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和李白的友情有多深?這首詩所表達的情誼可以穿越時空!


提起李白和杜甫,大家是不是馬上就會想起他們的名篇大作呢?確實,這兩個人一個詩仙一個詩聖,在我國詩歌史上有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般的地位,說他倆是雙子星也不為過!除此之外,杜甫和李白還有著深厚的友誼,也成為了歷史上的一段佳話。但因為二人出生的時間有差別,杜甫比李白小了11歲,所以大多數時候杜甫都像是李白的小迷弟一般,追隨著李白這位大哥哥。

杜甫和李白的友情有多深?這首詩所表達的情誼可以穿越時空!

杜甫和李白的友情有多深?這首詩所表達的情誼可以穿越時空!

當然了,作為詩人,如果要表達對偶像的尊敬愛慕之情的話,寫詩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下面我們就來講一講杜甫寫的關於李白的最後一首詩,這首詩所表達的情誼之深甚至可以穿越時光!

杜甫和李白的友情有多深?這首詩所表達的情誼可以穿越時空!

這首詩就是《不見》。話說在天寶四年的時候,杜甫追隨著李白遊覽齊魯大地,兩人由此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不過在此之後他倆就天各一方,再也沒見過面,到此詩寫成時,李白六十一歲,杜甫也已經五十歲了,年過半百的兩人對於人生自然是看得差不多了,再加上一年後李白就離世了,所以此詩當為杜甫寫給李白的最後一首詩。

這首詩是這樣的——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⑸,頭白好歸來。從表面上看,這首詩並不難理解,標題是"不見"已經可以看出杜甫的意思了,第一句詩更是直接表達出了杜甫對李白的思念之情,也像是李白一生的真實寫照——"狂",是的,李白的一生可謂是浪漫傳奇,他遊覽大好的河山,他不追求功名只想著為社稷奉獻自己的才華,可無奈,即使是生在盛世,他也沒能被伯樂賞識。這是一個悲劇,也是一個悲哀。

杜甫和李白的友情有多深?這首詩所表達的情誼可以穿越時空!

接下來的幾句詩,相信不用筆者過多分析大家也能夠看得懂,從而體會到杜甫對於李白的仰慕之深,尊敬之深。正如最後一句那樣,即使當時李白運途不順,但杜甫一樣虔誠地希望李白能夠度過難關,善始善終,而"匡山"其實是李白少年讀書的地方,這裡也包含著杜甫希望李白晚年可以回到故鄉生活的美好祝願。這首詩所蘊含的感情之深,可以跨越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