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生而为人,我很忏愧?

人工智能时代:生而为人,我很忏愧?

人工智能时代:生而为人,我很忏愧?

拾遗物语

我感到人类面临着的最大危险,

就是日益先进的科技与日益膨胀的人类贪欲的结合——莫言

1

上周,基因婴儿的新闻一时激起千层浪。

随着事件的发酵,

众多吃瓜群众从一开始的不明觉厉,

很快陷入了质疑和谴责当中。

这种质疑会不会很熟悉?

有人说,一部人类历史,

也是一部科技质疑史。

这其中,

当然不乏诸如此次基因婴儿的正常质疑,

却也不乏一些事后看来荒唐的恐慌。

不说远古文字发明时,

人们担忧记忆力会因此迟缓,

也不说近代火车出现时,

担忧子宫会因高速形成的真空而脱落,

只是说当下wifi技术流传越来越广时,

竟还有人毫无科学根据地认为wifi会致敏。

剑桥曾有研究发现,

和以前相比,

现在平均每六个月人们就会恐慌一回。

科技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质疑和恐慌,

这是一个舍与得并存的时代。

这让我想起畅销书《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的一句话:

人工智能和基因技术等科技进步,

将会把人类带入到一个不平等的、由精英统治的世界。

那么,在基因婴儿之后,

我们是否还要担心人工智能呢?

人工智能时代:生而为人,我很忏愧?

2

事实上,人工智能已经引起了质疑。

11月4日,

日本一男生举办了一场普通“婚礼”。

普通,是因为婚姻的流程,

按照普通人的婚礼流程,一项不少。

而为婚礼打上引号,

则是因为新娘并非真实存在,

只是一个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合成的虚拟二次元人物:初音未来。

所以,尽管现场来了39位亲友,

最重要的人物,他的母亲却拒绝出席——

我们可以想象出她内心之不可言状。

反对这门婚事的,

不止他的母亲,众多网友纷纷在社交网络上实名反对这门亲事。

不过反对的理由却让人啼笑皆非:

有什么用?单方面结婚?

抱歉,初音未来是我老婆。

或许你以为这只是年轻人的玩笑,

但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

已经有近6成日本男性对于把人工智能(AI)当恋人或朋友持积极态度。

所以,当年轻女同事转发“为什么男生不追女生”的文章时,

我就甩出这则新闻的链接,

暗自揣测她们内心的恐慌。


人工智能时代:生而为人,我很忏愧?


3

当然,以上只是调侃,

人们对人工智能不乏严肃的思考,

比如:30年后,你的孩子靠什么拼过AI?

这并非无的放矢。

日本长崎有一家名叫Henn na的酒店,

当你走进去,一定会感到很新奇——

通常意义上的服务员,

全部为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所代替。

这种铺面而来的新鲜感,

也许会让你感叹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

但当你看见酒店水池里的鱼也是机器时,

恐慌大概会不期而至:

机器人什么都能代替,

未来,还有什么职业能留给人类?

据尤瓦尔·赫拉利在《舍得智慧讲堂》里所说的逻辑:主播可能被AI主播代替;

司机可能被自动驾驶汽车代替;

难道真的会在未来,

人类要在人工智能时代,

异口同声慨叹:生而为人,我很惭愧?

说到这我想起一个笑话:

一程序员相亲,刚介绍完自己的职业:我是程序员……

还没说完,女方就来了一句:

以后都是人工智能了,

你们程序员没什么用了。

其实她应该等一等,

程序员还有下半句:在开发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时代:生而为人,我很忏愧?


4

刘慈欣说过:科技进步带来了焦虑。

但不管是好事、坏事,

进步肯定不能停止,

这是我们生存必需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恐慌?

简书作者雷宇提到过一个有意思的词:

科幻电影后遗症。

什么意思?

科幻电影里涉及人工智能威胁的实在是太多了,人工智能威胁论就此应运而生。

而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

天生倾向于接受消极信息。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怒怼郭德纲的那对博士夫妻,他们号称“老相声终将落伍”。

基于的理由,是他们已经能用几百个公式创造出更好笑的相声。

郭德纲恐慌了么?

没有。面对交大博士放出的狠话,

他只是淡定地说:现在走还来得及。

淡定来自何处?

交大博士高估了公式套路的能力,

郭德纲没有低估人们的欣赏水平。

而人们面对人工智能的不淡定,

则往往来自于高估了人工智能的威胁,

却低估了人类的智慧。

人工智能时代:生而为人,我很忏愧?

5

去年十月,

机器人索菲亚被沙特授予公民身份,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机器人,

它火得一塌糊涂。

全因在采访过程中,

它表现出了一种独立意识:

比如她警告人类善待机器人,

还说要毁灭人类等。

新闻一出,引起一片恐慌,

人工智能威胁论再次被鼓吹起来。

然而,后续的事却没几个人关注:

索菲亚的回答都是事先安排好的。

让人们恐慌的,只是一场闹剧而已。

这种闹剧,却曾一而再再而三上演——

在没弄清你到底在恐慌什么时,

就已经迫不及待开始恐慌;

在你还没有评价能力时,

你就开始滥用你的评价权利。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

机器人群体能够干人类98%的非机械性工作的时代,社会会怎么样?

网友马前卒的回答甚得人心:

繁荣昌盛呗。

机器早就干了超过98%的工作了,

你觉得社会比过去有啥不好吗?


人工智能时代:生而为人,我很忏愧?


人工智能时代:生而为人,我很忏愧?


6

其实,越是人工智能时代,

我们越应该保持智慧的头脑。

首先,我们要回归淡定。

来看一个故事。

2014年11月14日半夜,

浙江省诸暨市一对夫妻躺在床上聊天。

妻子问丈夫:

“如果你中了500万,打算怎么分这笔钱?”

“先给自己买辆好点的车,

再给自己买一部手机和一台电脑;

挤一点给父母,

还有其他困难一点的亲戚;

然后可以考虑换一下房子……”

丈夫滔滔不绝。

妻子不满道:

“我为了这个家做了这么多,

你居然一点也不分给我……”

还顺带骂了他几句。

…………

于是,夫妻俩从床上吵到了床下,

最后还扭打了起来,

妻子哭着报了警,吵着要离婚。

可实际上呢,他们连彩票都还没买。

别笑,大多数人面对人工智能的恐慌,

荒唐性不亚于此。

有调查研究表明,

人们担忧的事情80%到最后都不会发生。

而我要说的是:人活着,

永远别忧虑遥不可及的问题。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在人生中,舍得下,才能拿得起,

这何尝不是智慧。

人工智能时代:生而为人,我很忏愧?

7

我们还应看到人工智能对人真正的威胁,

不在于他取代人类,

而在于重新定义了人类的生存方式,

和个人价值。

在照相机还没兴起之前,

欧洲肖像画家地位极高——

都指望你给画一画,才能留名后世。

高到达芬奇画像,都是自己亲自画人,

让徒弟们画风景。

但照相技术的发明,

肖像的任务被从画家手中永久地剥夺了。

那在这种大趋势下,

艺术领域等来的是什么?

是肖像画家的凋零吗?

不是。

是印象派等各种艺术流派的百花齐放,

是绘画本身的大解放;

是一个时代结束了,

但另一个时代,另一种生存方式,

更大的价值创造历程开始了。

人工智能,必然也会结束一个时代,

开启一个新时代——

舍弃原有的舒适区,

才能得到更大价值的时代。

其中关键则如尤瓦尔在《舍得智慧讲堂》里所言,你愿不愿意跳出自己的舒适区,

不断学习,如是,

人工智能和人类不是敌人。


人工智能时代:生而为人,我很忏愧?


8

不断学习,并非让你紧盯每一个潮流。

最后再来看一个现代寓言。

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

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

没有地方落座,

于是他灵机一动,

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

这一喊不要紧,

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

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来的了。

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

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

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很多时候,我们不也是如此么?

为所谓的潮流所蛊惑,

舍弃天堂奔向地狱。

要知道,人工智能不可怕,

不会做取舍,

追赶每一个潮流的妄想才可怕。

其实无论什么时代,

成功的秘诀只有两个字:舍得。

要关照自己的内心,要有舍得的智慧,

才能处之淡定,行也从容,成就自我。


人工智能时代:生而为人,我很忏愧?


9

其实人生有很多问题,都在舍与得之间。

为了给现代精英提供智力支持,舍得酒自主打造了高端IP《舍得智慧讲堂》——一个共享中国智慧的平台,构建了舍得品牌传播的前沿阵地,树立了中国高端白酒IP营销标杆和典范。

旗下含与凤凰网联合制作的高端思想对话节目,它将中国智慧、舍得精神与名人故事相结合,在进步中挖掘时代、人物背后的舍得故事,传递“舍得即中国智慧”的时代内涵。

除了尤瓦尔·赫拉利,龙永图、袁隆平、邓亚萍等大咖都做客过,截止11月,总播放量破10亿。节目每周四凤凰网、爱奇艺上线,欢迎收看。

人工智能时代:生而为人,我很忏愧?

智慧的背后是选择,

选择的背后是舍得,

正如舍得酒,

“舍百斤好酒,得二斤精华”

智慧酿造,

为你奉上精益求精的生态美酒。

唯取舍之道,方得尊贵品质。

人工智能时代:生而为人,我很忏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