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修水库,考古队挖到“大宝贝”,装了148箱,下令永久封存

20世纪50年代,位于河南和安徽省的淮河发生了大洪水。为了彻底解决淮河洪水问题,当年秋天,水利部门决定在位于白沙村的淮河支流颍河上游建一座大水库。

河南修水库,考古队挖到“大宝贝”,装了148箱,下令永久封存

在水库建设期间,一名负责在大坝东部拉土的农民工,在挖掘过程中突然挖出一块绿色的大砖,他感到很奇怪,于是他挖出了绿砖,意外地露出了一个黑洞。蹲在洞穴的入口处,可以看到穿着奇怪衣服的色彩缤纷的“人”。农民工非常害怕,他们赶到领导办公室报告情况。

河南修水库,考古队挖到“大宝贝”,装了148箱,下令永久封存

项目负责人急忙拿起手电筒,往里面一照,发现下面是一个大砖房,农民工看到的“人”是墙上的壁画,称它可能是一座古墓,所以项目负责人向文物部门报告了这种情况。那时,白沙水库的施工现场经常发现一些小墓葬,因此考古队也有驻扎在现场的工作人员。得知消息后,他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进行了初步调查,证实这是一个大型壁画墓,非常珍贵。随后,一支由省、市、县专家组成的考古队驻扎在现场,主持挖掘墓葬。

河南修水库,考古队挖到“大宝贝”,装了148箱,下令永久封存

考古队在这里挖掘出了三座宋代的古墓,其中,1号墓是最大的,前后两个室,2号和3号墓是单室。根据1号墓壁画“元福二年的赵大翁布”这几个字,考古队初步确定墓主赵某是宋朝的赵大翁,另外两座是陪葬墓。在仔细清理了三座墓葬后,考古学家们对这三座墓葬的结构和壁画感到震惊。三座墓葬均为仿木结构的砖室墓葬,结构精巧复杂,充分体现了宋代工匠精湛的施工工艺。

河南修水库,考古队挖到“大宝贝”,装了148箱,下令永久封存

当时,北京的文物专家和建筑专家一致认为,自北宋以来,赵大翁的墓葬建筑和壁画是仿木建筑的砖雕墓葬中保存最完整,最复杂,最丰富的。它们可以被视为国宝,这个考古队真的挖了一个“大宝藏”。

河南修水库,考古队挖到“大宝贝”,装了148箱,下令永久封存

考古发掘后,考古队伍如何处理这三座古墓成了一个问题。通常,如果古墓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它将在原地进行保护,但白沙墓位于水库范围内,它会立即被淹没,并且不能在原地进行保护。经过专家们的多次讨论,最终决定将所有的墓葬拆除并将其带走。

河南修水库,考古队挖到“大宝贝”,装了148箱,下令永久封存

1952年,这座陵墓被考古队切成小块。它包含148个大木箱。最珍贵的19个盒子标有“特殊”字样,在技术水平未开发之前需要永久存储。直到66年后,一个编号为123的木箱中的壁画才被展示在世人面前。根据当年的记录,这个箱子里面装着古墓的“前室东壁帐饰、东壁抱柱和南壁前斜线“。如今,这些珍贵的国宝也都存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