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項目如何緩解柬埔寨電力不足


柬埔寨近年的電力需求與日俱增,當地耗資7.81億美元興建的塞桑河下游二號水力發電項目早前正式投產,預料有助該國減少對進口電力的依賴。

一帶一路項目如何緩解柬埔寨電力不足

塞桑河下游二號水電項目以「一帶一路」資金投資興建,發電量佔柬埔寨總電力供應20%。

塞桑河下游二號水力發電項目是柬埔寨境內規模最大的「一帶一路」項目之一,經過長達5年施工後,終於在2018年年底正式投產。該水力發電項目是中國在柬埔寨投資興建的第七個同類設施,發電量達400兆瓦,可確保首都金邊以至東北部整個上丁省都有充足電力供應。

如今,柬埔寨這7個獲中國投資興建的水電項目已全數落成,綜合發電量達1,328兆瓦,佔全國總髮電量一半,單是塞桑河下游二號水電項目便佔約20%。

塞桑河下游二號水電項目位於湄公河其中一條主要支流,佔地逾36,000公頃,規模極其浩大,其水壩高56.5公尺,全長6.5公里,在亞洲排行第一。該項目設有8個燈泡貫流式機組,每組發電量50兆瓦,全部於中國製造,現在已可全面運作。

該項目以「建設–營運–移交」的方式興建,這種模式在亞太以至其他地區的「一帶一路」項目中甚為常見。根據當初簽訂的協議,以中國華能集團子公司瀾滄江水電為首的發展商享有45年營運權,不過首5年已用在工程施工上。

發展商架構方面,以北京為總部的華能持有51%股權,柬埔寨的皇家集團(Royal Group)持股39%,餘下10%則由越南電力集團(EVN)擁有。據估計,項目總成本為7.81億美元,而水壩每年則可帶來近3,000萬美元收入。

塞桑河下游二號項目的投產可謂及時之至。柬埔寨正面對嚴重的電力短缺問題,加上當地製造業在外來投資推動下蓬勃發展,對電力需求殷切,令情況雪上加霜。

更棘手的是,除了工業發展外,該國多個人口極為稠密的地區至今仍未獲全國電網覆蓋。過去15年,柬埔寨的發電量水平由2004年的208兆瓦增至去年的2,650兆瓦,升幅達1,250%,但也只能勉強抵銷同期用電量的上升步伐(約1,140%)。

根據柬埔寨電力局的2018年年度報告,雖然塞桑河下游二號水電項目可增加柬埔寨的電力供應,但在2019年,該國仍須從鄰近國家輸入和前一年相同的電量。

據估計,柬埔寨的電力需求仍較供應多出約442.50兆瓦。在這個差額中,277兆瓦會由越南供應,135.50兆瓦從泰國輸入,餘下30兆瓦則源自老撾。

不過,值得欣喜的是,柬埔寨電力局副主席Ty Thany早前公開表示,該國的全國電網將於今年年底前擴展至所有村落,而連接電網的住宅整體比例也會由現時的70%上升至80%。

另外,Thany又保證該國的電價將大幅下降,原因之一是當地多個獲中國投資的能源項目先前相繼落成,終可令發電成本下跌。

今年,柬埔寨的新電價預料會較現行水平低4%至20%,具體減幅視乎相關個人或企業用戶的每月用電級別而定。一般估計,到2020年,該國的電價將進一步下降。

柬埔寨中小企業協會聯合會營運經理Ly Visal歡迎電價下調,但也不敢過分樂觀:「電價下調對本土企業而言當然是好事,但現在的電費仍然較為昂貴。和鄰近國家相比,我國的基本電價即使在下調後仍高30%至40%,這令本土企業很難真正在區內以至國際市場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