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年銷量近4000萬部的金立手機,今日為何走向了破產邊緣?

近日,法院正式裁定金立破產的消息滿天飛,對於這一說法,金立方面則給出這樣的回應:法院受理了破產清算申請,不是裁定破產清算,現在還是破產重組方向。

若一家公司能夠重組成功,在理論上就有涅槃重生的可能性,相反,重組失敗就只能進行破產清算了,而金立目前只承認是在走破產重組方向,也意味著仍在破產的邊緣上掙扎。

曾年銷量近4000萬部的金立手機,今日為何走向了破產邊緣?

曾經年出貨量近4000萬部手機的廠商,為何會走到破產這一步呢?到底是業績拉不上來,再加上重砸廣告,導致資金鍊出現問題,還是掌舵人好賭成性,讓賭債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遙想當年,金立在功能機時代可謂是風頭無兩,最鼎盛時期還請劉德華來為其代言,那句廣告詞——金品質立天下,更是傳遍了大街小巷。

如今竟落到了有可能要破產的田地,雖然略感唏噓,但也沒有達到為此感到遺憾的程度,畢竟都是因果關係。

曾年銷量近4000萬部的金立手機,今日為何走向了破產邊緣?

找明星代言產品,確實是能最快獲得曝光量的法子,但代價就是費用高。

而金立在用錢砸廣告方面向來不會手軟,除了花幾個億請余文樂、馮小剛、薛之謙等大咖明星打響品牌外,還經常冠名贊助各類電視節目。

這些費用的投入卻沒有換來產品預期中的高銷量,據相關數據統計,金立手機在2017年內銷量僅排名第七,而當時劉立榮定的目標銷量保底為3000萬臺,但實際上只售賣了1494臺,目標距離相差甚遠。

曾年銷量近4000萬部的金立手機,今日為何走向了破產邊緣?

另一方面,除了過度的廣告營銷外,金立手機市場競爭力薄弱,也是拖垮他們的重要原因之一。

雖然金立這個牌子資歷比較老,相比現在的新興手機品牌,具有老用戶沉澱的優勢,但這畢竟是智能手機遍地開花的時代,華為、OPPO、小米等相繼穩站了市場位置,且在技術的較量上從未怠惰。

而金立似乎總是慢人一步,別人都在主攻技術創新了,它仍在鉅額砸錢廣告的路上固執地走下去,也沒有將精力投放在技術的研發中,直接忽略手機的外觀和性能的開發更新。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既然滿足不了時代的需求,金立若不做出改變,被時代淘汰或許是遲早的事。

曾年銷量近4000萬部的金立手機,今日為何走向了破產邊緣?

與此同時,在去年年底,劉立榮在接受採訪時,承認自己在塞班賭博並輸了十幾個億,甚至還挪用了公款。

外界便猜測,或許賭債是將金立最後推向破產邊緣的重要原因。

不過劉立榮透露道,金立之所以出現如此局面,本質上是由於金立手機多年的虧損,從2013年起就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在2016-2017年每月更是虧損不低於2億。

而金立在去年12月確實陷入了債款危機,目前總債款更達202億元,債權人648家,在資金鍊上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曾年銷量近4000萬部的金立手機,今日為何走向了破產邊緣?

不管金立未來能否走過破產這一道坎涅槃重生,若他們的手機一直都是這樣的設計,你們會選擇購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