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七七事變(一)——佈防京津的二十九軍與事變前夕華北局勢

七七事變是中國全面抗日戰爭的開端,也是中國民族意識覺醒的開始。當時的人們可能還沒有察覺1937年7月7日中日兩國都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八年後中國取得了徹底的反侵略戰爭的勝利,而日本滑向了毀滅的深淵。時間過去八十年讓我們一起撥開重重迷霧,回顧那段歷史。


本文是《關於七七事變》的第一個章節,這裡旨在探討兩個問題。一,為什麼是非嫡系的二十九軍駐守京津?二,七七事變前華北局勢是怎樣的?

關於七七事變(一)——佈防京津的二十九軍與事變前夕華北局勢

中原大戰,蔣介石獲勝

1930年馮玉祥和閻錫山聯合反蔣,“中原大戰”爆發。這場軍閥混戰以蔣介石的勝利告終,馮玉祥的西北軍餘部約六七萬人在宋哲元、張自忠、劉汝明、童玉振、孫良誠、秦德純、趙登禹、張維藩等人的帶領下,退入山西,名噪一時的西北軍就此分崩離析。由於山西是閻錫山的地盤,宋哲元帶領的這支西北軍殘部可謂寄人籬下,軍費無著,十分悽慘。

後來在1931年這支部隊被張學良收編改組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宋哲元任軍長,秦德純、劉汝明任副軍長,馮治安任三十七師師長,張自忠任三十八師師長。1932年8月在張學良的牽線下宋哲元任察哈爾省主席,二十九軍移防察哈爾終於有了一個落腳之地。

關於七七事變(一)——佈防京津的二十九軍與事變前夕華北局勢

長城抗戰

二十九軍移防半年後長城抗戰爆發,來自中央軍、東北軍、晉軍、西北軍等多個派系的國民革命軍約三十萬眾參加了長城抗戰,二十九軍在眾多派系中比較好認,人手一把鑌鐵大刀。喜峰口一役二十九軍大刀隊一戰成名,麥新以此創作了《大刀進行曲》傳唱大江南北。日本《朝日新聞》評論道:"明治大帝造兵以來,皇軍名譽盡喪於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來未有之侮辱。"戰後宋哲元、張自忠、馮治安、趙登禹、劉汝明等人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

關於七七事變(一)——佈防京津的二十九軍與事變前夕華北局勢

二十九軍大刀隊

關於七七事變(一)——佈防京津的二十九軍與事變前夕華北局勢

但是長城抗戰最後還是失敗了,之後簽訂的“塘沽協定”事實上承認了日本對東三省的佔領,並將冀東、察東列為"非武裝區",任由日軍進入。而後來日本得寸進尺不斷製造事端終於在1935年6月10日,國民政府同日本簽訂"何梅協定",同意國民黨中央軍、東北軍及黨務、特務機關從河北及平津撤出。至此,平津地區出現了權力真空,而隨著中央軍與東北軍的撤退,平津地區周圍除了二十九軍已經沒有了其它部隊,所以蔣介石才選擇了二十九軍駐防平津。

關於七七事變(一)——佈防京津的二十九軍與事變前夕華北局勢

何梅協定喪權辱國

就南京中央政府來說,用非嫡系的二十九軍在華北與日本人周旋可以保全政府顏面。對於日本方面來說平津地區與非中央直屬的二十九軍交涉也可以更好的分化瓦解中國在華北的勢力。對二十九軍來說周旋於日本與中央政府之間也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可以說接個結果是三方都能接受的。這就是為什麼是二十九軍在七七事變時駐守平津。

關於七七事變(一)——佈防京津的二十九軍與事變前夕華北局勢

宋哲元與蔣介石

而從1935年到1937年二十九軍與日本華北駐屯軍之間可謂衝突不斷,但最終都以政治協商解決告終,這就是為什麼宋哲元在七七事變全面抗戰爆發時會發生誤判,勸阻了中央軍北上支援!宋哲元做此誤判,百死難辭其咎!

盧溝橋的炮聲真正讓中華民族開始覺醒,在抗日戰爭前,中國並沒有近代國家民族的概念。所以在慈禧向十一國宣戰後,清朝東南督撫與列強達成協議“東南互保”。所以才會有甲午海戰後南洋水師向日本請求歸還俘獲的兩艘南洋軍艦,理由是那兩艘軍艦是戰前南洋水師派去會操的,不屬於北洋水師。為什麼我們如今當笑話看的事,在以前真實存在?因為我們有國家民族概念,而當時的人沒有。而鑄就我們中國人近代國家民族觀念就從中國全面抗日開始!

關於七七事變(一)——佈防京津的二十九軍與事變前夕華北局勢

“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