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時光倒流——赫哲博物館

讓時光倒流——赫哲博物館

赫哲族博物館始建於2000年10月份,於2002年10月份正式向遊人開放。博物館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70平方米,平均每年接待中外遊客3萬多人次。赫哲族博物館是全國唯一的一座藏品較豐富,風格獨特,能較為全面展示和介紹赫哲族政治、經濟、文化、歷史、漁獵生產生活、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的民族博物館,2006年被國家民委批准為“全國民 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讓時光倒流——赫哲博物館

本館建築風格是根據赫哲族的古老民居地窨子,馬架子和撮羅子抽象設計而成的。博物館圓柱形外牆浮雕生動地再現了赫哲族遷徙、禦敵、狩獵、捕魚、信仰、藝術六個方面的場景。

讓時光倒流——赫哲博物館

館內為三層式結構,有1個開放式展廳和10個壁櫥式展覽單元,展出面積約1100多平方米,現有文物及各類展品1500餘件,展出的850餘件展品中,有赫哲先人使用過的石斧、陶罐等,還有魚皮衣褲、樺皮船、託日乞(託日乞是赫哲語,即狗拉雪橇)和118張反映赫哲族宗教信仰、文化藝術、生產生活的照片。


一樓

主要以漁獵自然環境展示為主,有全國政協副主席周鐵農親筆書寫的館名,有反映赫哲族民俗風情的6根彩繪柱及1根圖騰柱。在解放前赫哲族的生產方式、社會生活方式處於原始社會階段,在山林水域從事漁獵生產。捕魚和狩獵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來源。他們不僅以魚、獸肉為食,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魚皮、狍皮和鹿皮等獸皮製成,用魚皮做衣服是赫哲族婦女的一大特長。由於赫哲人擅使犬,歷史上對赫哲族曾有過“使犬國”的稱謂。

讓時光倒流——赫哲博物館

讓時光倒流——赫哲博物館

讓時光倒流——赫哲博物館

二樓

共十個展覽單元,展示了赫哲族悠久的歷史和在開發邊疆、捍衛邊疆,尤其是在清代抗俄和抗日戰爭中做出的貢獻。同時還展出了赫哲族特有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以及新中國成立後赫哲族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教育、衛生等各項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解放後,步入現代社會,但赫哲族生產仍以漁獵為主,在黨和政府的引導扶持下,已成功實現了向現代農業和市場經濟的轉化。

讓時光倒流——赫哲博物館

讓時光倒流——赫哲博物館

讓時光倒流——赫哲博物館

三樓

是同江市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成果圖片展。這些年來,我館在國家、省、市各級領導的關懷和各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在同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本著建館的宗旨,始終不忘收藏、展覽、研究、利用的原則;並依託赫哲族博物館,就赫哲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各類文化的交流,民族間的團結及地域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做了一些實際的工作。

讓時光倒流——赫哲博物館

讓時光倒流——赫哲博物館

住在磚房中的赫哲族,四千人口的赫哲族,國家撥款包裹著的赫哲族,今天已被漢化得失去了質感。除了傳說、老年人的回憶,除了屋旁象徵性的魚樓子,總還需要一些其它物什,能讓時光瞬間倒流。不知道族中那些離家唱歌跳舞的孩子、當導遊經商的孩子還願不願走進來參觀這樣一座建築,有關他們自己。他們的祖先呼吸著清澈的空氣融入世代棲息的場所,藉由薩滿、智慧和技藝,和神住在一起。

讓時光倒流——赫哲博物館

讓時光倒流——赫哲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