎么做?

你会第一时间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吗?你会相信孩子对你说的话吗?孩子会不会如实地告诉你前因后果?而你又会不会相信他呢?

有些孩子可能会怎么问都不说,那是因为他说了怕是也知道你会责怪他并不跟他站在一条线上,那索性什么都不说,反正你已经很生气了。这其实就是一种孩子对于家长的不信任。

那他为什么不信任你呢?原因就在于,当他闯祸的时候,你只管批评他,从来没有带着他一起去认真道歉,去弥补,让他知道,做了错事之后做这些事情才是正确的、合理的、能够弥补到他人的事情。

所以我很想说,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在某个历史时期遭遇孩子撒谎的问题,这是人之天性,无可厚非,别太纠结。更重要的是,当孩子犯了错、撒了谎之后,鼓励他去承认,带着他去弥补,跟他一起去承担后果,然后让他明白,犯错不可怕,爸爸妈妈永远都会站在你身边,帮你一起顶锅。

所以,我们在一旁洗床单的时候会让大荣在一旁围观,告诉他不过是弄上了奶茶,及时洗掉晚上就干了,并不会影响爸爸妈妈睡觉。

在我跟大荣谈完之后,我让大荣跟我和爸爸做了道歉,因为此次事件的直接受害人就是我们俩。

然后,荣爸让大荣趴在床边,他拿着平时训练用的海绵棒在他的屁股上打了三十下,作为他撒谎、掩盖罪行、嫁祸妹妹的惩罚。打的时候我选择了回避,我害怕看到李大荣求救的眼神,但最终还是不忍心扒着门缝看了看,荣爸打的不重,只是声音响而已。

这样的惩罚原本可以没有,但我们希望大荣明白,洒了奶茶,不过是洗床单跟我们道歉就可以了了,但撒谎这件事,触及原则和底线,必须给予惩罚。

这件事过后,我们就再没有提过,大荣似乎也并没有因为爸爸打了屁股而意志消沉,睡一觉起来又成了一条生龙活虎的好汉,但我相信,这一课牢牢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了。

文章的最后接着我开头的那句话说,诚实,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往往是可预知性的代价很大。但比起说谎、圆谎、别拆穿后的代价来说,真的是不值一提。可惜身为孩提,他们根本不可能想得了这么多,趋利避害是人性,他们会潜意识里逃避责任。而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帮他们理清利害关系。

杜绝说谎的最好办法就是,直面他的谎言,并告诉他,妈妈依然相信你,但我希望下次再闯祸的时候 ,你会是第一个主动告诉我的那个人。孩子承认错误的勇气,往往来自于对代价的认知,他们想不到弥补那一步,但我们得让他知道错了没事,要懂得去弥补,而不是逃避。

教一个孩子做事,比如走路、吃饭、认字这些都不困难,只要陪着他反复的练习,就可以了。但教一个孩子做人,每天唠叨你要正直有担当是没用的,只有突发事件才能检验你平时的教育,我们必须要通过机缘巧合的事件来让他成长,而对于这些事情你是如何看待和应对的,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建立。

下一篇,我会探讨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信任与盲从的度的问题,记得周四来围观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