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家“三無”船運企業簽下1380萬英鎊合同 英國政府在“脫歐”壓力下鬧笑話

與一家“三無”船運企業簽下1380萬英鎊合同 英國政府在“脫歐”壓力下鬧笑話

沒有一艘船,沒有貨運歷史,網站的服務條款從一家外賣網站複製粘貼而來……由於與一家“三無”船運企業簽下1380萬英鎊合同,英國政府近期又因“脫歐”成為笑柄。

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海上貨運公司,原本打算在英國“脫歐”後承接跨越英吉利海峽的渡輪業務,但卻不斷遭爆料從未有過相關業務,英國運輸部近日不得已終止與其合作。

簽約時公司沒有一艘船

由於與歐盟遲遲無法就“脫歐”達成一致,英國或將面臨無協議“脫歐”局面。無協議“脫歐”意味著“脫歐”後,歐盟法律將不適用於英國,雙方面臨相互關稅水平提升和貿易壁壘增加等問題。目前,英國卡車能在歐盟成員國之間順利通過邊境檢查。一旦無協議“脫歐”,英國經由歐盟國家的貨物將面臨更嚴格的安檢——即使每輛車在邊境檢查站滯留數分鐘,也可能導致英吉利海峽兩岸港口排起長隊。

為應對可能無協議“脫歐”帶來的交通堵塞,英國運輸部去年12月與法國布列塔尼渡輪公司、丹麥聯合輪船公司、英國海上貨運公司簽署了總計1.07億英鎊的合同,在英國與歐洲港口間開闢額外的滾裝船渡輪路線。其中前兩家企業均為行業內知名服務供應商,海上貨運公司的出現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英國運輸部去年12月22日曾低調發布公告,稱與一家名為海上貨運的渡輪公司簽署了一份價值1380萬英鎊的合同,將在英國拉姆斯蓋特港與比利時奧斯坦德之間開闢滾裝船渡輪航線,並在正式“脫歐”前投入使用。運輸部還表示,由於面臨無法預知的“極度緊急”狀況,取消了標準流程中應有的公示環節。

作為三家中唯一的英國公司,海上貨運公司首席執行官本·夏普表示,公司成立於2017年5月,由擁有豐富航運經驗的人士創立。而對於旗下擁有什麼樣的貨船,夏普卻含糊其辭,稱由於商業敏感原因無法透露,只是承諾會“很快”投入使用兩艘滾裝船,今年夏天將增加至4艘。海上貨運公司還在聲明中表示,公司正處於發展階段,正在“尋找合適的滾裝船隻,與港口協調,修建基礎設施”。

針對如此詭異的聲明,保守黨議員保羅·麥森格率先提出質疑。他發現這家公司在去年12月底簽約時“沒有一艘船,也未有過航運業務”,並質疑該公司是如何通過政府合規審查的。

此後,該公司更多內幕被不斷爆出。在海上貨運公司官網的服務條款內容中,其中一句話為:“顧客在同意支付每餐/每單之前,有責任完整檢查物品”,這與航運公司格格不入,引發人們這段話從外賣網站複製粘貼而來的猜想。文中“運費每單單獨計算”“用戶禁止下虛假訂單”等奇怪的文字也證實了這一猜測。不過該公司隨後修正了這些匪夷所思的內容。

反映對無協議“脫歐”不安情緒

面對越來越多的質疑,英國運輸部不得不出面解釋稱,“籤合同時完全瞭解對方是一家新成立的航運商,並仔細審查了該公司的商業、技術與財務狀況。”英國運輸大臣克里斯·格雷林也辯稱:“這是一家新成立的創業公司,英國政府支持本國的公司沒有任何問題。我們已經對該公司做過仔細的合規調查,簽署的合同也非常嚴格,確保他們會提供服務。”

由於拉姆斯蓋特港2013年起就不再使用,海上貨運公司自1月初開始整修碼頭,原計劃2月中旬開始提供服務。然而2月9日,向海上貨運公司提供支持的愛爾蘭航運業龍頭阿克洛航運公司突然撤回對海上貨運的支持,令人浮想聯翩。緊接著,英國運輸部改口稱,由於該公司“顯然無法完成合同的要求”,因此已終止合同關係。運輸部甚至將責任歸於阿克洛公司:“正是因為阿克洛公司的參與,才讓政府對海上貨運執行合同的能力有信心。”

對此,英國反對黨成員紛紛將矛頭對準運輸大臣格雷林與特雷莎·梅政府。反對黨領袖科爾賓直言此舉“滑稽”,更多議員要求運輸大臣下臺。影子運輸大臣安迪·麥克唐納抨擊稱,“我們不能再讓這個無能的運輸大臣一遍又一遍地令國家蒙羞了,他必須走人。”

與海上貨運公司簽約給英國政府招來不少尷尬,備受英國國內關注,因為這一事件真實反映出英國政府和民眾對於無協議“脫歐”的不安情緒。有分析指出,這屆政府“脫歐”呈現出鬧劇般的態度,“與一家沒有渡輪的渡輪公司籤合同”就是最好的證據。

對於英國運輸部簽下如此滑稽合同的動機,英國廣播公司分析稱,若不算這家英國公司,那麼為應對無協議“脫歐”造成的交通混亂,英國政府將完全依靠兩家總部設在歐盟的公司。而更多人則質疑英國政府沒有全力阻止無協議“脫歐”,卻選擇匆忙簽署上億的合同,“尤其是這些錢絕大多數都流到了歐盟公司的口袋裡,讓英國在國際舞臺上淪為笑柄。”自由民主黨領導人凱博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