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李白——《國家寶藏》第二季開播

如果沒有李白——《國家寶藏》第二季開播

如 果 沒 有 李 白

當熟悉的背景音樂響起,001號講解員張國立身穿長衫走上舞臺,《國家寶藏》回來了。

所謂國寶,其價值不僅在於歷經百年滄桑依舊保存完好,更在於它們背後所承載的歷史、人物、精神、信仰。

每一期《國家寶藏》都向我們呈現了悠久的歷史,傳遞恆古至今的精神和中華民族的信仰。

在這一季的第一期中,翟天臨作為詩仙李白唯一存世真跡《上陽臺帖》的國寶守護人,與濮存昕老師一同吟誦了一首《如果沒有李白》,看得我熱血沸騰。

視頻如下:

原文如下:

如果沒有李白

如果沒有李白

如果沒有李白

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不過千年前少了一個文學家

《全唐詩》會變薄一點點 但程度相當有限

如果沒有李白

幾乎所有唐代大詩人的地位 都會提升一檔

李商隱不用再叫小李

王昌齡會是唐代絕句首席

杜甫會成為最偉大的詩人 沒有之一

如果沒有李白

我們應該會少背很多唐詩 少用很多成語

說童年 沒有青梅竹馬

說愛情 沒有刻骨銘心

說享受 沒有天倫之樂

說豪氣 沒有一擲千金

浮生若夢 揚眉吐氣 仙風道骨

這些詞都不存在

蚍蜉撼樹 妙筆生花 驚天動地

也都不見了蹤跡

如果沒有李白

我們的生活應該會失去不少鼓勵

犯了難 說不了長風破浪會有時

想辭職 說不了我輩豈是蓬蒿人

處逆境 說不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賠了錢 說不了千金散盡還復來

更不要說

大鵬一日同風起 扶搖直上九萬里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

如果沒有李白

我們熟知的神州大地 也會模糊起來

我們不再知道 黃河之水哪裡來

廬山瀑布有多高

燕山雪花有多大

桃花潭水有多深

蜀道究竟有多難

白帝城 黃鶴樓 洞庭湖的名氣

都要略降一格

黃山 天台山 峨眉山的風景

也會失色幾許

如果沒有李白

歷朝歷代的文豪詞帝 也會少了很多名句

沒有舉杯邀明月

蘇東坡未必會有把酒問青天

沒有請君試問東流水

李後主不會讓一江春水向東流

沒有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與名

金庸的武俠江湖 將會天缺一角《俠客行》

千百年來

蜀人以李白為蜀產

隴西人以為隴西產

山東人以為山東產

一個李白 生時無所容入

死後千百年 慕而爭者無數

是故

無處不是其生之地

無時不是其生之年

他是天上星 亦是地上英

亦是巴西人 亦是隴西人

亦是山東人 亦是會稽人

亦是潯陽人 亦是夜郎人

死之處亦榮 生之處亦榮

流之處亦榮 囚之處亦榮

不遊 不囚 不流 不到之處

讀其書 見其人 亦榮亦榮

幸甚至哉

我們的歷史有一個李白

幸甚至哉

我們的心中有一個李白

你是謫仙人

你是明月魂

正如詩中所說的那樣,如果沒有了李白,千年前的大唐可能會是另一番景象,假如有了另一個人取代李白的詩仙,那他的作品未必會有“長風破浪會有時”“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自勉,也未必會有“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豪邁,更不一定能寫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不羈。

沒有了李白,也必然沒有李白那豪放不羈的性格及其作品對後世千年的影響,更不會有無數文人因崇拜李白寫出更多經典的作品。我無法預估沒有李白的世界究竟會是怎樣,但歷史只有有了李白,上面的一切才得以發生,這個世界才能“生長”成今天的面貌。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他用千古詩篇開創了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

臺灣詩人余光中形容他: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唐朝是詩的盛世,李白則是唐詩的旗幟,在中國這樣一個詩的國度,如果沒有李白,將如群星璀璨沒有皎月灼灼般黯然無光。

01 少年志當存高遠

小時候,他的父親給他起名字的時候十分謹慎,以至於一拖就拖了七年,在李白七歲時,父親要給兒子取個正式的名字。

父親看著春日院落中樹木蔥鬱,繁花似錦,開口吟道:

“春國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

母親接著道:“火燒葉林紅霞落——”

李白知道父母吟了的詩句的前三句,故意留著最後一句希望自己接下去,於是他走到正在開花的李樹前,稍稍想了一下,說:

“李花怒放一樹白。”

這個七歲稚童的精彩詩句一出手,父母親就驚呆了,於是用這句詩中的頭尾兩字為他取名“李白”。

李白曾經有過一段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他的外公是胡人,舅舅經常帶他騎馬,奔馳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追趕牛羊。累了就隨意躺在草地上,美美地睡上一覺。李白在馬背上面對著無邊無際的大草原,盼望著自己也能早日長大,馳騁在自由的天地中。

所以才有我們一年級所學:“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純真年少。

待到中年落寞時,感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濃濃鄉愁。

少年時代的李白文武雙全,而且懷著一副俠義心腸,他的出類拔萃,讓人不禁感嘆:自古英雄出少年!

02 青年漫遊不辭遠

經過多年苦讀,25歲的李白開始了他的漫遊生活。他立志遊歷神州大地,看盡天下名山名水,嚐遍天下美酒佳釀。秀麗的巴山蜀水,賦予了李白的靈性。這位偉大的漂泊者用他的雙腳和詩筆豐富了大唐的山水:

三年級《古詩兩首》中的“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五年級《黃鶴樓送別》中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六年級《古詩兩首》中的“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課外拓展中的“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

他遍覽了無數名勝古蹟、名山大川,且歌且行,且行且樂。他用胸中之豪氣賦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飽含著氣吞山河的豪放氣概,流淌著源遠流長的自然之聲。

03 從官翰林不得志

李白學業有成,名揚四海,引起了一些人的妒忌。又加上李白生性傲岸,得罪了權貴。他們抓住李白的不拘小節、經常醉酒一事向玄宗進讒言,攻擊他的行為舉止與其身份不符。李白內心十分矛盾和痛苦,只好借酒澆愁。一日,李白又喝得酩酊大醉,嘴裡信口唱道: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時身旁的杜甫急忙挽起李白,怕他惹上“莫須有”的罪名,於是對軍士們說:列位,他真的醉了,不如我做一首詩,讓列位向天子解釋吧!

面對政治的黑暗,44歲的李白決定離開長安。他建功立業的理想依然沒有著落,而憤然離開長安,於是寫下了初中將學到的課文《行路難》三首:

“金樽清酒鬥十千,

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

行路難,多歧路,

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畢竟是李白,他超然,他狂傲,是英雄,是謫仙,他悲而不傷,樂觀向上與豁達大度的心胸使他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他相信儘管前路障礙重重,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巨浪,鼓滿雲帆,飄洋過海。

04 晚年滄桑東流水

離開長安後,李白又開始了雲遊生活,以詩酒為伴。沒有詩的人生是寂寞的,沒有酒的詩歌是乾澀的。對於李白來說,其實酒是對自己懷才不遇的生活的發洩,花間獨酌,他“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客中對飲,但見那“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臨行餞別,會有“愁來飲酒二千石”開懷。懷才不遇,一首《將進酒》長歌當哭,揮灑萬般豪情!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時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無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間青絲白雪;多少才華抱負付之流水,能夠解憂的惟有金樽美酒。李白是幸運的,他生活在一個自由開放的時代;李白又是不幸的,懷才不遇、壯志難酬!黃河奔流著,青絲白髮就這麼悄悄地交替。

君不見“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君不見“千尋鐵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醉著吧,就這麼“但願長醉不復醒”,何使英雄淚滿襟!

61歲時,大詩人李白寫下《臨路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不久辭別人世。

如果沒有李白——《國家寶藏》第二季開播

所思所想

清風、明月、美酒、山河――見證了李白走過的足跡,也成就了這位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歷史,喚起了我心中最深沉的歸屬感,以至於每每看到優秀的歷史節目,總是忍不住溼了眼眶。

“對於所有中國人而言,

哪怕他不瞭解古典文學,

哪怕他半點都不喜歡詩歌,

他也會開口遇到李白,

落筆碰到李白,

童年邂逅李白。

我們走遍神州大地,

會在千山萬水、日月星辰,

偶遇李白的背影……”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李白存在過的世界裡並身受包括李白在內的諸多古代文學家的影響,我們也生活在一個有過漫長曆史的國度,這片土地孕育過無數人才,承受過無數戰火,也誕生過無數奇蹟。歷史在這片土地上進行了厚厚的堆疊,甚至連我們自身,也是誕生在這重重堆疊之中。

我們無法從歷史中抽離任何一份存在,

我們能做的只有仰望,只有致敬!

如果沒有李白——《國家寶藏》第二季開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