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郑棉运行逻辑盘演与操作机会

以下为个人观点,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中国棉花网,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否则一切后果由个人承担!

春节在即,下游棉纺产业已补库结束,郑棉在中美贸易谈判消息面的影响下低位震荡运行。国内2018/19年度新棉产量基本已成定局,1%关税内配额按季度已下发,节后3-4月从季节性来说是棉花消费旺季,郑棉供需端的弹性变量在于需求端悲观预期能否改观以及相关政策,那么节后棉市的运行逻辑如何,我们一一道来。

USDA暂时重开三周,各报告带来波动率。

美国政府暂定重新开门至2月15日,经过短期的数据采集工作后,美棉出口销售报告、CFTC持仓报告、USDA2月月度供需报告以及3月底美棉种植意向报告将给市场带来信息上的确认。按照报告公布的时间顺序,首先是对市场前期猜测美棉销售环比转好的确认, ICE3月70美分/磅的支撑力度较大,之后是USDA2月月度供需报告的公布对全球需求的利空带来调整,与此同时,虽然全球产量的调减弹性小于需求调减弹性,但随着2018/19年度全球产量排名前五中唯一的增产国巴西新棉销售基本完成,全球阶段性供应压力已过去。

国内市场流通库存1月达到最高值,新棉拿货成本上移。

就中国的供需面来说,供应端确定的有2018/19年度国内产量、89.4万吨1%关税进口配额、国储棉的存量,不确定的有滑准税配额的增发预期以及相关政策调整。3-4月季节性消费旺季能否同期启动,对消费悲观的预期能否改观则是最大的变量。

以市场认可度较高工商库存之和作为流通库存,12月底国内流通库存583万吨,预计1月底国内流通库存量550万吨左右,在1月达到年度最高值,之后继续减少。目前北疆机采棉销售基本完成,新棉拿货成本上移,按照目前的内外棉价差,1%关税配额下发后港口棉压力逐渐减少。年后下游开工时间与往年同期相同,物流正月十三左右复工,纱线端整体原料库存均已低于去年同期,织厂成品库存目前高于去年同期,但年后一般会进入季节性去库存,关注织厂成品库存的去化情况。

中美贸易新一轮谈判在即,2019/20年度种植预期逐渐强化。

1月30-31日,中美进行新一轮贸易谈判,刘鹤本周还将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本周三和周四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谈结束后,将有大约30天的时间进一步谈判,以便在3月2日美国提高对中国产品关税的最后期限之前达成协议,消息面上带来利好消息,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利好消息不能持续的可能。3月2日后,中美贸易战面临谈判结果的短期落地, 新棉销售进入中后期,2019/20年度种植预期将逐渐强化,市场的矛盾将逐渐由需求转向供应。

总的来说,基本面上,随着新棉拿货成本上移,节后下游补库弹性较大,预计3月底期现价差以现货为标的期价上涨完成修复,强度看旺季订单情况,届时轧花厂的还款压力和套保压力逐渐消化,之后市场矛盾过渡到新年度种植。在中美3月初谈判结果短期落地,宏观不进一步恶化的前提下,郑棉可能在节后将逐渐进入曲折上涨过程。(月钥)

(责编:李伟 电话:010-58931122-28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