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警强力推进 146 名工人喜拿工资回家过年

干警强力推进 146 名工人喜拿工资回家过年

2019 年 2 月 1 日(农历腊月二十七)上午 9 时,庄河市人民法院四楼大会议室内洋溢着喜庆的气氛,146 名工人怀着激动和喜悦的心情静静地依次领取他们翘首以待拖欠了近二年的劳动报酬。

大连浩源生物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海产品加工的企业,也曾经营的红红火火,后因经营不善,截至 2017 年 5 月,已拖欠工人工资 200 多万元不能兑现,无奈工人们纷纷提起了劳动仲裁和民事诉讼。这些案件陆续经庄河市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决及庄河市人民法院判决后,浩源公司仍然没有依法履行义务,涉及 150 起系列案件的 150 余名工人先后向庄河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庄河市人民法院收案后对该批系列执行案件高度重视,立即展开执行行动,执行人员第一时间查封了浩源公司所有的两台单冻机,并在得知浩源公司将厂房设备出租给他人经营后,又立即对租金进行了冻结,在浩源公司仍未履行义务的情况下,又对浩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在强大的法律威慑下,浩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于 2017 年 " 中秋 "、" 国庆 " 双节前夕将 23 万元工资交付到法院,法院及时将该款发放给工人。2018 年春节前法院又提取了已冻结的到期租金 20 万元发放给工人。此后,执行人员进一步强力推进,将被执行人浩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纳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限制其高消费,同时又多次对其施压,敦促其履行义务,但案件始终没有取得进展。与此同时经执行人员调查,浩源公司因为环境污染问题,租赁方解除了租用其厂房设备的合同,公司尚欠外债近 3000 万元,房地产也全部用于抵押银行贷款,根本无力支付工人工资。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工人们对法院的执行工作不理解,执行人员一边安抚工人的情绪,一边又想尽一切办法多方寻找解决的途径。

2018 年是最高人民法院提出 " 用二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 " 的攻坚之年,对资不抵债的 " 僵尸企业 " 明确提出了 " 执转破 " 的执行思路,给该批案件的执结带来了生机,借助这一东风,执行人员立即对该批案件启动执行转破产程序,将该批案件移送破产审查。在破产审查中,大连某食品有限公司接收了银行对浩源公司的债权,执行人员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与该公司多次面对面协调浩源公司拖欠工人工资问题,经沟通 , 该公司从大局出发,同意负责解决工人工资,并答应努力筹措资金,尽可能在 2019 年春节前一次性发放到位。功夫不负有心人,该批案件终于如期在春节前圆满解决。望着工人们拿到工资后离去的背影,执行干警们感到了无比的欣慰。

张国宣 田成东 半岛晨报、海力网首席记者张锡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