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做到萬人大校,創始人透露了這兩個心法

下面讓我為您抽絲剝繭,深度講解如何打造優質產品和優秀團隊。

4年做到萬人大校,創始人透露了這兩個心法

第一條生命線:打造過硬的教學產品

校長們是否親歷過這樣的“數字魔咒”:學校一直徘徊在某個固定規模上,怎麼增都增不上去?這種情形下,不管這個規模是200人,還是1萬人,我們都可以確認,學校的產品出問題了。

儘管很多時候,校長會認為是招生不給力造成這種困局,但如果您過多地關注於招生問題,說明您沒有關注到點上(招生問題的背後很可能是教學產品的問題)。當我們把教學做好的時候,其實招生已經不成問題了。

即便您會招生,但沒有一個好的教學產品支撐,那麼您也一直會疲憊於招生與流失的痛苦當中。當然,如果教學做好,招生自有方法,您又是營銷出身,那麼學校的發展就會更快。

可見,產品多麼重要!你看現在千人、萬人以上的大校,他們能夠做到現在,最主要的都是把產品作為突破點。

4年做到萬人大校,創始人透露了這兩個心法

以我們學校為例,從創立之初,並且將每級的教材按照超常、培優和提高分成了三個層。所有學生必須經過入校測試才能入班,嚴格按照分數分班,並且期期測試,比如你這一期是在超常班,如果考不好,可能下一期分數下來之後,你可能會進入到培優,每一期都根據成績進入不同班型,並非固定不變。

同時,我們學校每進一個新老師,前三個月不允許帶班課,期間需要經歷大量的刷題、過課、磨課以及嚴格的考核測試。此外,在這三個月裡,新老師可以帶一對一,將其作為練兵的好機會。

好多校長可能有這樣的擔憂,學校初創時招不來有經驗的老師做課程。但像學而思這樣一些大機構,他們一般不招聘有經驗的老師,因為對比起有多少有經驗的老師,產品是否系統化、學校有沒有新師培訓能力更為重要。正如環球雅思創始人張永琪所說:“新人費鉛筆,老人費橡皮”

而且,如果你初期沒有名師支撐課程產品,可以去市面上買,或者在前期做加盟。但在加盟時,校長應該擦亮雙眼,因為一旦加盟,未來幾年中,有些東西都很難改變。總體上,

做加盟需要注意的四個問題:

第一,您所加盟的學校必須有非常成功的實體校區,起碼它在當地算得上龍頭老大級別,有口碑保證。而且,它應該是單科類、專科類的學校,您加盟的校區也只能做這科,不能語數英樣樣做。

第二, 你所加盟的學校要有教材編寫能力,並有兩年以上的教材推廣經驗。而且,它必須在當地已成立五年以上(硬性條件),從教材到師訓,必須有一整套完備的流程。

第三, 你所加盟的學校除了線下教材、師訓系統之外,最好有一個線上支撐系統。

第四, 加盟之前,校長一定要親自駐紮到目標學校的校區附近,跟它的學員做深入溝通,實地考察這所學校的口碑(口碑一定要好才行)。

此外,就算您做了加盟,不代表就萬事大吉了。我們一定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做自己的教學和教研,就像麥當勞,結合中國的實地情況賣起了油條。此外,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深耕所加盟的產品線,每一期都做變化。

例如,學而思,一直到現在,它的發力點還是把數學及其教學做到極致。這樣一個市值100多億的學校,語文課程只在北京當地開設,英語也只兼併了一個有影響力的品牌,還不做主推。它只把擅長的數學產品從開始的1.0研究到現在的4.0,甚至是5.0,把產品標準流程化,做成一個系統,所以學而思的系統是最好的,它的課程產品已經進入到了5.0。

4年做到萬人大校,創始人透露了這兩個心法

第二條生命線:打造優質的團隊

“學校的招生重要還是招聘重要?作為校長,我們主要的精力應該放在留學生上,還是留老師上?”

我展開在線調查,絕大多數朋友都把教師工作放在首位。特別當達到一定班額時,校長精力的侷限性越發突出,亟需好老師助力學校發展,招新人、留老人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做好這項工作呢?憑什麼新教師會對學校青睞有加?為什麼老教師會待著不想走?答案有很多,但其重中之重,均繞不開:

我們團隊本身好,讓人有方向、有盼頭、有錢賺!

第一,團隊文化為我們指明方向。

團隊文化(又叫企業文化)至少包括團隊願景、使命以及價值觀。沒有一個老師想追隨沒有夢想、沒有鬥志的校長,再小的學校,也要建設團隊文化。

我辦學時,把學校的願景(做教育的開拓者)、使命(讓進步永不停止)標在大小LOGO上。還提出了“三位一體”的價值觀:

1) 站在團隊角度:打造一支有溫度的團隊,成就員工的一生。

2) 站在客戶角度:為三代人圓夢,成就客戶的夢想。

3) 站在個人角度:為教育奉獻一生,“員工自我修煉12條”。

第二,明確的晉升路線讓員工有盼頭。

有時,我們會遇到這樣的謎題:給老師發的工資不低,他卻幹著幹著就走人了。深入思考發現,老師們留下來,除了錢,工作本身的價值感也很重要。要達成這樣的效果,最簡單實用的辦法就是:設置晉升路線,賦予其短期、中期、長期的目標。

以我們學校為例:

1) 見習教師希望轉正;

2) 正式員工努力評優;

3) 優秀教師競聘為分校區副校長;

4) 分校區副校長致力於升職為分校區校長;

5) 分校區校長渴望成為項目負責人、區域副總、大區總校長。

層層進階,每個人都有目標,每個人都盼頭。

第三,健全的薪酬制度,讓大家一起有錢賺。

團隊內部我們常說,如果一個老闆只是跟員工談夢想,不談錢,他就是在扯。首當其衝,工資是老師的一種價值體現。

以我們學校為例,我從不避諱跟他們談錢,開出的工資至少高於同行30%。而且,凡是做1年以上的員工,如果工資低於某一標準,不用他來找我,我會主動找他談話。

此外,我們的團隊福利健全。

比如,每月全員發放生活用品,如衛生紙、牙膏、牙刷、洗頭膏、洗髮水、沐浴液等,人均標準控制在40元到50元。我們很多員工的父母和家長常反饋說:“這個真不錯,最起碼每個月的衛生紙都不用買了。”這一項每月都有,從不中斷。

再比如,每個月我們都會獎勵任務達標的員工。例如,我們小學數學組去年年底時,定春季任務,只有10名小學數學組的員工,但定的獎勵措施是20萬到40萬,而且我強調這個20萬到40萬不包括平時的工資,不包括平時福利待遇,20萬到40萬是隻需要完成這個春季任務就可獲得。至於具體怎麼分,我們又有自己的分成模式,我們把它叫做“分贓”機制。

一度,我在全體大會上,鼓勵團隊學習《摔跤吧,爸爸》中的勵志精神。有一個員工說:“校長,不如你現在就請我們去看吧。”他是真情流露,很自然的一說,我當即決定,中午包一間影院,全員觀影。大家肯定會想到新東方俞敏洪最近花2000萬帶員工郵輪出海,我們雖然財力有限,但是一些小的驚喜仍可以適當地給員工。

認清優質團隊是什麼之後,校長具體怎麼做,才能打造一支優質團隊呢?

4年做到萬人大校,創始人透露了這兩個心法

首先,校長要學會鋪路,手把手地把老師帶起來。

辦學初期,絕大多數學生都在校長手裡,隨著學校的發展,校長要學會放手,把課程重擔順利交接第二個老師,也就是“複製成功因子”,我們可以按照以下幾步操作:

總體上,校長至少要先帶他兩個月。

第一步,讓他去要接的這個班聽課,並與學生互動。比如,檢查作業時,有同學不會可以讓他來講一遍。同時,課下要帶他進行大量模仿、練習。

第二步,在適當的時機,讓他講十幾分鍾課,然後慢慢加大他在正規課堂上的講課時間。

第三步,當一切順理成章以後,校長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完全退出。退出後,您要做好心理準備:對於新來的老師,學生和家長不會一點意見都沒有。但校長不能因為一點意見,就中止這個老師的成長,否則他很難留下來。

其實,很多老師的流失,不是因為學校的問題,而是因為客戶不認可。這點在90後新人身上尤為明顯。

然後,校長要打造自己的核心團隊。

這裡的核心團隊不是1個,而是層層疊疊的很多個。按照校長有5人的核心團隊、然後這個核心團隊中每個人再各自有5人的核心團隊計算,這個學校就有31人了。再往下分,當第三層的核心團隊再每人有5人的核心團隊時,學校規模就達到將近200人。

感情投入對於打造核心團隊至關重要。

“哪一個校長如果沒有帶著他的核心高管一起在外地過過夜,永遠也打不開心扉;如果一個校長沒有和他的高管喝醉過,一起哭過,也永遠心走不到一起;如果一個校長不會帶著高管去玩,工作也照樣做不好。”

在辦學初期,核心團隊的凝聚力很重要。所以,校長一定要做好榜樣,用無孔不入的感情投入,維護好它。

比如,對於中層以上的員工,每個月我們從工資裡拿出200元,學校再補貼100元,用員工父母的名字辦一個銀行卡,每月固定給員工的父母或者公公、婆婆發300元。錢不在多,卻讓員工的家長很受用。

接下來,校長要堅持給員工做定期培訓。

學校的天花板來自於校長的思想高度。儘管很多校長覺得專業課講起來最拿手,但培訓中儘量不要講專業課。如果有校長真的覺得吃力,那麼就應該“走出去”多交流,增加知識儲備量。

為什麼要定期培訓?想打造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團隊,首當其衝必須實現思想統一,其捷徑就是定期開會培訓。很多學校做不起來,就是因為大部分用的是兼職老師,他們所做的根本不是校長想要的。

最後,壓軸的是,校長要練就造場、造勢、護場的能力。

這個場一定是正能量的場,讓每個老師都進到這個場裡。校長不僅有造場能力,你更要具備護場能力,並且護場要及時、隨時,對於破壞它的行為及時說不。就像犯罪學中的“破窗效應”: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地,牆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

綜上,從零到萬人大校的辦學經歷告訴我,儘管辦學之路任重而道遠,但產品和團隊兩條生命線,賦予了我們巨大的前進動力。把我的經驗分享給你們,相信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帶出上千、上萬人的大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