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這個男生的回答要載入史冊

我和你媽媽同時落水,你會先救誰?這是很多戀愛中的女生會問的一個問題,然而近期一個網友的回答碉堡了,無懈可擊,簡直要載入史冊!

“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這個男生的回答要載入史冊


“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這個男生的回答要載入史冊


“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這個男生的回答要載入史冊


“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這個男生的回答要載入史冊


“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這個男生的回答要載入史冊


“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這個男生的回答要載入史冊


“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這個男生的回答要載入史冊


你以為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嗎?然並卵!

“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這個男生的回答要載入史冊


這男生的情商,我佩服!

對於男生來說這確實是一個兩難的問題?甚至覺得這個問題很幼稚,那麼為什麼女生都會喜歡問這個問題呢?

大多數女生在問這個問題時,似乎並不是說刻意想要置男生的媽媽於險境,而只是想抓住一切機會想看看,自己在男生心裡的位置,跟他最重要的人相比,是第一還是第二?

很多人女生問這個問題時,是沒有腦子的,不會想到結果是啥,而只是想證明一些事情:你有沒有把我放在第一位!所有在戀愛中的人都有一種渴望自己是對方心中的唯一的心理!

有人說這往往是女生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但是其實從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所反映也是一種社會現象:婆媳矛盾!似乎婆婆和媳婦生來就是對立的,才讓作為兒子的丈夫如此糾結與兩難。這個時候不僅僅需要兒子有高情商,也需要兒媳有高情商!

“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這個男生的回答要載入史冊


在中國,婆媳關係是一種比較特有的現象。因為,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每個人與原生家庭父母的分離總是不夠的,會出現家庭成員之間的控制與反控制的衝突,對於兒媳婦來說,需要更高的情商來處理。

“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這個男生的回答要載入史冊


首先,你要理解婆媳問題的根源:不單純是兩個人的問題,而是兩個家庭的分化問題

比如說,你的老公和她的媽媽之間的分離本來就不夠,在中國原因是我們缺少一種成人典禮的過程,兒子在精神上很難和父母完全分開,父母也會用一種方法把兒子控制起來,所以在中國家庭,其實這不僅僅單是個婆媳關係,它意味著各種各樣關係的分離。

從精神分析角度講,那意味著一個家庭分化不夠。

第一,兒子和自己的媽媽爸爸,原生家庭分化不夠。

第二,作為一個女人和自己的丈夫之間分化不夠;

第三個,作為一個女兒,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其實分化也不夠。

這種不分化會造成的什麼結果呢?一方面,父母對兒女之間不願意分化,雙方都在試圖找到一種互相控制的感覺,你想控制你的丈夫,然後你的丈夫又想去控制他的父母,也許他想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懷。另外一方面,他的父母,也會去控制兒子,甚至通過控制兒子來控制你。所以,這種中國式家庭,都是一種控制與反控制的一種狀態。

不過這種中國式家庭在進化心理學裡面有一定的優勢,家族成員之間有非常更緊密的紐帶關係。東方國家很多都是以集體文化為主的一種國家,它更重視一種群體意識,這是一種文化的背景,那麼作為一箇中國人,你要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下生活好,你不能追求一種完全和西方社會一樣的生活方式,你得有更高的情商來處理這個問題。

“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這個男生的回答要載入史冊


那麼對應,你應該在家庭系統裡來解決問這個問題

第一、夾在家庭系統裡面,我們任何一個人的情緒,它都不是簡簡單單來源於你,它有一個情緒的傳遞。比如說,可能你從你爸你媽那得到一個情緒,然後,你又把情緒給了你老公,你老公可能有又他的情緒給了他爸他媽,他爸他媽又把他/她的情緒給了你。那麼,每個家庭都有一種焦慮傳遞的路線圖。使得在這一家族裡面沒有人能夠分化出這個情緒是誰的。

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情緒分化,比如說,家庭系統內,情緒是互相傳遞的,來源於你自身的負面情緒不要隨便傳遞給別人,來源於別人的負面情緒傳給你的時候,你也要避讓,不要產生應激反應。

“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這個男生的回答要載入史冊


第二、我們和一個人交流、交往的時候,你可以選擇性的和他的某一部分互動。比如說,我可以和你身上的我願意交流的那部分交流;對我友好、友善的一部分交流,而對你身上的毒素出來的時候,我就會暫時性的迴避。人和人之間時間長了,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訓練出別人用一種特定類型的的和你交往的方式。

第三、家裡面之間互相有一種現象,互相投射性認同。比如說,你的婆婆可能她想逼著你承認她的權利,並且會給你壓力,直到把你屈服,讓你承認,你就是屬於她或者被她控制的,你也可能想要給她一種壓力,讓她變成你心目中的那個樣子。所以,相互都在把一個燙手的山芋扔來扔去誰都不想接,誰都不想解決問題。在一個家庭系統裡面,這樣一種互相轉移焦慮,互相轉移對對方的控制,就非常明顯。那麼要做好這一點,我覺得適度的和家庭有一個結構的分開是非常重要的。

“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這個男生的回答要載入史冊


最後,媳婦的高情商,體現在,用遊戲的方式看待發生在婆媳關係中的一切

另外,媳婦的高情商還體現在,學會遊戲的看待這一切。也就是說,你在家裡,婆婆生氣了,甚至你也可以逗你婆婆生氣,但你不要真生氣,婆婆罵你了,你可以假裝很委屈,但你不要真委屈,你要玩兒,用遊戲的態度去玩,看待這一切。

在中國家庭,投射性認同的特點就是,我要逼著你產生某種情緒狀態,當你有了這種,我才覺得舒服了。如果慢慢地婆婆發現,你對啥事都不太當真,她沒法讓你生氣,她的這種投身性認同的機制就不能達到目的。婆婆投射一個東西給你,結果你用α功能(淨化功能)消化了,你用一種遊戲的態度在和她玩,一見到你,想生氣都生氣不了,你這麼聰明,但是也沒辦法啊,因為你就是這種態度,我婆婆沒法惹你生氣,就不能實現她的目標,就像是一個人吵架,你怎麼吵得起來啊,你總是嘻嘻哈哈的,因為人沒辦法戰勝一個不在乎的人。

“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這個男生的回答要載入史冊


所以說,在家庭中,你要用一種遊戲的態度,用一種要把一切都看作是一種好玩的東西在對待,哎呀,今天又跟婆婆鬥法了,你既然把她稱作是黑山老妖,那就嘗試用鬥法的心態和他玩兒。把這一切當做是生活中的一種樂趣,你試想一下,一個退休的婆婆,她每天生活中,沒什麼事情做,人受不了的。假如說,家裡面只有你婆婆一個人,你給她找個老伴,她肯定很快就把她力比多轉移到公公哪裡去了,就不可能攻擊你了。

這樣的話,你又能活得很好,你還能得到樂趣,每天回到家裡,哎呀,今天又有好玩東西了,今天又要和黑山老妖鬥三百回合,慢慢地,你的老公就會發現你的智慧,當你老公發現你的智慧的時候,你老公也會在其中做一些調整。

“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這個男生的回答要載入史冊


如果你得有足夠高的情商,你的情商能夠進而影響到其他人也看懂了這一切,公公也覺得,哎,這個媳婦真聰明,整天逗婆婆開心,我們也覺得挺好的,你老公也覺得你懂事,你聰明,你既不會讓自己生氣,你也不會生氣傷到自己,你還能讓這事情用一種大家願意的方式進行下去,慢慢的,他也會承擔一些他的責任。這樣家庭的和睦指日可待!

【喜歡這篇文章的麻煩評論一下,一個字也行,幫忙點個贊,你的贊是我最大的動力,歡迎關注我,每天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