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的由来

丰收节的由来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其实,作为古老农耕文化古国,中国丰收节由来已久。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收是千百年来农民最大的期盼,农事丰收对社会安宁同样意义非凡。我国古代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的遗迹和地名。这些地名多少都与农事丰收有关系。《万历十五年》记载,明代皇帝每年需携百官到先农坛祭祀先农神并“亲耕”,以寓意五谷丰登,足见丰收在传统农耕文化中至高无上的地位。灿若星河的文学作品里记载了中国农民对丰收最朴实和真切的渴望,也将丰收与国泰民安联系在一起,成为后者的生动注脚。

在中国,农历十月初十日是传统的丰收节。主要是庆祝一年的丰收,祭祀丰收神“炎帝神农氏”。中国民间认为农历双十节是“十全十美”的吉日。汉族及大部分少数民族中为农历十月初十。在中国畲族等部分少数民族中为农历八月十五。在南印度也叫“庞格尔节”,在公历3月中左右。藏族的望果节相传有1500多年历史,每年的青稞黄熟后、开镰之前,藏族农民绕地转圈,以舞酬神,还要展示藏戏、歌舞、跑马、射箭、拔河等才艺,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彝族规模最为盛大的节日——火把节,也有“持火照田以祈年”的历史底蕴在其中。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诗经》里的先民把粮食与美酒献给先祖,也诚恳地祈求着对来年丰收的庇佑。“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浑圆饱满的稻米仿佛还带着泥土的清香,镌刻着杜子美对盛世最有画面感的回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农家丰收的喜气、热情洋溢的挽留让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放翁也多贪了几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