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可能比通脹錢貶值更可怕!

這件事可能比通脹錢貶值更可怕!

這麼多年的切身感受和理財教育,一個觀念已深入大家的腦海:錢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毛。所以理財的第一要務是對沖通脹,防止財富貶值。

總是提心吊膽通貨膨脹錢多財富貶值,怎麼會冷不丁的出現通貨緊縮錢變少、錢更值錢呢?

01

通脹和通縮

通脹就是通貨膨脹,通縮就是通貨緊縮。通貨就是流通的貨幣,用大白話說就是錢。所以,通脹就是市場中的錢太多了,通縮就是市場中的錢太少了唄。

這個錢多錢少的標準是什麼?該如何衡量呢?是相對於市場中的商品/服務數量來說的。

當市場中的商品/服務數量穩定或增長緩慢,但貨幣量猛然增加,此時就會通脹,大家的直觀感受就是物價上漲或資產價格上漲(如房價/股價等上漲)。同樣的,當市場中的商品/服務數量穩定或增長緩慢,但貨幣量猛然降低,就會通縮,大家的直觀感受就是物價下跌或資產價格下跌(如房價/股價等下跌)。

錢怎麼會猛然增加或猛然減少呢?

現在的錢是主權純信用貨幣,數量是由各國央行管控的。也就是說各國央行可以根據需要(商品/服務增加了順勢增印錢,以及為刺激經濟人為擴大需求而增印錢等),而增加貨幣供應。猛然減少的原因在最後一部分會說。

通脹和通縮其實也簡單,就是錢的數量跟商品/服務數量的關係——相對商品/服務的數量,錢多了就通脹、錢少了就通縮。

錢的數量大致可以由M2來衡量,商品/服務的數量由什麼衡量呢?你總不能說過去的一年中,生產了30億雙鞋子/5億部手機/1億臺電腦吧?也許你知道的,是由GDP衡量的。也就是說,貨幣超發與否及其超發的幅度,可以看M2增幅和GDP增幅的背離程度。

這麼簡單的道理,有些人不一定懂。

只要央行一信貸寬鬆(表現為降準/降息),很多人就會說錢多了、財富被洗劫了,這種說法當然不對、最起碼不嚴謹。為什麼?因為在信貸寬鬆/印鈔放水的同時,也有增量財富(商品/服務)的產生啊,並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只是貨幣增加了、而商品/服務沒增加”。

我又要拿2008年的四萬億說事了。

雖然那年印了很多錢,但是建了很多高鐵/高速/機場/城軌/橋樑/房產啊——這都是增量財富。M2是由2008年初的42萬億增加到2018年末的182萬億,可GDP也由2008年初的27萬億增加到了2018年末的90萬億啊。

錢是變多了,可商品/服務也增多了啊——是的,前者的增幅高於後者的增幅。你可以說是貨幣超發了,但貨幣只是手段、財富增長才是目的,大家的生活品質可比十年前強太多了啊——尤其跟同時期的國外很多國家相比。

現在大家對貨幣超發(比如08年四萬億)不滿意,主要是對財富分配不滿意——財富是創造出來了,可有人分得少(如沒買房的人)、有人分得多(如買了房的人),但這不是本文的話題。

02

央媽印鈔放水

我們都知道,央行管控著印鈔的水龍頭。但請記住:它只是管控,到底能否印出鈔、放出水,還得看是否有人配合。

這人是誰?貸款人。

懂貨幣銀行學的人都知道——你不知道也沒關係,記住這個結論就好了:貸款就是印鈔、信貸寬鬆就是印鈔放水。

你買房貸款100萬,嗯……你印出了100萬的鈔票;你做生意貸款100萬,嗯……你印出了100萬的鈔票;你這月信用卡消費1萬或100萬,嗯——你印出了1萬或100萬的鈔票。當你提前結清房貸、還了貸款和信用卡賬單,你就把你印出的錢收回、消滅了。那市場中的錢不就少了嗎?不一定啊——你不貸款,有其他人貸款補上啊。

當貸款很容易(也就是信貸寬鬆期)、當大家爭先恐後的去貸款、當銀行放出的貸款額猛然增多時,就是大家齊心協力“開動印鈔機印鈔的時候”,此時市場中的錢就會增多。而這些新印出的錢流向哪個領域、哪個領域的價格就會上漲——豬肉漲價、蔬菜漲價、大蒜漲價、普洱茶漲價……房子漲價,都是這個道理。

可如果貸款人……不願意貸款呢?

還有人不願意貸款?!是的,就是有人不願意貸款。沒有好的投資項目、沒有貸款消費的慾望、不想貸款負債壓力太大……反正就是不願意貸款。

這不是空想,而是實實在在的存在。在當下的日本就是如此:低慾望社會下的年輕人,不願意貸款買房/買車/消費……即使貸款利息極低,央行費九牛二虎之力也印不出鈔、放不出水啊,因此以印鈔放水刺激經濟的安倍經濟學才實施艱難呀,這跟蠢蠢欲動、致富/消費慾望極強的中國完全不同。

銀行貸款就是創造新的貨幣,歸還貸款就是消費、減少貨幣。貸款的人越來越少、貸款的金額越來越小,如果再加上還款的人增多、還款的金額增多,疊加減少的結果就是市場中的錢變少。錢少了,而商品/服務的數量卻沒有減少,那就是通縮啊。

央媽印鈔放水並不能完全由它控制,需要外界的條件、需要貸款人的配合。所以,印鈔放水刺激經濟並不是任何國家、任何時候都能實施的,只有在經濟快速發展、人的慾望極其旺盛的時候才行,如過去四十年的中國。

關於央媽印鈔放水,就如同你(央行)牽一匹馬(貸款人)去河邊飲水(也就是信貸寬鬆期讓更多人貸款),可馬就是不渴、不喝水,請問你有什麼辦法呢?

馬不飲水,繩不能推呵。

03

通縮的原因

去年四季度以來,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行業紛紛出現裁員降薪潮,再加上股市/樓市萎靡、PPI/CPI持續走低,所以通貨緊縮的說法一時廣泛流傳。

為什麼會出現通縮呢?其實無怪乎以下幾個原因。

央行信貸緊縮。前文已經說了,貸款就是印錢,所以央媽緊縮信貸——表現就是加息/提高準備金,就會讓貸款困難。貸款難了、貸款少了、錢就少了,相對商品/服務數量來說,錢就不夠用了,結果就是通縮。

所以做投資理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信貸鬆緊情況。信貸寬鬆期開始,錢就要多起來了,會帶來價格的上漲,此時就要買入資產;而信貸緊縮期開始,錢即將要減少,會帶來價格的下跌,此時則要賣出資產。

實體產能過剩。通縮是錢的數量相對於商品/服務的數量少了。所以,當錢的數量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商品/服務的數量會造成通縮;當錢的數量增幅小於商品/服務數量增幅的情況下,也會造成通縮。

這些年為什麼我國的CPI漲幅一直在2%上下的低位徘徊?因為產能過剩。商品可以無限量的生產出來,也就漲不上價。為什麼在2015年後,PPI會出現大幅上漲?因為PPI是生產資料(煤炭/鐵銅礦石等)的價格指數,而2015年後中央提出了去產能以及加強環保監管。生產上游的原材料企業破產清退了,供給也就減少了,結果自然是價格上漲啊。

人們不願貸款。這就是上文說的,央行印鈔得有貸款人配合,沒人貸款也就無法印錢,央行再放鬆信貸也沒個卵用。

為什麼大家不願意貸款呢?沒有高收益的項目(經濟衰退期往往如此)、沒有借貸消費的慾望、沒有貸款投資賺錢的慾望……就如同當下的日本。現在的中國也存在這樣的苗頭,貸來錢幹什麼呢?沒有好的項目,投資不僅虧錢、還要支付貸款的利息。

人們不願花錢。專業的說法是貨幣流通速度下降。貨幣流通速度越快,經濟就越繁榮,錢也就越好賺,用通俗的說法就是“大把賺錢、大把花錢”。大城市的貨幣流通速度就快,賺得錢多,可總感覺錢不夠花。偏遠農村的貨幣流通速度就慢,賺得錢少,可總覺得錢花不出去。在大城市工作、而老家是農村的人,每到春節回農村老家時這種感受會特別強烈。

為什麼大家不願意花錢呢?心理預期經濟形勢不好或將來不好,預期錢將越來越難賺,還有就是確實失業了、收入少了或者沒收入了。而一個人的支出消費就是另一個人的收入,當支出減少,經濟就萎靡,通縮就來了。

長期看,錢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毛,引發通貨膨脹以致錢會貶值。可在一個短週期內,則會出現通縮,也就是錢會變少、錢會變得值錢。

辨別週期,踏準節拍是多麼的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