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8移动支付事件,看移动支付市场前景如何?

2018年作为移动支付高速发展的一年,巨头大战风起云涌,即便移动支付已经走过几个年头,但在大众眼中,依然是一个新兴产物。那么。2018年对于移动支付来说是怎样的一年?往后移动支付的前景又会如何?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2018移动支付发生了哪些事件?

12月17日,微信支付在服务商平台发布以《关于抵制"零费率"、维护服务商市场健康发展的倡议书》为题的公告,表明将会对通过“零费率”、“低费率”的方式拓展商户、排挤同业竞争的服务商进行严厉打击,以保证其他服务商的正常经营和市场健康发展。

吸粉通道关闭

以往,通过移动支付平台完成的微信支付交易,消费者会自动成为商家或平台的微信公众号粉丝,这也是微信为移动支付平台提供的一种吸粉方式。

而在2018年10月,通过支付来吸粉的模式已经被微信方面关闭,而且这一模式何时重新开启,尚不得知。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被动吸粉影响了消费者体验,这也是微信方面关闭吸粉通道的主要原因。虽然这一行为对移动支付平台及其服务商来说,并不是好事,但对于规范行业来说,是件好事。

垂直行业细分服务

新零售、扫码点餐、校园小程序、医疗服务、车主平台……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两大巨头的带领下,更多的企业开始为线下商户提供细化的移动支付服务和行业解决方案,铺设更使用的使用场景和渠道。从支付开始,向营销靠拢。移动支付不单单只是支付,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商家提供营销解决方案,帮助商家更好地经营。

静态二维码限额500元/日

2018年4月1日,支付宝、微信支付扫码限额正式上线,静态二维码支付被迫“瘦身”,每日交易额不超过500元,但动态条码消费金额并没有受任何限制。动态码是指会自动刷新的条码或者二维码,随机生成,安全性高。

移动支付的前景如何?

从目前来看,移动支付尚未进入下半场。

对于移动支付从业者来说,虽然一二线城市已经趋于饱和化,但在四五线城市和乡镇市场,移动支付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中国还有数千万的商户没有使用移动支付,还有数亿用户没有使用移动支付,所以,对于移动支付而言,未来的空间还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