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蘇東坡—是誰發明了“當紅炸子雞”?

復有詩書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孫大仙。今天我們接著講蘇東坡和他的古典美食故事。

在這裡,本仙格外強調,如果你已經準備要睡了,最好不要聽本節目,因為——這是一檔聽完會餓的節目!

書接前文——上文說道,蘇東坡剛到惠州,變著法兒地找便宜羊肉吃,結果開發出了新吃法——烤羊蠍子,竟還吃出了蟹味兒。

吃貨蘇東坡—是誰發明了“當紅炸子雞”?

紹聖二年九月,朝廷大赦天下,但是詔令元祐黨人不在赦免之列,並且終身不準北徙。

所謂“元祐黨人”,是與“元豐黨人”針鋒相對的兩個政治派別。元豐是宋神宗執政時期的年號,宋神宗支持變法,變法派也就被稱為元豐黨。

而神宗駕崩後,哲宗即位,年號改元為“元祐”,哲宗還沒親政時由他的奶奶高太皇太后聽政,高滔滔是反對變法的保守派,因此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人也被稱為“元祐黨”。之後,高太皇太后去世,持續九年的元祐黨復古被親政的哲宗直接滅掉,新的年號“紹聖”也意味著改革派的重新掌權。蘇軾因此受到了牽連。

吃貨蘇東坡—是誰發明了“當紅炸子雞”?

幾乎可以判定再無政治前途的蘇軾嚐到了眾叛親離的滋味,這次的情況要比上次貶官黃州更嚴重,官員朋友不再與他交往,連身邊的姬妾們紛紛離他而去,蘇軾的兩任妻子王弗、王閏之早已亡故,只有侍妾王朝雲一直陪在身邊,這也讓他稍感欣慰。

王朝雲自熙寧七年蘇東坡任杭州通判時進入蘇家,年僅十二歲。二十三年間一直跟著蘇東坡輾轉南北,無論是被貶還是升官,始終忠誠不二。雖說姬妾沒有義務與主人患難與共,但朝雲卻陪著他南遷,成為他悲慘的流放生涯中忠實的伴侶。

吃貨蘇東坡—是誰發明了“當紅炸子雞”?

那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與其說是蘇軾以無盡之言描寫西湖,倒不如說是自己在杭州短暫的時光,既得意于山水,又有如朝雲這樣的佳人作伴的恰當比喻。

蘇軾何許人也?官場際遇他早就看透了,區區南蠻之地,怎麼可能困住一個樂天派。

蘇軾很快適應了惠州當地風土人情和飲食習慣,他認為:“惠州風土食物不惡,吏民相待甚厚”,甚至還想到了,如果終生無法離開這裡,那就乾脆做好在這裡終老的準備吧。

他在白鶴峰建了一座房子,並躬耕田中、自給自足,這樣的感覺久違了,上次拿起鋤頭刨地,還是在黃州的時候。

吃貨蘇東坡—是誰發明了“當紅炸子雞”?

慢慢地,蘇軾發現,所謂南方瘴癘之地,卻有別樣的物產,四季變化沒有北方明顯,也因此可以常常有蔬菜水果的收穫。

秋來霜露滿園東,蘆菔生兒芥生孫。

我與何曾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

在他看來,這些蔬菜比那雞鴨魚肉還要味美。

不僅如此,蘇東坡還喜歡野宴,惠州豐湖,就是蘇軾最喜歡野宴的地方。他把這裡湖邊長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蓴菜:

吃貨蘇東坡—是誰發明了“當紅炸子雞”?

豐湖有藤菜,似可敵蓴羹

這裡的豐饒,讓蘇軾想起了他最愛的杭州,從此,在他的詩中,惠州豐湖被稱為西湖,這個名字直到今天都沒有變過。

人間勝絕略已遍,匡廬南嶺並西湖。

西湖北望三千里,大堤冉冉橫秋水。

留師筍蕨不足道,悵望荔枝何時丹。

王朝雲做為江南女子,可沒有蘇軾這樣的適應能力,她對南方的氣候很不適應,日漸憔悴。看著日漸消瘦的朝雲,蘇東坡很是心疼。

他想到用蘆薈、西湖蓮子等頗具養顏功效的原料,獨創出一道名為“東坡西湖蓮”的菜式,並親自下廚烹製好,給朝雲享用。蘆薈自古就被民間百姓女子做為美容、護髮和治療皮膚疾病的天然藥物,而蓮子又有養生安神的功效,蘇軾的一片用心,可見一斑。

吃貨蘇東坡—是誰發明了“當紅炸子雞”?

不僅如此,熱衷於烹飪的他,看到王朝雲善歌舞、音樂,並且常常在惠州西湖泗洲塔下為東坡彈奏琵琶。蘇軾靈感來了,看到土產鮮味中,有一種長的不小的蝦蛄,俗稱“賴尿蝦”,這種蝦的節殼上有一道道橫紋,像極了朝雲懷裡的琵琶。

於是蘇軾以蝦為原料,創造了一道“琵琶蝦”。並且取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西湖聽韻。這道用最普通的蝦做成的菜餚,成為客家菜水系流派——東江菜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流傳到今天,流傳下來的不止是美味,還有蘇軾與朝雲患難與共,知音相伴的美好故事。

除了這些菜品,蘇軾還自創了幾道至今廣為人知的家常菜。

用東坡肉配合惠州本地醃菜——梅乾菜,就變成了新的美味“梅菜扣肉”;

東坡魚在製作過程中,澆入了惠州陳醋,成了新品“西湖醋魚”;

還有其它一些菜,比如以蘆菔和大米調製成的玉糝羹,全蔬菜配料的東坡湯,豬大腸做的炒東坡……

吃貨蘇東坡—是誰發明了“當紅炸子雞”?

酒足飯飽之際,蘇東坡摸著肚皮,問身邊的朋友,你們說,我這肚子裡都有什麼?有的朋友說,是學問,有的朋友說,是見識,蘇東坡搖搖頭,又有朋友說,是一堆食物唄,他還是搖頭。這時候,王朝雲在一旁說,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蘇東坡哈哈大笑。是啊,本可以執政為民,結果卻是這樣的下場,自己的確顯得很“不合時宜”。

有一天早晨,王朝雲看到幾隻剛學會打鳴的小公雞在院子裡昂首挺胸地散步,突發靈感,殺了其中一隻,用香料藥材和雞一起燉煮,之後撈出,趁熱又用熬好的糖汁塗滿雞身,晾乾後改刀裝盤。

吃貨蘇東坡—是誰發明了“當紅炸子雞”?

這道菜讓蘇軾耳目一新,蘇軾便問朝雲,你是怎麼想到這樣去一隻雞的?

朝雲正想用這盤雞肉開導一下夫君,就說:“妾最愛嶺南的早晨,今天早起,看到咱家的公雞也在朝著朝霞昂首打鳴,我想,無論雞還是人,都是要懷著宏偉的志向面朝光明的,於是,我就做了這道菜。

蘇軾若有所思,他當然知道朝雲的意思,於是就問朝雲:“這菜有名字嗎?

正等老爺給取名呢。”“好,好一個宏偉志向,就叫宏志雞如何?”

從此東坡菜系就多了一式“宏志雞”,這道菜傳入了民間,成為粵菜中重要的一道菜品。因為方言的演變,這道菜大家更熟悉的名字被稱為“紅子雞”。

吃貨蘇東坡—是誰發明了“當紅炸子雞”?

故事到這,又到了《聽菜譜》的環節,介紹一下東坡玉糝羹的簡單做法。——我們用做一道菜的方式,回味本期節目——希望大家可以從一道簡單料理中,去看一段不一樣的歷史,享受不一樣的味道。

吃貨蘇東坡—是誰發明了“當紅炸子雞”?

這是一道三餐皆可食用,既可當菜,也可當飯的菜品。

第一步,準備白蘿蔔一根,去皮,切成小粒,記住哈,粒兒要小,但別切成末兒。同時,把大米搗碎,備好。

第二步,把蘿蔔粒兒和米碎放在一起煮,用電鋸煲或者煮鍋都行,最好的是小火,多煮一會兒,越爛越好。時間自己把握,我感覺一個小時差不多。

羹熟後,什麼都不用放,直接吹涼了喝。

叫勺了!大功告成。沒聽過癮的朋友,可以看看本節目的文字內容,上面有詳細的手繪菜譜製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