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龍頭集聚帶動 強省會時代的成都表達

2019剛剛開年,各省會城市已是一派百舸爭流的競爭態勢。

1月14日,四川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省委書記彭清華對成都的“主幹”責任再加碼:成都要準確認識和把握在全省發展大局中的重要職責和使命,進一步樹立全球視野、戰略思維,對標先進、銳意創新,舞好全省發展的“龍頭”。同時,要求省直部門要把支持成都建設發展作為重要責任和應盡義務,不斷開創成都發展新局面。

蓉平:龙头集聚带动 强省会时代的成都表达

無獨有偶,1月9日,傳聞已久的“濟南萊蕪合併”得到“官宣”證實。新聞發佈會上,山東明確表示,區劃調整的目的,就是要做大做強省會,打造全省區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讓濟南在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中發揮龍頭作用。而在此之前,陝西也於2017年初將西鹹新區的代管權整體賦予西安,誓要打造一個超級西安。與此同時,鄭州、合肥、貴陽等中西部地區省會城市也紛紛進入做強做大的發展快車道。

種種跡象表明,一個強省會時代已經來到。而且,國家層面對此也持積極態度。在2018年的中央巡視工作中,巡視組對濟南、青島、南京、哈爾濱、瀋陽等都提出了“發揮省會城市、中心城市作用不夠”的意見。可以說,新時代的特定背景下,強省會發展模式已漸成趨勢。

因而,四川“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等重大戰略部署,可謂應時而動、順勢而為。

去年,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時代下的國情、省情,對四川全局工作再梳理、再謀劃,在4次專題會、22個重點課題研究報告、306個調研報告之後,最終推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的創造性戰略部署。這一戰略部署中,首次將成都明確為“主幹”,要求成都做強主幹、更好發揮引領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各經濟區域協同發展,重塑全省經濟地理版圖。用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的話來說,這“前所未有地突出了成都在四川發展全局中的龍頭地位和關鍵作用,前所未有地賦予成都在世界城市體系中參與合作競爭的責任和使命”。

蓉平:龙头集聚带动 强省会时代的成都表达

此番彭清華再次用“龍頭”之稱強調成都的主幹地位,將成都的“主幹”責任更加具體化,也以更高標準,要求成都要切實擔負起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的責任,切實擔負起吸納聚集全國全球要素資源的責任,切實擔負起輻射帶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切實擔負起省會城市的責任。四個“切實擔負”,實際上再次強調了成都的“一崗雙責”。即從四川全局而言,成都要具備引領、帶動、輻射三大功能,當好“標杆”,發揮“一干”作用;從國家大局而言,成都要肩負國家使命,代表國家形象,體現國家意志,高水平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引領帶動區域共同發展;從民族復興而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引領中國城市在世界崛起,為成都加快建設世界城市提供了時代機遇。而“一帶一路”建設正引領成都由“內陸腹地”躍升為“開放前沿”。

蓉平:龙头集聚带动 强省会时代的成都表达

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是國家賦予成都的歷史使命。這一任務的具體落地,就是建強經濟、科技、金融、文創、對外交往中心和國際綜合交通通信樞紐“五中心一樞紐”功能。目前,圍繞提升經濟中心和區域帶動能力,成都正聚焦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新經濟,加快構建高質量經濟體系。圍繞提升運籌調度能力,成都正不斷提高國際高端要素資源聚集和調度能力,加快建設國家西部金融中心和全國重要的對外交往中心。圍繞提升創新引領能力,成都正從制度、環境多維發力,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創新創業生態,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科技中心。圍繞提升文化影響力,成都正大力推動天府文化發展,深入開展“三城三都”創建。圍繞提升門戶樞紐能力,成都正大力構建“空中絲綢之路”和“國際陸海聯運”雙走廊,加快建成國際門戶樞紐城市。

蓉平:龙头集聚带动 强省会时代的成都表达

吸納聚集全國全球要素資源,目前成都已初步具備這個能力。去年,成都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上升29位至全球第71位、躋身Beta+級。成功獲得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申辦權。隨著城市人才創新力、要素集聚力、資源轉化力、文化影響力的不斷提升,成都正不斷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去集聚和配置要素資源,並“溢出來”輻射帶動全省經濟協同發展,成為全省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巨大的資源配置系統,成為全省高質量發展的“穩定器”、“發動機”和“領頭羊”。 成都將2019年確定為“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全力推動世界文化名城建設,就是面向全球聚合先進生產力,提高強主幹壯支幹的能力。

切實擔負起輻射帶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尤其要把握好龍頭與腹地、虹吸與擴散、強幹與壯支的關係。近年來,成都城市首位功能與實力、知名度和美譽度日益提升。去年底發佈的《全國省會城市首位度發展報告》,首次對我國省會城市首位度發展進行科學全面的研究。報告採用廣義首位度,從城市的規模、產業、功能三方面選取了36個評價指標,量化分析各城市的競爭優勢和比較優勢。其中,成都總指標綜合得分排名全國第一。但高首位度,並非意味著“一花獨放”,從首位城市到主幹城市,強化的是“做強”與“帶動”的雙站位。去年,成都與市(州)簽署全面合作協議,制定支持企業川內梯度轉移激勵政策,並在“成都企業市州行”活動中籤署183個合作協議、總投資932.1億元。在擔當中推動共興、於合作中謀求共榮,“水漲船高”的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正加快形成。

從省會城市、區域中心城市再到國家中心城市,發展的風雨兼程中,成都對四川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從來未變。而今,面對國家以及四川賦予的全新戰略定位和戰略任務,成都在四川 “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 “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中作為“龍頭”的“舞動”姿勢,更加突出和清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