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墨客吟诵最多的古镇,距上海只需1个小时车程


枫桥古镇位于大运河、古驿道和枫江的交汇处,沿河形成两条市街——枫桥大街和寒山寺弄,随河成市,因水成街,具有独特的水乡风韵。

水乡苏州桥多,明清时期,有记载的桥就有四五百座,然而,千百年来,诗人墨客吟诵最多的,尤其以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最为有名。

走过枫桥古镇的渔隐桥,沿着京杭大运河东岸的石板路前行。已流淌了千年的古运河轻浪翻腾,一艘艘偌大的载重机械船,缓缓地往来南北。岸上,白墙黛瓦的古民居、当铺、米行等历史遗存,鳞次栉比却又静寂寥落;还有一座背依运河的古戏台,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壮观雄伟,无不重现着昔日的繁华景象。


这一带自古就是水陆交通要道,舟楫往来,商旅云集。宋元时期,枫桥市肆已扬名四海,明清时期更是空前繁荣。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有诗云:“金阊门外枫桥路,万家灯火迷烟雾。”清朝中期,枫桥古镇已是全国最大的粮食集散地,贸易往来甚至覆盖了日本、东南亚等地,民间素有“枫桥塘上听米价”之说。

穿过枫桥古镇,往北步行十来分钟,是京杭大运河与其支浜上塘河的交汇处。上塘河在古时曾有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上游四五公里处的苏州古阊门,曾被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誉为“最是一二等风流富贵之地”。枫桥便横跨在上塘河入运河的河口。远望枫桥,清波涟漪的河面上,半圆形单孔石拱枫桥与其倒影,构成一个优美的圆。

走过一道蜿蜒的回廊,转身,上塘河北岸,是一尊张继的青铜雕像,他长袍斜卧,仰头闭目,满脸愁闷。再往前十余步,距离枫桥三五十米的地方,是一个古旧的简易码头。朋友说,早前枫桥附近,只有这个码头,因此后人猜测,张继当年应该就是夜泊于此。


站在桥顶远眺,枫桥古镇傍水而筑,错落有致;寒山古寺松柏茂密,鼓楼耸立;枫桥南堍,曾经抵御倭寇的铁岭关,巍然屹立,雄姿不减当年。

寒山寺黄墙黑瓦,在夕阳金色的余辉下显得庄严肃穆,铁岭关巍然矗立于运河边上,记述着苏州城的历史,而古人诗中无数次提到的枫桥,如今就安祥地躺在铁铃关下,那么沉静而苍老,你会意识到它屹立在此已经整整一千年,又会觉得千年不过一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